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的契机是因为一本名叫《超心理探索》的杂志——青年人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方式交友,同好会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寄信交友也算是这几年比较时髦的社交活动:大家互相寄上几盘磁带、打上几通电话,基本就和老友无异。
聊着聊着便一拍即合,萌生出实地考察各个古怪地点的念头。芒街这里住宿出行都便宜,还有交趾自治州的特色美食,更是《超心理探索》的编辑部所在;便成了最佳选择。
几人各自打开准备的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下阶梯:明晃晃的光柱之中,却没有多少被照亮的灰尘。
越往里走,人类的痕迹便越少--虽然他们本就处在一个巨型人造物的内里--墙壁上的“到此一游”和“i was here”逐渐都看不见了。
看来之前来到芒街防空洞的游客或探索者,鲜少往内里走得太深。
随着步速不同、队伍逐渐脱开,前脚后脚地缀着;地上多出些水坑,脚步啪嗒啪嗒地响。
等习惯了这股幽暗和潮湿,反而多出种把自己潜伏在黑暗中的安全感;没人说话,视线都在随着手电筒指引的方向左顾右盼。
只有大头宏落在最后头——他弓着背走路、也不打手电筒,让绳轴缠绕的绳子落在身后,标明一路走来的痕迹。
也不知道他从哪掏出来这么大个的工具。
黄友添也终于觉得冷,把衣服重新穿了起来;笼在体恤里、像根会走路的竹竿:
“有必要这么小心?这里又不是什么牛头人迷宫,墙上还有地图的。”
他说的没错--虽然时间过去了许久,水泥墙上仍旧留有漆印的指示图。
几人的计划就是从这端走进防空洞,在山的另一头走出;根据预先做的功课,那边该是家书店。
大头宏还在一米一米地放着手中的绳索,好像忒修斯在弥诺陶洛斯迷宫里抓着的线球:
“要是迷路了,你们到时候都得喊我爹。要是困在这种地方死掉,就真太丢人了没死还要上电视台之类的,还不如死了。”
黄友添皱起眉头,在大头宏背上拍了一巴掌:
“哈?能不能别把[死]字挂在嘴边啊。”
和笔名并不搭调的[酸汤肉骨茶]走在最前边。她头也没回,只顾观察:
“怕就别来,来了就别怕。《超心理探索》的编辑部就在这,肯定会从周围环境取材、添油加醋就登出来;不可能真有什么妖魔鬼怪。”
一直沉默的目镜仔冷不丁地开口:
“既然觉得没怪东西,那你还大老远跑过来?我是想看看真的怪物才来,这个防空洞可不简单。”
[酸汤肉骨茶]好像是新加坡人,这次是坐飞机过来交趾自治州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