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雨国的两条腿
这想法一出,他就禁不住拍自己大腿,“著啊!”面对“变局”的大潮下,失去了信仰的雨忍,只知道打工、赚钱、生活,却浑然忘记了半神之死。但有五个人,却始终坚持。
他们发誓一定要找到真凶,在调查的过程中,產生一系列的忍者之间的衝突一一暗杀、偽装、激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影视化的手法,表现出精彩刺激的镜头语言。然后,有人受伤,有人退缩,最后就剩下一个死脑壳还在坚持,二十年后,他们终於发现了真凶,但无人在意一个关於信仰、坚守和时代变局交织在一起,以雨忍村为背景的故事,就形成了。
这么一个故事,枇杷十藏想一想,就知道它对忍界的电影圈子衝击力有多大:
天,现在的忍界,流行的电影都是什么呢?是逃亡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嗯,对,还有《雨国爱情故事》。一川烟雨中,两个外来的旅客產生了一场邂逅。
本来就是为了逃避的寂寞的心,交织、萌动,在短暂的交欢之后恢復了各自的生活。
三年后,两个主人公再一次来到这里,但这个时候的雨之国已经模样大变,他们站在了曾经的桥上,但却完美错过一一充满了一种文艺的调调。
介个就是爱情啊。一样可以收割不少的眼泪还有《雨国假日》
枇杷十藏隨便一想,就是一个极好的创意这忍界的电影圈子,不就是一个可以让他最快速度收割財富,给雨之国的发展积累资金的机会吗?而通过这一系列的影片,同时也能发展出雨之国另一个產业,成为忍界的好莱坞。
枇杷十藏將这些想法都记录下来,写了简单的故事梗概,接下来就是等摸排的结果了雨之国是有电影方面的人才的,编剧、导演、灯光等各个职业都不缺。枇杷十藏很容易就找到了相关人才,將他们都请到了宫殿中,“都坐,不用紧张—-我找你们过来,是为了一件事“雨之国要发展,要找出路。但万事开头难。我意在电影上找一条出路,解决一部分。另外,打造雨之国这一个ip,以浪漫、爱情为主题,將雨之国变成一个旅游、服务、
文化为主的国家。
“来,看一下这些故事的梗概。怎么样,有没有新鲜感?”枇杷十藏將故事递给了这些人。
他还很贴心的画了一些简单的镜头,將一些自认为精彩、浪漫的镜头画出来。
这些人就一人一份资料看起来,有人皱眉,是因为这样的故事並不符合当下的电影敘事结构,不遵循当前的市场,前所未有。有人却是被故事吸引,不禁挑眉。
但不论是哪一派的人,也都不得不承认,这故事很“死阔以”,光是在脑海中构思一下,都觉著精彩。
“我们来先说这一个《雨国爱情故事》,它本身的故事很简单,所以重点就在节奏上、画面上。镜头的语言一定要注意构图,要把镜头的美学发挥出来。
“男女主角为什么来到雨之国?是因为他们厌倦了以前的生活,是一种逃离,在这里邂逅,发生短暂的爱情,是什么呢?是一种对生活的希望的重燃。第二次的错过是什么呢?是遗憾。
“整体的镜头语言,必须要根据故事的內核,把握住它的色调、构图。
“现如今的电影我看过,在这方面做的都是非常糟糕的。所以呢,我们需要专门的美术指导,必须要很精通美学。这同样是我们对整个忍界的电影圈子的一次革命一一以后,
提起电影,就只有雨之国。提起雨之国,就是恋爱之国,爱情之国,邂逅之国,旅游之国———它,会成为整个忍界中,最浪漫的地方。”
枇杷十藏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將《雨国爱情故事》讲了一遍,尤其是讲了里面的构图。
这种完全超脱了戏剧化的表达方式处处新奇,惹来一阵惊嘆。枇杷十藏的诸多理念、
想法,对忍界的电影人而言,无疑是一种降维打击。很有一种大家都在拍京剧定军山、拍杨家將的时候,突然窜出来一个怪物拍了让子弹飞的感觉。
就—差距大的离谱,以至於这些编剧、导演等人,都只能跪著听,没有一丁点还嘴的份儿。
然后,枇杷十藏就又指点《追凶》,他说到了兴致处,就让人拿来了纸笔,在纸上速写了许多镜头,尤其是打斗的部分,更是一帧一帧构图,一边画一边给他们传授一些“技巧”。
譬如是忍者战斗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借位”,如何利用镜头,製造出一打多的紧张打斗,如何设计动作,如何表现等等。
“死阔以!”“天,竟然还可以这样!”“枇杷大人以前是拍电影的吗?太厉害了。”
“诸君-咱们就以这两个故事为开端,一条路线是动作片路线,一条路线就是爱情片路线。
“大胆的试试手,好好做。做得好,你们都是雨之国的功臣,即便失败了也没关係,
吸取经验之后,继续努力就行了。我只是希望,大家认真一点—
“枇杷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尽力!”他们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他们其实都是一群有理想的人,被排挤,失望的原因各式各样。现在,他们终於要重新拿起剧本、拿起摄像机了一群人按照自己的专长,分成了两个剧组。然后,就是没明没夜的研究剧本、研究镜头,枇杷十藏的方法也被拿了过来,画出了极为具体的镜头。
台词也琢磨了一遍又一遍,中间爭执的时候,还找了枇杷十藏。枇杷十藏对此很重视,给出了指导意见。
就他这样的“指导工作”,放地球上高低得配个图:枇杷大人指导拍电影一定要用摄像机,你不开机,就没法拍。
但,在雨之国,面对如今的情势,他却不得不这么具体而琐碎的进行指导。
而且相比起这些电影人来,他的理念確实是领先的。
谁让他是“跨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