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哲连忙介绍:“保罗先生,这位是我们橙科微电机的老板,也是我们陀螺仪项目的重要参与者--陈默,陈总!”
陈默对保罗礼貌地点点头,随即看向周明哲,温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明哲你说得对,myt-3.0的样机不能离开展台!”
他转向保罗,目光平静却带着穿透力:“保罗先生,我理解您对精度的怀疑,但能否告诉我,您质疑的核心点是什么?”
这些老外面对种出现的技术,由于长期被媒体洗脑,总是抱有莫名的自信。
保罗被陈默的气场所慑,稍微收敛了些傲慢,但质疑依旧。
“陈先生,恕我直言!
你们的机械陀螺仪核心部件使用的是铜合金,这在现代高精度陀螺领域是极其罕见的!
铜合金在60年代就被证明其结构强度不足,无法支撑超高精度陀螺仪对稳定性的苛刻要求,早已被钛合金、碳纤维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淘汰!
我无法理解,你们是如何用这种‘过时’的材料,宣称达到五个零(0.00001°/h)这种接近理论极限的精度?
这违背了材料力学的基本认知!”
他的语速很快,显然自认为抓住了橙科陀螺仪技术的关键破绽。
陈默没有直接反驳,反而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抛出一个问题:“保罗先生,您对铜合金用于陀螺仪的传统优势,想必很了解吧?”
保罗一愣,不明白陈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出于专业素养和对自己知识的自信,他下意识地开始列举。
“哼,铜合金的优势当然有!
第一,高弹性极限与稳定性:比如常用的cube1.7铍铜合金,通过铍固溶强化,弹性极限能突破1000mpa,远超市面上300-400mpa的普通钛合金。
经过精密时效处理,内部析出的gp区能有效锁定位错,确保精密弹簧在长期振动下的变形衰减率能控制在惊人的3%以内,而普通陶瓷复合材料可能超过15%!
还有pt18这类铜合金,在微型轴承上实测磨损量仅0.003mm,碳纤维则是0.02mm,寿命优势显著。”
他顿了顿,继续道:“第二,优异的导电导热性能。
cube1.7导电率能达到20%-25%iacs,导热系数100-120w/(m·k)。
这对于需要快速传导微弱电流信号和及时散发内部摩擦热的精密陀螺仪电子连接部件来说,是钛合金和陶瓷难以比拟的优势。”
“第三,精密成型能力。
像pt18这类合金,能加工出直径0.125mm的微孔,满足超精密部件的需求。
还有alloyk500(蒙耐尔k500),以其超凡的尺寸稳定性,一直是高精度陀螺仪结构件的理想选择。”
“最后,综合环境适应性。
现代环保合金催化技术处理的铜合金镀层,孔隙率能低于0.1%,在-55c~125c的极端温度循环和95%rh的高湿环境中性能依然稳定,完美规避了传统电镀的氢脆风险。
像cu-0.05%al2o3这类弥散强化铜,利用纳米氧化铝粒子钉扎晶界,高温蠕变时效后强度保留率极高”
保罗每说出一条,就下意识地看向陈默,仿佛在证明自己并非外行。
而陈默始终保持着温和鼓励的微笑,频频点头,示意他继续。
终于,保罗将他所知关于铜合金在精密器件上的优势如数家珍般说完,带着一丝被考校后的不忿,加重了语气。
“陈先生,我承认铜合金有这些优点,它曾经是陀螺仪的王者,甚至在某些特定性能上,它依然是钛合金、碳纤维、陶瓷都无法完全替代的完美均衡选择!”
“但是!”他猛地指向展柜玻璃罩里的myt-3.0:“它的致命弱点.结构强度!尤其是长周期下的抗微变形能力!”
“它根本支撑不起你们所宣称的0.0001°/h的精度,材料强度是物理定律无法逾越的高山,这就是为什么它被淘汰的原因!”
陈默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仿佛就在等他说出这句话。
他轻轻指了指myt-3.0核心部件上那层不起眼的黑色哑光涂层:“保罗先生,您知道我们mty系列陀螺仪,有一项核心技术叫做‘自清洁涂层’吗?”
“自清洁涂层?”保罗彻底懵了,对方口中这个词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讨厌这种节奏被对方掌控的感觉,尤其是在他原本带着些许优越感看待的“技术荒漠”。
但myt-3.0那匪夷所思的参数标注,以及它背后可能代表的,可以解决温尼克总裁急需的下一代euv光刻机所需超高精度陀螺仪的方案,像钩子一样拉扯着他。
巨大的利益前景,暂时压下了保罗的傲慢,他强忍着不耐烦,碧绿的眼睛紧紧盯着陈默。
“陈先生,您的意思是?”
陈默的笑容里,带着洞悉一切的自信。
“那么,您觉得我们这层‘自清洁涂层’,除了保持核心部件清洁、避免尘埃干扰,延长5倍寿命外
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会不会就是.大幅提升铜合金基底的结构强度?
尤其是抵抗长期微应力和环境侵蚀导致的微变形呢?”
“轰!”仿佛一道闪电劈进脑海!
保罗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碧绿的瞳孔里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他猛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oh! my god!涂层!是那层涂层!”
