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刘备一方,由于势力扩张太快,不仅钱粮紧张徭役繁重,所得之地也是民心未附。
若不能在曹操出益州前积蓄钱粮掌控诸县,刘备怎么吞下的诸县就得怎么吐出来。
故而诸葛亮在曹操攻破阳平关后就将精力放在了掌控诸县上。
关中以西,不论是陇右还是西凉,名义上都是臣服的以曹操为主的许都朝廷,即便曹操被迫遁去益州,诸葛亮也需要时间去降服。
好在诸葛亮对陇右及西凉颇为熟悉,掌控起来倒也不是太难。
在抵达天水后,诸葛亮又特意结交了天水功曹姜冏,也就是姜维的生父。
如今的姜冏还没死于戎狄叛乱,姜维也还只是个三岁幼童。
为了给姜维更好的成长,诸葛亮又以赵云暂代征西将军一职,督陇西、天水、安定、北地四郡,同时驻兵冀县,以姜冏为征西将军长史辅佐赵云。
又以马超暂代雍州牧一职,驻兵金城,威抚羌人;随后诸葛亮又亲自引关羽、张飞、黄忠等将坐镇长安,威抚诸县。
而在另一边。
刘备为了威抚新得之地,以庞统暂代并州刺史、沮授暂代青州刺史、田丰暂代幽州刺史、袁涣暂代徐州刺史。
由于邺城已经被曹操焚毁,刘备自领冀州牧引诸文武治邺城西北的曲梁城。
与此同时。
孙权也在快速的兼并曹操原有的兖豫二州,更以周瑜为兖州刺史驻陈留城,顾雍为豫州刺史驻陈县,张昭为扬州刺史驻丹徒。
同时将孙策留下的旧部及宗族文武分置兖、豫、扬三州。
到了205年底,即曹操夺取成都的时间,天下局势重定。
从明面上看,刘备并州、幽州、冀州、青州、徐州以及函谷关以西雍凉区域,孙权占兖州、豫州、扬州以及函谷关以东洛阳区域,刘表占荆州,曹操占益州。
但实际上诸方势力强弱却不能简单的按照地域划分,主要在于孙权所控制的兖州、豫州及函谷关以西的洛阳区域存在曹操大量的旧部,这些旧部孙权既不敢直接杀了,又不敢全部弃用,只能一边用一边威抚。
这种情况也同样出现在函谷关以西雍凉区域,诸葛亮同样需要一边用一边威抚。
这些潜藏的曹氏旧部也就成了曹操的暗中助力。
短时间内,不论是孙权和刘备都无法完全消化曹操失去的势力。
而在曹操灭张鲁、刘璋的消息传出后,曹氏旧部也必然会再生心思。
毕竟,不是谁都愿意跟着刘备或孙权。
曹操能在短短几年内击败袁绍,自然也有一大批认同曹操执政方式的文武忠心相随,不是刘备和孙权几句话就能轻易降服的。
换而言之:若曹操没能得到益州变成流寇,这些人或会改变主意臣服刘备或臣服孙权,可曹操在那种绝境下还能得到益州,对曹氏旧部而言便是希望还在。
只要协助曹操重掌大权,曹氏旧部也能随之高升,而不是在刘备或孙权麾下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