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诸王乱战
一篇檄文,直接將诸王之乱推向了新的高度。
之前的反王,还只是在地方掀动风云,可现在,却要直接向天下中心奉阳城进军。
要与大夏直接进行最后的生死对决。
成则一步登天,成为真正的王;败则身死道消,一切荣华皆成过眼云烟。
谁能想到,这些原本可以继续在地方发展壮大的反王,如今却直接开始要赌命?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难道是这些反王认为,现在已经到了最终决战的时候了吗?
霸王!
诸王之首!
若只是放在平时,那也只是说说而已,没人会当真,但现在这些反王可都是有新神位傍身,而且还联名向天下发布文。
这里面涉及到了玄之又玄的新神气运,谁也不敢拿此事当成玩笑。
大夏因为这篇文,风云突变。
一时间,整个关中地区,都陷入了莫大的恐慌之中。
二十四路反王揭竿而起的时候,战火併未波及到大夏最核心的关中地区。
这里距离奉阳城並不远,始皇帝和徐祖对这些反王依旧有不小的威镊力。
如今,诸王再也不小打小闹了,要真正定鼎乾坤。
就在诸王文传遍天下之后的数日,朝廷大军便和討伐不臣的圣旨一起,直奔秦关而去。
要在这座大夏门户前,挡住诸王的进攻,
战爭的阴云,彻底遮蔽了大夏上空。
辽东郡,
辽东王能明显感受到新神位的变化,心中大喜,连忙问魔下谋士,
“先生,接下来我该怎么做为好?”
谋士捻著鬍鬚,仔细琢磨著,而后说道,“秦关易守难攻,想要快速攻占,必定不现实。”
“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快速炼化其他金身法相,以大王的金翅大鹏法相,若是能达到三重乃至四重金身法相。”
“普天之下,单论速度而言,將无人可是大王对手。”
辽东王对谋士的恭维很是满意,“不错,金翅大鹏法相本就是传说中的速度至极。”
“在远古时代,出现过一尊金翅大鹏,號称当世速度第一,只有空间之法才能与之相提並论。
“而且若是將此法相修炼到极致,也要比其他人更容易参悟出空间之力,到那时,就算是徐祖,我也不惧。”
他又继续问道,“那李砚知又该如何应对?”
“虽说如今诸王兵锋尽皆指向秦关,李砚知如果还一意孤行来我辽东郡,秦关那里就极有可能要出问题。”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看,李砚知必定是要回防秦关的。”
“但就怕他认死理,一定要来辽东郡。”
辽东王虽然言语上对李砚知很是贬低,但实际上却依然心里发忧。
现在算下来,已经有四路王侯败於李砚知之手。
其中还有一个双重金身法相的济北王。
李砚知的实力,不容小。
如果以他现在的实力,单独面对李砚知,心中还是有些犯嘀咕。
实在是有些不稳妥。
万一自己败了,那到时候就是生死危机,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李砚知如今正在立威养望。”谋士说道,“所以,他要做什么,就一定不能让他如愿。”
“所以,臣的意思是,与其等待李砚知来辽东,不如將其留在北方,进退两难。”
“既来不了辽东,又回不到秦关——到那时他好不容易养出来的名望,將会一朝败尽。”
辽东王点了点头,“不错,是这个道理,那先生有何建议?”
谋士沉思片刻后,说了一句,“祸水东引。”
“大王不妨立刻起兵,做出攻打秦关的模样。”
“李砚知如果真的一门心思盯著大王,就一定会跟上。”
“到那时,其他诸王绝不可能坐视,届时便是大王的机会!”
“大王完全可以像遛狗一样,带著李砚知到处溜达。”
“有机会就杀,没机会就暂时隱忍,一旦李砚知和其他诸王打起来,大王便可以浑水摸鱼。”
“要么拿下李砚知,要么拿下其余诸王的新神位,无论如何都对大王有利。”
谋士走到堪舆地图前,指向秦关,
“另外,臣还有一策。”
“大王可给雍王、楚王等强大诸侯王去信,请他们加大进攻秦关的力度。”
“一旦秦关压力变大,李砚知就算不想去也得去!”
“他的谋划,自然也不攻自破。”
“那时,若再给李砚知添一些麻烦,让他顾首不顾尾,疲於奔命——”
辽东王站起身,听了谋士的分析,脸上露出成竹在胸的表情,“不错,坐以待毙绝对不行。”
“一切便依先生之言!”
“本王这就给雍王和楚王去信。”
他衝著殿外喝道,“来人,即刻整军备战,明日南下!”
谋士恭敬告退,在一眾辽东王手下羡慕嫉妒的目光中,回到住所。
“去打一盆热水,本官要洗把脸。”
回到家,谋士挥了挥手,隨口吩咐一句,隨后就有一道声音从他身后响起,嚇得谋士打了个激灵。
“陈祥大人,近来可好?”
谋士陈祥连忙朝四周看了一圈,发现没有外人之后,这才压低声音道,“不是说好了吗?一切等我主动联络?”
“你就这么进来,万一被发现,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身份,就要被戳破。”
“之前做的所有努力,都要功亏一簧。”
“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来者轻笑道,“陈大人放心,我来的时候很小心,光凭这些还没有四境的傢伙,是发现不了我的。”
“听陈大人所言,看来计划已经有新进展了?”
陈祥闻言,眼底不禁掠过一抹得色,“这是自然。”
“如今全天下都在传的那句『先入关中者,称霸王。』便是出於我手。”
“辽东王已经被我说动,即將大军开拔,对秦关用兵。”
来人闻言,赞同点头,“陈大人的那句话,就连脉主上神都颇为讚赏。”
“不费吹灰之力,便让那些诸侯王大动干戈,陈大人此计,堪称阳谋典范。”
“如今,將李砚知困於北方的计划,也已经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