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神降日
明天就是神降节了,这个星球地表几个世纪以来影响力最深,参与人数最多的节日。从太阳升起之地到太阳落下之地,但凡五神信徒所到之地,皆要庆贺这一天到来。
洪都的欢乐空气经过一周的庆贺活动,愈发醺醺然。
在不为衣食住行奔波的日子里,民众从早到晚要考虑的仅仅是如何让自己舒服愉快,整座城市的二百万人口,二百万张面孔沁着半梦半醒的笑容。
来自诸国的游客滞留洪都,为了参观博览会,也为了参观神降节的宗教典礼,许多分支教派的神职人员是专门从世界各地邀请来的,本国游客天然支持来自家乡的教派队伍。
连续一周的庆典活动里,民众聚集街边,从公寓和旅舍的门窗探头,观看各派的祭司与教徒进行彩排演练。
煊赫明亮的仪仗队披着各色袍服,白、红、蓝、紫等等鲜艳绚丽的色彩,属于宗教中圣父的专属,尤其以白色至贵,仅有教会正统得以合法使用。
洪都大教堂辉煌嘹亮的礼赞合唱仿佛明亮的金色烟雾,从彩绘玻璃与洁白高墙之中飘出,扩散到城市冬季烟霾缭绕的大气里,宛如乳香味的酒精,让街面上过路的游客与参拜的信众步履飘飘。
报纸和电台新闻都在跟踪这场盛典里各个派系的准备情况,信徒的捐款,仪仗队的演习,各种新闻边等等。
来自石塔镇的异端备受关注,却鲜少抛头露面,没有进行过任何一场演练彩排,公众对这支仪仗队没什么了解。
记者更是失望,他们昼夜打探、跟随石塔异端的踪迹,这些人偶尔走出上城区的子爵宅邸,仅仅是去给流浪汉派发面包和食物。
若说出名的公众人物,这个教派里只有一个叫罗忒的疤面煞星,参加了洪都冬季剑斗比赛,经过三天的擂台较量,从二百余名参赛者的比拼中夺得季军头衔,算是小小的话题人物。
风帆群岛民风剽悍,剑斗赛事是一项传统民俗,到了当代已经有了许多改进,死亡率大幅下降,但依旧是底层男子扬名帝国的好途径。
今年赛事的季军是石塔镇异端,亚军是去年的冠军,而拔得头筹的是一个来自苦鳍岛的十六岁青年。
这个青年武艺精湛,受到皇帝赏识被招入宫廷卫队。民众惊叹此人的好运,贵族和豪商们却感到愈发不安。
帝国是一座池塘,贵人就是漂浮在水面的动物,他们能听到风声,感觉到太阳的冷暖。最近,这个国家的最高掌权者,群岛的皇帝做出了许多非同寻常的举措。
他以维护治安为由,将忠诚的陆军部队招入洪都,并且驱散了皇宫的仆佣和侍卫,转而如当年战争时期那位雄心勃勃的柯文·埃温那样,与自己的军队同吃同住,与自己的将军形影不离。
洪都贵人暗暗惊讶,帝国的摄政王、护国公回来了,似乎皇宫的王位不再让名为柯文·埃温的政治野兽感觉安全舒适,反而是剑戟逼人。
一切突如其来的变化都肇始于石塔镇异端入宫觐见的那一天。老祭司的一番话深深刺痛了皇帝的神经。
他曾对本索夫和诸多学者大加赞扬,可这种出于帝国领袖对文明引领者的喜爱欣赏,在确信本索夫等人都是叛逆后,就变成了彻底入骨的憎恶。
柯文·埃温是个开明的君主,鼓励科学进步,增长国力。
然而一旦这种技术进步可能导致皇位不稳,他便瞬间变成世界上最保守的顽固分子,宁愿毁掉一切书籍图纸,枪毙所有科学家,也不准许这帮叛逆再为敌人效力。
他试图找出皇宫里可能背叛的人,尤其是明确被收买的两个守门侍卫,但要捉拿时,却发现此二人早已不知所踪,即便发动缉捕也找不到下落。
权力的管制力正在失控。柯文·埃温开始怀疑每一个人,看似忠心耿耿的侍卫,看似小心谨慎的仆佣,他却不能再相信,一切事物都可能被下毒,他的皇女更处在不安全中。
然而拒绝这些奴仆的劳动,他却在自己的皇宫寸步难行,连一口红酒、一块面包都找不到,仿佛他才是弱小的奴隶,仆佣反而成了皇宫的主人。
