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238章 年轻的变法者渴望上位!

第238章 年轻的变法者渴望上位!

至于究竟供出了谁

反正,肯定只会供出来茶商!

江昭踱步,摆手道:

“十大银行的城市,内阁已经筛选了出来,汴京、泉州、江宁、成都、太原、广州、扬州、应天府、大名府、河南府。”

“子平记得研究一二。”

章衡微微一怔。

没有两浙路的杭州和温州?

这是真惨啊!

“诺。”章衡持手一礼,面色恭谨,一副下属的模样。

诚然,两者是友人。

但,公是公,私是私。

私底下怎么轻松就怎么相处,但这是公堂。

要严肃,要称呼职务!

长呼一口气,章衡向外走去。

就在即将要走出公堂的那一刻,忽的想起什么,连忙提醒道:“阁子川,酉时,樊楼还有小聚。”

主位,江昭郑重应声道:“好。”

章衡点头,大步向外迈去

特地樊楼小聚,却是因苏轼、苏辙二人已经入京。

时过境迁,三年过去,两人就此结束了丁忧生涯。

樊楼。

胡姬起舞,琵琶轻吟。

丈许梨木长几,上有清茶,几壶小酒,时令小菜,以及渐渐流行起来的炒菜。

以及,状元炒肉!

为了便于宣传,樊楼掌柜特地让人传播了江昭品尝炒肉的典故,却是一下子就让“炒菜”风靡起来。

江昭、章衡、章惇、苏轼、苏辙、曾巩、曾布、顾廷烨几人,相继入座。

除了盛长柏以外,该来的人都已经来齐。

“咦,长柏呢?”顾廷烨抿了口清茶,不免问道。

难得相聚一次,怎么少了一人?

“辽国指责边疆百姓越界耕田种稻,意欲特地遣使入周,长柏与沈括受官家钦点设仪仗举行郊迎礼。”章衡吹了吹茶水,回应道:“估摸着也快了吧。”

作为新一代的核心人物,有望入阁拜相的存在,章衡的地位已经趋近于“翰林修撰”阶段的江昭,却是知晓不少隐秘。

近几年,熙河边军屡战屡胜,着实是强得有些吓人。

治平四年,更是阵斩西夏国主,开疆拓土五州之地,并让吐蕃人为之退避。

这样的战果,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厉害。

本来,辽、周、夏三方是二强一弱的格局,辽、周不相上下,西夏则是作为一种隐形的缓冲,这样的格局已经维持了几十年之久。

结果,这一格局竟是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所谓的“辽、周不相上下”,指的是辽国军事实力更强,大周经济实力更强,致使综合国力不相上下。

谁承想,大周竟然猛地变得有点能打?

格局有变,辽国自然是有点小惊慌,时不时的找点由头引起小型冲突,试探一二。

这一次的“越界耕田”冲突,本质上就是想要让大周允许使者探查边疆,从而试探边疆的真实军事实力。

“就是报纸上讲的边疆与辽国争议?”顾廷烨恍然道。

“不错。”

一道沉稳平和的声音传来。

盛长柏走近,一脸的歉意,说道:“恕我失礼。”

“使者入京,所谓何事?”顾廷烨好奇道。

盛长柏摇头,缓缓道:“使者名为萧禧,实为泛使,估计还是得几位内阁大学士与之相谈。”

泛使,也即特使,算是使者中权限最高的一批人。

“估计是忌惮边军的战力,有意试探一二。”

顾廷烨不禁慨叹道:“如今,大周一片欣欣向荣之象。若是变法可成,料来便无惧辽国,一雪前耻。”

“说起变法,至今也有六十余了天了吧?”苏辙注目于江昭,问道:“子川,不知变法进展如何?”

江昭抿着蜜水,沉吟道:“反对者不少,但支持者更多。”

“官家与子川志向一致,变法阻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大。”章衡补充道。

历朝历代,变法都不可避免有些反对者。

熙丰变法,也自然是不缺反对者。

但,反对归反对,却几乎都不敢冒头。

究其缘由,主要就是赵策英与江昭这一君臣组合的震慑力实在太足。

废立中宫皇后,黜免内阁大学士欧阳修,黜免文臣七八十人,变法一次性贬四百官吏

但凡敢跳出来反对,官家与江阁老是的真贬人的!

苏辙点点头,也不意外。

从官家的几次事迹,他就知道这是一位能干大事业的皇帝。

这样的皇帝变法,成功率肯定是要高上不止一筹。

“说来,子瞻平时都干些什么?”

顾廷烨爽朗一笑,抬眉道:“上次,我与王韶、种师道、梁昭四人饮酒,说起了子瞻的诗词。”

“结果,种师道竟然说子瞻没去过西湖?”

一言落定,几人齐齐望向苏轼。

“心神向往之至。”苏轼平静摇头:“可惜,没去过。”

苏辙插话,说起来近三年的生活经历道:“这几年,大兄没事就作.”

九人齐聚,不时诉说着仕途、生活的经历。

苏轼、苏辙二人不必多说,三年都在丁忧,除了苏轼偶尔作词一两首以外,兄弟二人几乎不在公开场合露面。

章衡官运亨达,四十余岁的正三品,绝对是有望入阁的存在。

近来,注目于银行建立的庶政,一旦银行建成,解决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定然是大功一件。

章惇、曾布二人,一人着手于吏治,一人着手于土地清丈的相关庶政,都是相当难得的积累政绩的机会。

变法,一定程度上也是年轻一代掌权者上位的机会。

一旦变法成功,章惇、曾布起码能摸到三品的边缘。

曾巩常年修书,已经官居正七品,主要是在编修《资治通鉴》。

上至战国时期,下至熙河拓边,这一部著作的量实在太过庞大。

要是不出意外,估计得修上一二十年之久。

顾廷烨为武将勋贵,相较于文臣“政绩积累-擢升”的流程而言,武将更注重一鸣惊人、韬光养晦。

两次开疆拓土,一次巡视两京一十四路,已经为他积累了难以想象的功勋。

昔年,熙河历练,官家赵策英更是他的“属下”,这也意味着他深得皇帝信重。

可以说,顾廷烨已经彻底过了“一鸣惊人”的阶段。

往后的日子,他要做的就是熬一熬,熬走枢密院的几个老头,他就能上位枢密副使。

近来,其长子顾书团诞下,顾廷烨没事就陪陪妻子。

盛长柏是治平二年的进士,已经度过了散馆考,授官任职正七品,前程可谓一片大好。

至于江昭?

他也在熬!

都说了,变法是年轻一代的上位机会,年轻的变法者渴望上位。

江昭也是年轻一代!

时机一旦成熟,其师韩章就会选择致仕,退位让贤。

至于,时机成熟是多久?

可能是几个月,可能是一年、两年,但不会超过两年。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我培养的宠物来自二次元 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 名门暖婚 重生很忙:我在七零开矿山 地仙只想种田 穿书后我成了男主毒唯 诸天之东皇不想成佛 诡律禁区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陆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