保罗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对啊!只要解决了铜合金最致命的强度短板.天啊!它那完美的弹性、导电导热性、加工性和环境适应性.
它简直就是为超高精度机械陀螺仪量身定做的材料!
‘自清洁’,原来不仅仅是清洁,它是一层仿生蚂蚁的‘强化装甲’,对吗!”
困扰保罗多时的谜题豁然开朗!
那层看似普通的黑色哑光漆,那位姓周的技术总监称之为“某种铁氧体油溶漆”的神秘涂层,在陀螺仪部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光滑、自带微弱负电荷的纳米级复合膜层。
它不仅让灰尘和水汽无法附着(自清洁),更重要的是,这层膜极大地增强了铜合金本体的结构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这如同给一位内力深厚,但体魄稍弱的老宗师穿上了一件刀枪不入的软猬甲!
铜合金--这被历史淘汰的初代陀螺仪王者材料,因一项颠覆性的涂层技术,焕发出了碾压当代材料的耀眼光芒!
想通这一切,保罗内心翻江倒海,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
他急切地看向陈默和周明哲:“陈先生!周先生!我明白了!”
“我完全理解了你们技术的价值,请务必提供给我myt-2.0和myt-3.0的样品,我需要带回去进行验证测试!”
“只要测试结果符合参数,我以个人名誉担保,一定全力向公司推荐采购你们的陀螺仪,这将是影响未来全球精密制造格局的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直上直下的一条,而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螺旋上升的模式,老技术由于新的材料突破,焕发生机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电动汽车在1830年就有了,只是碍于当时的电池技术,没有推广开而已,现在电池技术发展起来了,大家要搞新能源,又把它请回来了。
陈默和周明哲,短暂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最终还是陈默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保罗先生,我们理解您的急切,myt-2.0是成熟量产品,我们可以提供给您三组,用于测试验证。”
“但myt-3.0的工程样品,正如明哲所说,意义重大且唯一,无法离开展台,这点没有商量余地!”
保罗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迅速被理智取代。
myt-2.0标注的“0.001°/h”精度,已经足以碾压霍尼韦尔管控的gg1389光纤陀螺仪(0.0015°/h),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
这个发现,足够他向供应链主管交差并争取与橙科后续的合作了。
他果断伸出手:“成交!陈先生!请给我myt-2.0的样品!”
“一旦我们的初步验证通过,我会请我们的供应链主管立刻发出正式邀请,邀请贵公司参加我们今年4月在荷蓝总部举办的下一代精密核心部件供应商竞标大会!”
周明哲小心翼翼地,取出三组封装好的myt-2.0陀螺仪模块,郑重地交给保罗。
保罗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收进随身携带的专用防护盒,里面还有东之和tkd的样品。
他匆匆与二人告别,身影很快消失在展会的人流中。
陈默看着保罗消失的方向,若有所思地笑了笑,转头问周明哲。
“对了小周啊,刚才光顾着谈技术,忘了问,这位保罗先生,是代表哪家公司来的?架子不小,还要我们飞去荷蓝参加竞标?”
周明哲回想了一下保罗名片上的信息,不太确定地回答:“好像.是叫asm?阿斯唛?”
“阿斯唛?asm?”陈默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这个发音
作为见识过前世残酷芯片产业链博弈的人,陈默对这个名字太敏感了!
“小周!名片给我看看”
全称:advanced samiconductor meterials lithography,业界更广为人知的简称是——asm!
那个掌握着全球最尖端duv光刻机命脉的、被誉为“芯片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荷蓝科技巨头——阿斯唛(asm)!
对方这个时候寻求超高精度的陀螺仪,肯定不是给量产的duv用的,那就是euv用的咯!
橙科的高精度陀螺仪竟然引起了asm采购工程师的兴趣?甚至有可能成为其供应链上的一环?
饶是陈默心志坚定,这一刻,巨大的震惊和一种荒诞的感觉,如同电流般瞬间贯穿全身!
国际市场上的高精度陀螺仪,这么拉胯的吗?
他缓缓转过头,再次看向展台上那几个静静躺着的、其貌不扬的橙科mty系列陀螺仪样品。
深绿色的绒布衬底下,它们仿佛在不起眼的角落,悄然散发着改变世界精密制造格局的微光。
种和北美超精密陀螺仪路线之争,现在已经在悄然开始了!
机械陀螺仪 vs光纤陀螺仪
光电模拟陀螺仪(市场主流):我吃瓜,我就一个市场化的民用品,不参合你们高精度、偏差稳定陀螺仪的事!
阿三:嘿嘿!谁说你不参加的!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我滴陀螺仪定位技术是天下无敌的!
这世界上有三种可变轨的快递模式,种美三。
一个冷知识,光电模拟的陀螺仪,不仅精度差,它偏差还不稳定,前一秒还是往左边偏0.001°/h,后一秒它就往右偏0.009°/h,完全随机的,用在手机上你根本没有感觉。
但它用在了快递上,这意味着什么?
前一秒我往左边偏100米,后一秒我往右边偏900米,一秒又一秒,偏差方向和距离,完全看光电陀螺仪定位系统模拟的结果。
这么一来,阿三的快递最后送到哪儿,别说别人不知道,就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