当洪都二百万人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帝国之主坐在御书房,那张曾经趴着一具皇帝尸骸的书桌后,凝视堆积如山的公文,久久不能安寝。
等到他调度军队入宫,让自己最信赖的将军时刻陪伴,柯文·埃温终于睡得安稳了,他可以指挥命令士兵从事仆役活计,战士的经义教导世人服从命令,士兵会执行得一丝不苟,更胜仆佣之辈。
等皇帝把剑斗比赛的冠军招入宫中,保护担惊受怕的皇女,他终于彻底恢复镇定,可以整理思路,考虑如何解决这个埋伏在帝国根系中的毒瘤。
神降节前夜,有一支部队秘密乘船渡海,朝着白石岛行军,由皇帝最信任的将军带队,一千名全副武装的精锐士兵,装备齐全,手续完备,对于要执行的目标有着清楚的认知与坚定的信念。
他们要剿除异端的根源,击杀所谓的奇迹行者,必要时,清理所有阻挠行动的异端成员。
时间流淌,昼夜轮替。
年末的盛大节日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降临洪都,城市苏醒,今日停工停业,弥漫大气的烟霾依旧团簇在上空,仿佛一口含在嘴里的哈欠。
天光照亮楼宇屋宅,民众洗漱,吃早点,看报纸,换上新衣服,准备出门在外的便餐。
随后,当钟楼响起八声嘹亮的鸣声,人群如五颜六色的风,从平房、公寓、棚户、下水道口吹出,涌上了街道,朝着市中心洪都大教堂移动。
这里是所有教派仪仗队游行的终点,同时也是教会正统仪仗的出发点。
这些色彩缤纷的整齐队伍如流淌在城市血管里的药液,引发沿途民众的亢奋。
护卫执杖,教士唱经,侍童朝着人群泼洒瓣与果,沿途响彻嗡嗡然的颂神祈福之声,节日的空气灼热滚烫。
一支支队伍依照官方安排的次序,走过固定路线的街道、河岸、公园,与大半个城市的信徒见面。
钟楼响了九声,接着是十声,再然后是十一声。
信众的呼喊已经声嘶力竭,沿街叫卖香肠、酒水和各种小吃的流动摊贩已经售罄。笑声与嬉闹不知不觉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最后临近午时,所有仪仗队陆续踏上宽阔的主干道,接受民众最后的检阅,一路抵达大教堂前。
白的、红的、蓝的、紫的,各色仪仗依次耀目。高举的经幡旗帜在冬风里招摇。各国游客都在为祖国的祭司们欢呼。
抵达终点的仪仗队踩着红毯,依次踏上阶梯,站在高处俯瞰广场的数万信徒,洋溢到街道上的数十万民众。
皇帝的仪仗最先入场,帝国之主亲临,持枪的军队士兵在广场上组成人墙,维护治安,阻挡亢奋的人潮。
受邀观礼的群体早已在红毯两侧的座位上等候,洪都的贵族、议员,科学院的学者,国际名人与要员,近千张座椅铺开,占用了小半个广场的面积。
一袭黑衣黑袍的奇迹异端走在所有队伍的最末端,没有骏马铠甲,没有耀眼的锈金旗帜,就连人数都是少得可怜。
走在最前端的健壮男子举着一根长杆,顶部是一条横架。羽色洁白的三眼海鸥站在架子上俯瞰街道两旁的人群。
所过处没有欢呼,只有嘈杂的低语和躲闪的目光,人们指点着站在木架上的诡异生物,三只眼睛的飞鸟前所未见。
他们一行人抵达洪都大教堂,空气的热闹喧嚣都冷却了几度。
老祭司在台阶前停下脚步,回望修会成员们,扫视坐席上的宾客和军队人墙后的民众,随后转身踏步,带队朝着高台迈进。
广场安装了奥秘机械工坊出品的扩音设备,演讲台的话筒能将声音顺着线缆和无线电波,送到洪都大部分街区的广播喇叭,传达半个星球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