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在纯粹的智谋上彻底压倒原力的指引。
然而……此刻,她却找不到那个可以一击致命的切入点。
并非这个螺旋阵型真的毫无破绽。
任何结构复杂的系统都必然存在缝隙。
而是因为这些弱点出现得太过短暂、太过随机,并且位置不断高速移动。
随着死亡螺旋的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混乱度持续增加,她试图在原力中锁定的那团代表“弱点”的火焰,如同风中残烛般从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
这些弱点是……
一艘因引擎老化而跟不上节奏的护卫舰。
一艘因舵手操作失误导致转向时机偏差的重型巡洋舰。
一艘主反应堆超负荷运转、护盾输出不稳的无畏舰。
或是一艘能量电池即将耗尽的驱逐舰……
所有这些都可能成为撕裂装甲的缝隙。
但它们转瞬即逝,在阵型永不停歇的演变中,一个弱点刚浮现,下一秒就被旋转带离,或被其他战舰填补。
这是她第一次无法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抓住一个稳定到足以发动决定性打击的单一弱点。
意识到这一点,但她内心深处绝不愿轻易认输,放弃这个她付出巨大代价才夺取并坚守的星系。
阿尔里克斯的战术思维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另一个目标,一个她观察已久、始终威胁着敌人的隐患。
藏匿在苏卢卢布小行星带中的那五艘邦联辅助舰。
它们就像悬在敌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她预先埋下的伏笔。
但要打击这些辅助舰,她必须绕过眼前这个巨大的钢铁漩涡。
她选择了迂回路线,因为她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旋转圆圈虽然威力巨大,但其推进速度相对缓慢,且作为一个整体,改变航向远不如单舰灵活。
命令迅速传达,“调解者特遣部队”整齐的战列线开始向右转向90度,重组为单列纵队。
“坚韧号”一马当先,“威严号”则处于纵队中段。
计划逐渐清晰,共和国舰队将以纵队形态,沿着死亡螺旋的外缘高速航行,进行“环绕燃烧”。
如果分离主义者被调动,被迫打破他们赖以维持的螺旋阵型,共和国舰队就能抓住其混乱重组的机会,发动致命的冲锋,一举扫清残敌。
“调解者特遣部队”的引擎喷射出长长的尾焰,如同一条银色的巨蟒,开始沿着死亡螺旋的圆周呼啸疾驰。
他们只需要环绕螺旋飞行90度弧线,就能获得一条直指小行星带辅助舰的清晰攻击航线。
一次全功率的脉冲推进,所需时间不过几分钟……
……
就在共和国舰队即将完成转向的关键时刻,“奇美拉号”如同被弹弓射出的石弹,猛然从高速旋转的钢铁风暴中挣脱出来!
它沿着一条精准计算的拦截切线,引擎喷射口蓝焰狂喷,以近乎自杀式的冲锋姿态,直扑共和国纵队中段的“威严号”歼星舰!
蓄谋已久的攻击终于发动!
仿佛为这艘以其名命名的怪兽注入了生命,人们几乎能听到它咆哮着将重型鱼雷填入发射管,同时密密麻麻的“秃鹫”机器人星际战斗机如同蜂群般从机库和外部挂架上呼啸而出,瞬间遮蔽了一小片星空。
整个战场陷入了一刹那令人窒息的死寂。
无论是共和国还是邦联的官兵,都屏住了呼吸,难以置信地看着这艘孤独的航母驱逐舰悍然脱离庞大阵型的庇护,独自冲向敌方严整的战列线。
紧跟前方飞船。
此刻,“奇美拉号”后方距离最近的是“第二打击师”的护卫舰“杜兰达尔号”。
这艘船在高速旋转的混乱中,早已脱离了原有的编队序列,所有次级编队早已像块溶解于沸水般不复存在。
但舰长脑海中只剩下那道根深蒂固的常备命令,他本能地吼出指令:
“跟上那艘船!全速前进!”
束缚死亡螺旋的魔咒瞬间被打破!
邦联舰队如同一个被猛然挣断的钢铁巨环,狂暴地向外展开!
“九头蛇”的第一个头已经凶猛地扑出。
“杜兰达尔号”紧随“奇美拉号”之后,引擎全开,舰炮齐鸣!
紧接着是“猎犬之牙号”。
然后是“萨夫加道号”。
再是“闪耀号”和“旋律号”。
紧接着,“击退号”、“声望号”和“裁决号”也咆哮着冲出漩涡。
最后是整个第二十八机动舰队,如同挣脱牢笼的猛兽,带着积蓄已久的怒火扑向猎物!
“威严号”的舰桥警报凄厉长鸣,留给它的反应时间微乎其微。
“奇美拉号”已经近在咫尺!
它在高速冲刺中猛然向左急转,舰体在惯性作用下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呻吟,同时侧舷的鱼雷发射管爆发出致命的闪光,一排重型鱼雷拖着尾迹直射而来!
就在“奇美拉号”与共和国纵队平行掠过的瞬间,它释放的“秃鹫”机群则像嗜血的蝗虫,蜂拥扑向纵队后方仅存的两艘“骑士级”星际无畏舰。
密集的激光炮火和防空炮弹立刻在无畏舰周围编织出死亡的弹幕,暂时干扰了它们强大的主炮瞄准系统。
当“威严号”奋力清理纠缠不休的“秃鹫”战斗机时,“奇美拉号”已如一道幽灵般疾驰而过,它的下一个目标赫然是纵队最前方的共和国旗舰——
“坚韧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