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军采大单
泷华区,深城北站附近。
崭新的“国宏工业产业园”招牌,在初春的阳光下矗立着。
今年1月,远橙科技彻底挥手告别了泷岗的老邻居朵维和菊,分批搬迁到了这里来了。
区政府当初也给远橙开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免租三年,但不知道为什么没给免税套餐。
如今,远橙的新邻居是同样扎根电池领域的“贝特利电子”,一家深耕3c数码电池细分市场近十年的精品小厂。
然而,此时的贝特利,体量不过10亿左右,在如同坐上了火箭般蹿升的远橙面前(产值已超60亿),显得有些黯然失色。
贝特利的老板站在自家厂房门口,看着隔壁远橙那喧嚣鼎沸、车流不息的景象,眼神复杂地咂了咂嘴。
远橙的新家,是区政府李主任精心挑选的5万平米超大厂房。
此刻,厂房内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2条日产8万块/支的大型气态锂电池产线,如同钢铁巨龙,吞吐着原料和成品。
3条日产5万块/支的中型产线高效运转。
1条日产3万块/支的灵活小型产线也在全力开动。
远橙的电芯日产能总计高达34万支,不过这只能算中小规模的电池厂,往上还有日产能百万支的大厂,以及日产能千万支的超级工厂。
产线上,身着远橙标志统一工服的工人忙碌穿梭,数量已从去年六月的区区百余人,膨胀了十倍,超过了一千人!
人声、机器声、物流叉车的提示音在厂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蓬勃向上的工业交响曲。
此刻,远橙行政楼三层的会议室里,气氛却与楼下厂区的喧嚣截然不同,带着一种严肃而微妙的博弈感。
军方代表正在与远橙的总经理许明远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采购谈判。
带队的是装备部一位肩扛大校军衔的军官,神情沉稳。
他身旁,分别坐着代表空军、海军和陆军的三位少校采买代表。
空军和海军少校气定神闲,各自盘算着自家丰厚的“小金库”能承受多少价格,而陆军少校张剑,则微微蹙着剑眉,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显然压力山大。
2011年军费总额6000亿,执行“空海优先、陆转型”的战略导向。
其中38%归空军,30%归海军,15%给陆军,17%其他。
5000亿由装备部统一采买大型装备,如飞机、舰船、导弹、坦克等。
剩下的1000亿,则是三军独立的预算“小金库”,按比例分配,用于采购一些非核心、但急需的耗材或技术。
装备部代表全军统采气态锂电池时,抱着扶持军工产业链、鼓励自主创新的目的,直接按市价采购,给远橙带来了高达63.3%的丰厚利润!
这让远橙后续得以迅速扩张产能。
然而,到了三军各自掏“小金库”的时候,画风就变了,精打细算、锱铢必较的时刻来临了。
空军少校率先开口:“许总,我们空军对贵公司的mof-蜂巢气态锂电芯(2000mah)需求明确。”
“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正在推进的mq-9‘死神’无人机电推技术转型;二是机载精密电子设备的备用电源升级。”
“对电池,高性能、轻量化、快充是刚需。”
他语气带着空军大佬特有的优越感。
“我们小金库还算宽裕,但也要对经费负责,这样,8%的毛利润,我们采买652万支,单价142.6元,总价9.3亿,如何?”
空军代表的砍价直接,但留有余地。
许明远心中快速盘算,这个价格虽然远低于装备部统采价,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有量支撑。
他点点头:“感谢空军支持,这个价格我们远橙可以接受!”
海军少校紧接着跟上:“许总,我们海军的需求同样不小。”
“首先是正在改造的‘辽渔16’配套的电子侦察舰,需要高性能电池作为试验性方案。”
“但这只是小头.”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更重要的是,我们海军潜艇部队已决定,将燃料电池技术(aip系统)和你们的气态锂电池技术(li-ion系统)进行对比验证!”
