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的国际关係格局之中,美利坚所秉持的体制,从常规角度来讲,原本是不需要去进行如此精心且带有深远意图的布局的。
毕竟其自身有著独特的政治、经济运行模式,在国际事务中按部就班发展,也能维持一定的地位与影响力。
然而,罗斯福却成为了那个打破常规的特殊存在。自战爭的硝烟开始瀰漫,他便怀揣著一个宏大且极具野心的目標——让美利坚能够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为了这个目標,他可谓是煞费苦心,在诸多方面都全力以赴地付诸行动,做出了数不胜数的努力。
在经济层面,罗斯福积极推动国內工业蓬勃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刺激,使得美国的工厂开足马力生產,各类军工產品、生活物资等如泉涌般產出,不仅有力地保障了本国在战爭中的物资供应,还能对外输出,增强了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话语权。
於外交方面,他巧妙地周旋於各国之间,凭藉美国的资源优势以及自身的外交智慧,拉拢、联合一些国家,构建起有利於美国的国际关係网络,逐步提升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为迈向世界霸主之位夯实基础。
而史迪威,作为与罗斯福有著密切接触、对其有著深入了解的人,他深知罗斯福內心对於称霸世界的那份执著与渴望。所以,当面临像苏伊士运河归属权这般极具战略价值的机遇时,史迪威心里很清楚,罗斯福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必然会想尽办法去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事实也確实如史迪威所料。当美利坚得知埃及方面愿意將苏伊士运河一半的归属权出让给他们时,整个美国上下都陷入了难以抑制的兴奋之中,这消息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久旱逢甘霖般的大好消息。毕竟在此之前,儘管美国在战爭进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诸如贸易、军事援助等方式,也收穫了不少利益,可那些利益相较於苏伊士运河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那实在是相形见絀。
“混蛋,这绝对是不可能。”可没过多久,英国方面得知了这一消息后,顿时炸开了锅,英国佬们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怒吼声响彻在相关的会议场所。原本,苏伊士运河可是英国长久以来掌控在手中的关键战略资產,它犹如英国在全球布局中的一条“黄金纽带”,联接著欧亚大陆,对於英国掌控国际贸易、调配军事力量等诸多方面都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后来在战爭的风云变幻中,被德国人给强行占领了。
如今,德国人已然被击败了,英国佬起初还想著,只要这场战爭最终以他们的胜利告终,那凭藉著大英帝国往日的余威以及在当地的传统影响力,依旧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赶走埃及人,然后顺顺噹噹重新將运河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內。
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情报机构突然传来了一份犹如重磅炸弹般的情报,情报显示埃及竟然已经和美军暗中勾结到了一起,而且还明確提出要把运河一半的归属权送给美国。这下子,英国佬们彻底坐不住了,他们的內心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愤怒、担忧、焦虑等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们再也无法保持往日的从容淡定了。
当下的战爭形势,从表面上看,对於英国来说还是比较乐观的。美利坚在战爭的催化下,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如同被注入了强心剂一般,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工厂里机器轰鸣,日夜不停地生產出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充足的生活物资以及各类军需用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为战爭的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使得参与战爭的各方都对最终贏得这场战爭充满了十足的信心。
甚至,不少英国人心底还在暗自盘算著,等战爭结束之后,该如何去重新梳理並收割那些遍布全球各个角落的殖民地財富。他们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已经呈现出衰败跡象的大英帝国注入新的活力,缓解国內面临的诸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继续维持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霸主地位。
可谁能想到,这边战爭都还没彻底结束,美军就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在背后悄悄地挖他们的墙角了,这无疑是给了英国佬们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又气又恨,却又有些无可奈何。
要知道,如果苏伊士运河真的落入了美国的手中,那对於英国而言,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这意味著美军將会牢牢掌控欧亚之间这条意义非凡的联繫通道,从而在国际贸易的往来中占据主导地位,隨意操控货物运输、贸易规则等关键要素。而且,不仅仅是欧亚通道,整个地中海地区恐怕也都將成为美军的“势力范围”,任由其掌控调配了。
尤其现在英军还丟掉了直布罗陀海峡这个扼守地中海与大西洋咽喉要道的关键战略要地,要是再让美军把苏伊士运河给占了去,那英国的世界霸主宝座可就真的彻底保不住了,到时候他们在国际上的威望將会一落千丈,以往那种呼风唤雨、掌控全球局势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无论如何,英国是绝对不会允许美国和埃及之间的这次合作顺顺利利达成的,他们必须要採取果断的措施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想办法,干掉那位女王。”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churchill最终做出了这样一个冷酷无情却又看似无奈的决定。在他看来,当下的美军实力强劲,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是万万不能去轻易得罪的,否则很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加速英国的衰败。既然没办法直接去和美国正面交锋,阻止他们染指苏伊士运河,那就只能剑走偏锋,从源头入手,把提出这个合作意向的埃及女王给解决掉。
