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战略改变 全力进攻
隨后两翼便又是持续不断的数十年廝杀。
不管是为了让大乾陷入战爭泥潭的战略目標,让其流血。
还是为了拖延时间,让军队休养好,以及后方的各种布置更完善。
大后都绝不会让大乾轻易清扫完两翼与后方,越靠近大后越是如此。
所以也不仅仅是常玉的打仗风格导致,两国之间的形势,也导致双方在两翼、以及大乾后方的廝杀,只会愈发激烈。
洪武四千三百九十年,明古的三大神通达到第六层大成境界。
对明古本身战力的增幅达到了三成。
若他仍是上等仙神之境的话,则能达到三倍。
这便是他不惜费那么多时间,量身为自己打造的三大神通厉害之处。
可惜,他境界提升的太快,导致三大神通始终跟不上他的脚步。
按照他现在的预料,三大神通想要跟上他的脚步,在他手上真正的大放光彩、举足轻重,估计要到神王境了。
只有神王境中那遥远的道路,才能给他足够的时间,將三大神通提升到与自身境界匹配的地步。
洪武四千四百五十年,大乾军队后方、两翼清扫完毕,主力也休养完毕。
常玉率领著大军,发起了第十一次大战。
此次大战的目標非常明確,必须一举將大后军队赶出落日沙漠。
这需要將战线往前推进两千万里左右。
说起来似乎不难,以大军主力远超大神巔峰之境的力量,一息就能跨越数千万里。
但想要真正的推进战线,必须將大后军队打服、打疼,打的他们不得不拱手让出两千万里防线。
对这种硬碰硬战斗,向来是常玉所擅长且喜爱的。
两军第十一次大战展开。
此战,鏖战近九天时间,双方再一次两败俱伤。
仍是谁也没有占据上风。
不过大乾此战的目的达到了,一举將战线推到了落日沙漠西方边缘。
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也算是两大神朝交战以来,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了。
大乾全据落日沙漠!
后方的宣传自是不会落下,表面上、大乾到处都是一片欢呼喜庆之声。
但李百长、张太岳、包括刘书温、姚光孝、王守乾几人,却是这时一起请见了明古。
“有何事、说吧?”行礼过后,明古平淡道。
“陛下,此战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李百长语气少有的坚定道。
明古目光一扫其余几人,知晓他们是达成了共识。
心中微奇,示意李百长继续道。
“陛下,自与大后神朝开战以来,已近四百年,將士阵亡两千多万,伤近三亿。
而民间武者,更是死数亿,伤不计其数。
这些死的人,大多为十海境、千山境。
四百年下来,虽然战爭催生了一批强者,但我大乾四千多年的武者积累,却已经下降了一个层次。
再这样打下去,我大乾的武者底蕴,就跟不上消耗了。”李百长肃然道。
明古心中一凝,明白李百长所说话的含义。
前线將士的死伤、尤其是民间势力的死伤,太快了。
一座运朝中,武道、军队的根基,其实是民间实力。
民间的武者越多,能招募的军队就越多、质量越高。
探索开拓的人数就越多,速度越快。
民间实力的强弱,便是运朝的武者、武道底蕴。
这需要运朝长时间的去积蓄,才能越来越强。
此战,大乾民间实力这么积极的往西拼杀,除了为未来一搏,以及相信大乾之外,便是大乾四千多年积蓄的民间实力,已达到了一个程度,喷涌一下很正常。
而现在,大乾武道底蕴下降,诞生武者的速度,已跟不上死亡。
继续这样打下去,就会诞生一批武者、恐怕还没来得及成长,就死了。
这便是过犹不及,真正要伤了元气了。
“这么快!”明古语气略有些凝意。
才近四百年的战爭而已,就打停了四千多年的武者积累。
看来他还是小看了神朝之战的残酷,也高看了大乾。
还是经验不足啊。
“大后神朝呢?”他开口问道。
“陛下,大后神朝乃是上等神朝、我大乾是顶尖神朝,培养武者方面,大后本弱於我大乾。
但大后积累了八千多年,期间也没有强敌,如今的武道底蕴、仍与我大乾持平。”姚光孝回道。
这是从督天卫获得的无数信息中,最终得出的结论。
上等神朝与顶尖神朝的差距是方方面面的。
比如培养人才方面,双方国运金光的效果就差距不小。
只此一点,上等神朝的整体武道底蕴,就不如顶尖神朝,时间越长、差距越大。
奈何,大乾发展太快,大后发展的时间,是大乾的两倍。
哪怕大后的民间实力发展速度不如大乾,资源更多的被权贵高层拿去,结果也足以反了过来。
打了近四百年仗,以及时间越长、大乾就越能占据优势的原因,双方这才持平。
在战前,大乾的武道底蕴,是不如大后的。
他们几人认真商量一番后,一致认为不可再这样打。
继续这样打,的確可以拖死大后,可自身也要真的伤元气了。
为了练兵,伤了武道底蕴的元气,那就有些不值得了。
明古略一沉吟,才平声道:“你们认为如何?”
“陛下,臣等以为,目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放缓速度,不伤元气。
如此一来,我大乾诞生武者的速度在大后之上,时间一长、自能拖死大后。“
刘书温正色道:“第二,加快速度,倾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打垮大后军队。”
明古略一頜首,两个选择、前者会拉长战爭时间,其它方面的消耗更大。
后者,就是动用所有集团军,以最快速度结束两军的战爭,长痛不如短痛。
只要速度快,元气也伤不了太多。
但他却没有表態,只是召回了徐到、常玉几人的一道分身,让他们共同商议。
这一副仍將事情交给他们的姿態,让眾臣更为凝重,展开了一番爭论,最后达成了一致。
第二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