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有人急了,不希望自己在天津查出什么。或许从自己登上火车的那一刻起,
身后就已经悄无声息的缀上了“尾巴”。至於这两人为何不一开始动枪,虽然没有活口、
无从对证,但何金银自己隱约有种猜测:::
虽然背后放冷枪,自己绝无今天这般侥倖。但同时也无异於向別人明示,“此地无银三百两”,方向正確、津门有鬼!
在不惊动官面的前提下,如果自己这个孤身淌进津门浑水的倒霉蛋儿...能死的悄无声息、消失的无影无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污水往本就让津门同行焦头烂额的混混儿们头上一泼!
嘶难不成,专案组里.:.有內鬼?
自己在出发津门前,只去过一趟亚洲饭店和司法街纠察总队部,別的地方根本没时间去...会是谁?
带著这些疑问,何金银与远在北平的冯处单独通话。电话中,冯处再三叮嘱他原地待命,今晚就从北平抽调人手奔赴天津支援,明日即可抵达,在这之前儘量不要离开津门警局。
即便何金银有尝试“努力证明”自己有自保的能力,可得到的答覆依然如此,冯处就连掛断电话时都显出几分仓促。
“敌在暗、你在明,你小子就算是哪吒闹海,又有几条命够你霍霍的?你就敢保证那两个死土后面再没有第二拨人手?”
虽然知道冯处是为自己的安全考虑,但何金银心头仍然难掩一股淡淡的挫败...出发前自己这条“暗线”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冯处著重强调过,自己虽然没有搞砸,但才来第一天就发生这样的事..:
这一夜,何金银辗转难眠,
次日天明,简单洗漱过后,何金银犹豫再三,还是遵照冯处的叮瞩,没有擅自离开警局。
就连港口负责当日轮船上下客的轮值人员,都是由年轻警员出面,直接“请”到局里望著周遭警员忙忙碌碌的身影,何金银不自觉的擦擦鼻尖...总觉得自己像个胆小鬼一般。
索性留给他伤春悲秋的时间並不多,当日轮值人员很快就被带回警局,足足有十七人之多!很可惜,瞅著何金银寄予厚望的照片,大眼瞪小眼,眼中只有迷惘..
“港口平日里接待港商並不多吧?他们隨身又带著那么多件行李,按说...至少也该有些模糊印象吧?”
在何金银的设想中,即便客流量再大,不过才七八天光景,参照赵冰谷夫妇在擷英饭店“打赏”门童不菲小费的习惯,但凡有一位工作人员“有幸”得过小费,就应该能指认出来.::
“行李在轮渡上就提前打包分配好,直接转运到火车上,根本不用我们经手。”
一位年长的港口工作人员主动释疑,说话时再三比照著何金银手中“假杨淑平”的照片,眉头紧紧凝聚成个“川”学。
“轮渡?”
这次轮到何金银吃惊,倒不是他想当然,天津港、天津港,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人在天津直接下船.::
似乎不是第一次有人提问,对方解释的轻车熟路:“自从三七年之后,海河的航道逐渐变浅、淤泥增加,港口吞吐能力不足,政府先后在塘沽一线修建新港,莫说万吨大船,
就是吃水轻的大客轮,都进不来老港。”
何金银眉头紧:“所以说,对方是在新港下船,换乘轮渡...经內河抵达天津?”
“没错,塘沽新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