于是,江幼菱晕晕乎乎地被推着离开了符院,回院子里继续修炼。
两日后,到了去丹阳山听课的日子。
江幼菱提前赶到洞府,未见洪登元身影也不急躁,继续打坐修行。
经过无数次的体察,她已渐渐能感受到营卫二气的流转规律。
那营卫二气如游鱼般在体内穿行,时而交汇相融,化作一股温润暖流;时而倏然分离,各循其道。
卫气凛冽如霜,带着几分锐意;营气绵长似水,显出几分柔韧。
江幼菱凝神内视,发觉每当气息运转至丹田时,二气便如阴阳鱼般首尾相衔,循环往复。
可一旦行至四肢末梢,又似春溪分流,各奔东西。
如何才能使之分流呢?
正苦思间,一道声音忽然自耳边响起。
“营卫分流的关键,在于‘神凝气聚,意守玄关’。”
江幼菱心头一震,只听那声音继续道。
“卫气当如利剑出鞘,直指百会;营气需似春水归潭,沉入涌泉。二者分流之时,需在膻中穴留一分神意,作调和之用。”
她连忙按照指点运转气息,果然感到两股气流渐渐泾渭分明。
只是这状态仅维持了三息,便又恢复如常。
睁眼时,只见洪登元不知何时已立在身前,正含笑望着她。
“上人……”江幼菱慌忙起身行礼。
“不错,”洪登元捋须点头,“短短时日就能领悟分流之要,可见你确实下了苦功。”
他忽然并指一点江幼菱眉心,“不过,真正的要诀在于,分流时当存'似分非分'之意,如此方能久持。”
江幼菱似懂非懂地点头,按照洪登元所授之法继续打坐,果然使营卫分流的时间延长了些。
洪登元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待你何时能让营卫二气如日月并行,各守其位而不相犯,便是接引先天一炁的最佳时机。”
他袖袍轻挥,在虚空中勾勒出一道玄妙轨迹。
“先天之气不入后天之体,唯有营卫彻底分流,在体内开辟出一条‘虚无通道’,方能引动天地灵气入体,洗练凡身。”
在打坐中,一堂课的时间悄然流逝。
江幼菱起身向洪登元再次行礼后,离开了丹阳山。
此后数日,出去用膳之外的其余时间,江幼菱一直都在打坐,使营卫二气彻底分流。
期间,沈盈舒曾邀她一同去闻道堂听课,都被她推拒了。
终于在第四日,江幼菱体内两股气息渐渐形成稳定的循环。
卫气如银线贯顶,直透百会;营气似玉带缠足,沉入涌泉。二者之间,隐约现出一条若有若无的通路。
江幼菱心情稍振,正要一鼓作气,接引先天一炁之际,却听到一道浑厚的钟声。
又是新的一天,她的假期已经用完,今日该去上工了。
江幼菱到了符院,阮师姐虽不得空闲,却早早地安排了一位弟子,带她熟悉一应事务。
“江师妹,听说你对制作灵召符感兴趣?我制作灵召符,已经有十几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