“今年计划换装的8艘潜艇里,原本有4艘计划采购液态锂电池,现在有更好的选择,我们自然倾向于气态锂。”
他着重强调了气态锂对潜艇的两大核心优势:
1、闪电快充:预计只需5分钟上浮,利用柴油发电机就能充满全艇电量,这能极大缩短潜航器充电间隔,减少暴露风险。
2、极致轻量:大幅减轻电池重量,等于变相增加潜艇有效载荷和续航力,对侦察、探测任务价值巨大。
“当然了”海军少校瞥了空军少校一眼,露出了笑容:“我们小金库倒也还够用!”
“但我们采买量大啊!”海军少校露出精明的笑容:“6%的毛利润,采购2134万支电芯,单价131.2元,总价28亿。”
“许总,这个量级,足够体现我们海军的诚意和议价能力了吧?”
这个价格压得更低,但量更大!
许明远感到了一丝压力和兴奋,但想到巨大的订单和海军广阔的应用前景,还是咬牙应承下来:“海军的议价我们理解,这个价格.远橙会努力保障供应!”
现在许明远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北美的军工复合体这么疯狂热衷于战争了,现在只是一个气态锂电芯的军采,远橙这家气态锂电垄断企业,就一次性吃到了市场近两年的订单量。
虽然利润低了点,但胜在是一次性的,量大管饱!
终于轮到陆军少校张剑了。
他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拍桌子,声音不大,但气势十足的语出惊人:“许总!我们陆军!3%的毛利润!”
“噗”
正在喝水的许明远差点呛到,他放下水杯,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位剑眉星目、却一脸“豁出去了”表情的少校,声音都有些干涩。
“张张少校?不知陆军这次打算采购多少?几千万支?”
张剑伸出一根手指,目光炯炯。
许明远心头一跳,试探着问:“一亿支?”
如果是这个量级,3%的毛利虽然低得离谱,但也不是完全不能考虑啊。
张剑嘿嘿一笑,摇了摇头,笑容里带着点“你太看不起我们陆军了”的意味。
许明远瞳孔微缩:“总.总不能是十亿支吧?陆军也用不了这么多电池吧!”
张剑终于揭晓答案,声音洪亮:“一百万支!”他的余音回响在会议室。
“.”
会议室瞬间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
装备部的大校嘴角抽搐了一下,默默端起茶杯挡住脸。
空军和海军少校更是直接别过头去,肩膀微微耸动,强忍着笑意。
那眼神仿佛在说:老张啊老张,你可真行!一百万支你也好意思给人砍到3%?
张剑却浑然不觉,或者说根本不在乎这点脸皮。
为了用陆军那可怜巴巴的小金库多搞点好东西,脸算什么?
他今天就是来“化缘”的!
“许总!”
张剑身体前倾,开始施展他的“画饼神功”,语气无比真诚。
“您只要答应按3%的利润,来给我们陆军供应这批电池,我张剑拍胸脯保证,立刻把你们远橙列入《陆军通用电池型谱》!”
嗯!《陆军通用电池型谱》需求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的,至于有多大呢?
反正张剑表示就是很大需求,未来越来越大!
“您想啊,现在咱们国家陆军正在全力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转型!”
他掰着手指头给许明远数了起来。
“像是陆军的单兵装备、通信设备、无人侦察车、战场电源系统.哪样不需要电池?”
张剑旁若无人的继续给许明远画大饼。
“而且这只是开始!等列入了型谱,未来一亿支?十亿支?那都不是梦啊许总!”
他描绘的前景无比诱人,仿佛陆军明天就要人手一块远橙电池了。
许明远看着眼前这位“舌绽莲”的少校,内心哭笑不得。
这谁不知道啊?
空军过年发新飞机,海军过年发新舰船,就你们陆军.过年发新鞋子!
您这大饼画得,也太大太虚了吧。
等陆军有采买十亿支电芯经费的时候,三哥怕是都得搬家了。
许明远苦笑着摆摆手,也开始卖惨:“张少校,真不是远橙不愿意支持国防,您是行家,这3%毛利润.它就是个纸面数字啊,市场原料稍微波动一下,我们就是亏本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