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欺人太甚
只单独派人去治理?
那也不行,问题太多。
说来说去,最大的问题就是两国距离实在太远。
肆意搜刮一次盘国,那没有问题,大乾必然能收穫极大。
但相比较於盘国的人口、土地、財產、人才等等,就微不足道了。
让大乾就这么放弃,包括明古在內的大乾眾人,都不甘心,更不捨得。
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还是没有一个好办法。
甚至明古都想过,要不要派儿子、孙子去治理盘国?
不过想想还是放弃了。
倒不是担心什么。
他有绝对的自信,就算出了不肖子孙,他也能轻鬆收拾了。
只是他自己算了一笔帐。
大乾距离盘国距离太远。
若是派子孙前去治理,將其变为大乾分国,那么前期大乾的收入就会有限,还会投入一笔巨大的资源。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子孙都要专心治理盘国,大乾从中难以得到好处等盘国真正成为大乾分国,大乾是可以细水长流的得到好处。
可这个细水长流多少时间,才能抵得上现在抢一笔盘国的收穫、以及连续抢的收穫,还有前期投入的资金?
若是其它神王朝,或许还会意动,细水长流个几百元年,甚至更长时间,为將来做打算。
但是有那个时间,明古觉得自己都有可能突破至皇者境了,根本没大用。
至於让盘国跟大乾融合,那更是不知道要多少年,不划算。
思索权衡再三,明古认为,还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最適合现在的情况。
打服盘帝、打服盘国,让其年年上贡,以强盛大乾。
有了想法,明古告知內阁、军阁眾人。
军阁眾人眼神发亮,这个合他们的胃口,
没有那么多麻烦,直接抢就是了。
嗯,应该说是上贡。
內阁眾人则是眉头紧锁,颇有疑虑。
“陛下,如此一来,盘国上下恐怕恨我大乾入骨,若是一直留著,隱患不小。”王朴凝眉道。
“弱者没有资格说仇恨,能不能让盘国一直顺从,终究还是要看实力。
眾卿难道没有信心,让我大乾越发昌盛,让盘国始终翻不了身?”明古淡声道。
无形的霸气,让內阁眾人顿时信心被激起。
他们自然是有信心的。
大乾的发展速度之快,他们自信整个人族,都没有几个能够相比。
眾人立即达成了共识,就如此做。
“陛下,臣以为现在当探查盘国更详细的信息,知晓更多的情况。
一旦盘帝不配合,那就及时换一个配合的。
以避免盘国內乱,影响上贡我大乾。”姚光孝开口道。
“嗯,这就交给督天卫了。”明古頜首道,
“是,臣明白。”
隨即,內阁眾臣商议要盘廷每年上贡多少?
这个数目首先要对大乾起到大作用,否则效果不大。
还要在盘国的承受范围內,且让盘廷割肉流血,达到延缓对方发展的目的。
这也需要先探查清楚盘国每年的税收、经济情况。
待內阁的话暂停,悄悄商议一番的军阁几人,徐到作为代表道:“陛下,不若我大军出动,试试盘国的军力?”
明古和內阁眾人立即知晓军阁的心思。
这是还不死心,想要抢一番。
哪怕打败盘国军队,只抢一番盘国军队都是不小的收穫。
“试试倒也无妨,你们没有多少时间。”明古如了他们的意。
徐到等人一喜,立即应是。
也都明白陛下的意思。
他们要动手,只能在陛下跟那盘帝交手结束前动手。
否则陛下让那盘帝同意年年上贡了,他们还要动手抢一番,那就有失大乾的体面了。
又商议了一些细节,会议散去,各自去做准备了。
明古耐心的等待著。
大乾做准备的同时,盘廷也没閒著,甚至做的准备比大乾更甚。
一批批的仙神之境,宛若探子、向东方而去。
那被窥探的事情,如同一根刺、深深刺进盘帝心底。
不弄清楚,根本无法拔除。
就这般,大乾和盘廷的探子,各自向东、西而去。
只是大乾的人有明確的目標、地点。
盘廷的人虽有目標,但没有准確的地点,只能一点点的摸索。
隨著时间流逝,督天卫的人慢慢先是进入盘国势力范围內,从盘国的藩属国打探消息。
再到进入盘国中,一点点的收集信息情报,
这些信息情报全部匯入大乾,由姚光孝、刘书温、王朴等人推演盘国更多的情况信息。
这一打探,便是两百多年的时间。
期间,督天卫的人自然有人被盘廷抓到,这是正常的。
督天卫再怎么强,也是有限的,更何况还是在盘廷的地方。
但督天卫这些前来盘国的人,也都有被圣人,神王层次的强者下了禁制。
所以盘廷所获信息不多,只是確定了他们的身份。
大乾。
这两个字在盘国高层之中早已是如雷贯耳。
现在,更是如临大敌。
“果然是乾廷。”大殿之中,一身威严如浩瀚苍天的盘帝语气微凝,透著几分肃然。
对於乾国,大盘並不陌生。
正如大乾有共雷、阴远这些人皇殿使者交好,隱秘的透露出各种信息。
跟大盘交好的人皇殿使者也有,虽不是共雷这样的大使,但也能得到很多信息。
同处於一位人皇殿大使负责的疆域中,且乾国在大盘之前成为神王朝,说乾国是大盘將来的第一强敌,也绝不为过。
这么多年以来,大盘都在防备著乾国。
所以盘帝知道有人窥探大盘国运,还是来自东方,他第一个推测的目標,就是乾国。
还派了很多人前往东方探索,
现在,一切几乎確定了。
当日的窥探,九成九正是大乾。
“陛下,乾廷派人探索我大盘,当日窥探我大盘者,也定是这乾廷。
乾廷对我大盘恐已充满恶意。
臣认为,当务之急,一是整军备战。
二是全力探索乾廷的信息。”大殿中的人不多,为首者,乃是一身材魁梧,但充满儒家严肃气息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