只要埃及女王不在了,那所谓的运河归属权合作自然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无从谈起了,这样一来,也就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这个让英国头疼不已的隱患,避免后续那些错综复杂、难以应对的麻烦事儿了。不得不说,churchill还是很懂得审时度势、分清主次轻重的,清楚地知道在当下这个微妙的国际局势下,美军是绝对不能去招惹的,所以也只能狠下心来,选择委屈一下埃及女王了。
“是。”负责情报的英国军官听到这个命令后,毫不犹豫地立刻应了一声。对於他们这个有著悠久歷史、经验丰富的情报机构来说,执行这样的暗杀任务,似乎並不是什么难如登天的事儿。毕竟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可是有著长达几百年的漫长歷史了,在全球各地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影响力可谓是根深蒂固。
尤其是在北非这片广袤的区域,英国经营多年,与当地眾多的土著部落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关係,那些土著部落数量之多,简直难以计数。他们深信,只要自己这边出面去运作协调,凭藉著往日的交情以及英国所具备的影响力,肯定会有不少土著部落愿意和他们合作,共同去完成干掉埃及女王这个任务的,在他们眼中,解决掉一个埃及女王,那实在是太轻而易举了。
而在另一边,在东线那战火纷飞、硝烟瀰漫的战场上,德军正陷入极为艰难的困境之中,部队节节败退,战线就像溃败的堤坝一般,不断地向后收缩,仿佛隨时都有可能全面崩溃。好在关键时刻,有著“防御大师”之称的莫德尔元帅挺身而出,他凭藉著自己深厚的军事素养、卓越的指挥才能以及独特的防御战术,临危不乱,有条不紊地调度部队,布置防线,开始一点点稳住了那摇摇欲坠的防线,让德军得以在这危急关头稳住阵脚,不至於兵败如山倒,为德军后续的调整和反击爭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真可谓是应了那句话:“巔峰时產生虚偽的拥护,黄昏时见证忠诚的信徒。”在德军处於如此艰难的黄昏时刻,莫德尔元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对德军的忠诚以及作为一名优秀將领的担当。
“莫德尔不愧是防御大师,確实厉害。”这段时间里,寸云生一直都在全神贯注地收集各个战场的情报信息。他心里很清楚,在这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战爭局势中,要想做出正確且明智的决策,就必须对整个战爭的全局情况有全面、深入且细致的了解。只有將各个战场的实际战况、各方势力的动態、资源的调配等诸多方面的情况都综合掌握在手中,才能依据这些详尽的信息去抽丝剥茧、分析利弊,进而做出准確无误的判断。
好在之前威廉答应了和他合作,在威廉提供的诸多便利与助力之下,寸云生的情报搜集工作相较於之前確实轻鬆了许多。这也让他能够更加高效地去梳理各方信息,整合资源,为后续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战爭中做出更合理、更有利的决策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那略显忙碌而又气氛凝重的指挥部內,寸云生目光严肃地看著身旁一眾神情专注的参谋们,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郑重地提醒道:“都好好研究一下。”他深知此刻所提及的对象有著非比寻常的重要性,那可是在实战中堪称最为优秀的防御大师之一,在德军中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被尊称为“帝国铁壁”。
这位防御大师莫德尔元帅所构筑的防线,那可不是一般的坚固,就好比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横亘在战场上,让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要知道,如果不是德军后来出现了后勤补给跟不上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恐怕苏军想要突破其防线,进而击败德军,那难度可真是超乎想像,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是。”一眾参谋们听到寸云生的吩咐后,赶忙齐声应道,然后纷纷伸手拿起相关的材料,开始全神贯注地仔细研究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透著认真与严肃,深知这一研究对於了解战场局势、制定后续作战计划有著关键的意义。
“司令,苏军如果无法击败这个叫莫德尔的,是不是就无法击败德军?”过了一会儿,终於有一位参谋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皱著眉头开口问道。他心里很清楚莫德尔元帅的厉害之处,也知道苏军在东线战场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想从寸云生这里得到更为明確的答案。
闻言,寸云生先是略带意外地看了对方一眼,似乎没想到会有人这么直白地问出这个问题,隨后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手托著下巴,目光深邃,脑海中快速梳理著当前的战场局势以及各方的力量对比等诸多因素。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沉思了好一会儿后,他缓缓地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没错,如果朱可夫元帅无法打破这铜墙铁壁般的防线,想要击败德军,基本没戏。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德军在东线被莫德尔元帅暂时稳住防线,这倒也给了盟军在其他方向登陆作战的时间,算是利弊共存吧。”寸云生一边说著,一边微微皱起眉头,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复杂局势背后隱藏著的种种变数与机会。
“別想那么多了,苏军想要击败莫德尔元帅,没有那么容易。”寸云生再次说道。
话里话外,都充满著对莫德尔元帅的欣赏。
虽然不明白,但是看寸云生的表情,他们还是点点头。
“告诉不辣,加快进攻步伐,另外给德军发劝降单,告诉他们,只要投降,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寸云生再次吩咐道。
“是。”(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