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到了中年,也仅仅跻身练气三层。
这个修为,即便在灵农中也拿不出手。
好在被招募过来的灵农,即便没见过李相鸣真容,也知道雇主与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此,多数人安分守己,至少没人明面上反对邓康。
“可是灵农们出了什么事?”
李相鸣让邓康起来,径直问道。
“东家真是神机妙算。”
邓康先是拍了一串马屁,才小心翼翼地说道:“东家带了一批人过来,又一下子租出去三十亩灵田,多数灵农对此,颇为担忧。”
李相鸣闻言,顿时明白了邓康的来意。
小岚谷的灵农,都是他聘请过来的,给了每个月2块灵石的俸禄。
这个俸禄当然算不上高,可足够稳定。
一年下来,就是24块灵石,能买四瓶黄芽丹。
要知道,大多数灵农,都是练气初期的底层散修。
他们修为低微,能力有限,平常在修真界也是各种游荡,混口饭吃。
如今能在相对安全的小岚谷,通过开荒种地的方式换取修炼资源,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了。
这从姜良两年间,招募了足足四十位灵农就可见一斑。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差事。
可随着姜良离开,谷中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有了姜良,才有他们。
如今姜良不在了,他们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果然,没过多久,他们辛苦开辟的灵田,就被租了出去,而且一租就是三十亩。
按照这个规模,要不了多少天,小岚谷的灵田,就全被租出去了。
一旦没了灵田,灵农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东家怎舍得继续耗费重金养着他们?
“辞退灵农是必然的,邓管事要有心理准备。”
李相鸣淡淡地回道。
他知道,灵农不想失去这份工作,所以才请求邓康试探口风。
他并不隐瞒,直接开诚布公地道:“我原本的计划是在小岚谷修建一百亩灵田,此事姜良很清楚,想必你也有所耳闻。目前为止,小岚谷已有四十五亩合格灵田,还有四十亩在建,剩下十五亩也做好了规划。”
“也就是说,最多到后年,我就要遣散大多数灵农。”
邓康身体微微一颤,尽管早就预想到了这个结局,但真正听到后,他还是忍不住失落。
概因没了灵农,他这个管事名不副实,东家自然也没了继续用他的理由。
从“铁饭碗”恢复到落魄散修的日子,这个落差可不是那么容易适应啊。
不过,他还是努力挤出一丝微笑:“小人知道了,都听东家吩咐。”
李相鸣瞥了他一眼,说道:“你不必灰心,我自有用你的机会。回去告诉大家,别人能租,他们亦能租,只要符合我给出的标准,都可以租借灵田。”
“我们也能租?”
邓康霎时惊喜万分。
租借灵田一说,并不陌生。
特别是在坊市中,极为盛行。
这是因为坊市往往会布置大型的防御阵法,安全性得到保障,一些权贵就喜欢在边缘地带修建大量灵田,吸引租户承包,赚取地租。
但坊市之外,这种现象就有所减弱了。
原因也很简单!
大多数修真势力,都将灵田视为基业,喜欢布置在势力核心范围。
比如李家的灵田,基本都分布在泰来峰;而迟家的灵田,则全部都在小岚谷。
将这些地方的灵田长期租借出去,不就是对外人门户大开吗?
凡人都知道,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修士对于自己的安危,更加重视。
因此,大多数修真势力,都不愿意直接出租灵田,即便要租,也要对租户千挑万选。
像他们这些经验尚浅的灵农,根本没有承租的资格。
当然,也有例外,一些较大的势力,由于地盘较多,且较为分散,就会将一部分偏远的灵田毫无忌讳地租出去。
只是,小岚谷明显不在这个行列当中。
至少在原来的计划中,东家并未打算出租小岚谷的灵田。
所以邓康才会感到惊喜。
假设有灵农留下来租借灵田,那么,谁来监管灵农?
谁来查看收成?
谁来收取租金?
还不是他邓大管事!
“东家英明,大伙听到这个消息,想必高兴坏了!”
邓康急忙拍起了马屁。
李相鸣微微一笑,小岚谷的灵田,本就是开垦出来用以盈利的。
他之所以采取雇佣的形式,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灵植的规模和产出,满足李家和青羊观的需求。
比如他要种月见草,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种下上百亩月见草。
但租出去,很难达到这个效果。
人家灵农有自己的想法。
他就擅长种玉泉稻,你非要他种月见草,最终谁也落不着好。
不过,随着绿云洞南下,李相鸣的想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绿云洞精通灵植之术,比聘过来的便宜灵农强上不知道多少倍,李相鸣自然想让他们来担当种植灵草的主力。
但他又雇佣不起十位练气后期的灵农、灵植师。
那还不如租出去,反正自己身为掌门,能最大程度影响绿云洞的选择就够了。
既然已经将大部分已开发的灵田租给了绿云洞,剩下的李相鸣也没了集中管理的想法,索性全都租出去。
恰好承租灵田的,正是开发它们的灵农,李相鸣心里也多了一份放心,他摆了摆手,说道:“此事还早着呢,至少要等灵田开发完成,你好好安抚一下大家。”
“是!”
邓康兴高采烈地退了下去。
望着对方的背影,李相鸣则再次陷入了沉思。
剩下来的灵田,不过按部就班,又有邓康看管,他只管打钱就行。
绿云洞也安定了下来,需要好好沉淀一段时间,待到来年开春,种植灵草、招收徒弟,才会引来一个新的忙碌期。
在这期间,他帮不了什么。
倒是可以将目光放在姜良的灵蛇商会身上。
也不知道他和纶的交道打得如何。
他其实很想亲自去蒲水坊市,打听千钧草的下落。
但筑基大典在即,他实在抽不出身。
对了,刘雄玉求取的草神丹,也是一门值得经手的生意。
想起草神丹,李相鸣又想起青羊道人。
许久未见,倒是有些挂念这个老道。
自己筑基归来,似乎还未与他细说?
思索片刻,李相鸣决定即刻返回泰来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