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肃清技术土壤
远橙大厦a栋3楼的多功能会议中心,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厚重的窗帘隔绝了外部光线,只有中央投影屏幕散发著冷白的光,映照著一张张严肃的面孔。
香电集团的超级电容快充適配专家团队,与远橙新能源技术总监柳明侦率领的研发核心,正围绕著一个关乎国家重大项目的技术难题,进行闭门论证。
议题核心...
是如何將远橙研发的钙鈦太阳能电池那“温和”的自充放电速率,暴力提升至能满足航母电磁弹射需求的兆瓦级別瞬时放电。
这套“钙鈦太阳能+超级电容+储能一体化甲板系统”构想大胆,若能成功,將极大提升未来航母的持续作战能力和能源自给水平。
经第二代航母研发总师王总师亲自协调,专攻舰载电磁弹射超级电容的香电集团专家团队奉命前来协助攻关。
经过数轮激烈研討,专家组拿出了案:
採用光伏逆变器作为“功率放大器”和“调度中枢”,构建辅助充放系统。
將钙鈦电池涓涓细流般的电力,匯聚、增压、塑形,以满足超级电容“鯨吞”式的能量需求。
此刻,论证的焦点集中在两家供应商的技术路线上。
一方是当今全球光伏逆变器领域无可爭议的王者一—阳光电力。
他们带来的集中式逆变器sun2000-300ktl-h0,像一位稳重敦厚的巨人。
额定功率300kw,最大效率98.8%,支持7路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成熟度极高,性能稳定可靠,是经过全球无数大型光伏电站验证的“功勋產品”。
唯一的缺点是“体型庞大”,单台体积高达300立方米。
另一方则像是突然杀出的“刺客”--菊数字能源实验室,研发的组串式逆变器新技术。
它的技术参数表,充满了令人心动的词汇:
多路mppt设计(150kw机型支持7路),宣称能实现“像素级”精准追踪,极大解决传统方案因阴影、灰尘导致的发电失配问题(失配损失从8%降至可忽略水平);
宽电压动態响应(支持1500v直流输入),能捕捉更微弱的阳光,使弱光环境发电时长理论延长15%;
效率同样標称98.8%,而最惊人的是其理论体积仅50立方米,堪称是对传统格局的顛覆性挑战。
冰冷的数字对比,带来了强烈的衝击。
阳光方案:单台0.3mw,体积300立方。
要满足单次弹射47.8兆瓦(mw),约40家工厂200毫秒用电的功率需求,需充能约136秒。
菊方案:单台0.15mw,同等300立方空间可部署6台,总功率达0.9mw。
理论充能时间仅需45秒。
儘管所有人都知道,最终的弹射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充能时间並非唯一决定因素。
但这近乎三倍的时间差,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著每一位追求极致性能的工程师。
会议室內,分成了涇渭分明的两派。
“我们必须考虑可靠性!”一位头髮白的香电专家敲著桌子:“阳光的產品是经过千锤百链的,在戈壁滩、在高原,稳定运行了成千上万个小时!
航母是什么地方?
是国之重器,容不得半点闪失!
菊的ppt做得再漂亮,那也是纸上谈兵,没有经过市场的残酷筛选,谁敢把它用在我们最重要的项目上?”
“但技术总是在进步的!”另一位年轻些的专家反驳。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就固步自封。
菊的技术架构明显更先进,体积小、效率潜力大,而且他们公司的技术攻关能力我们有目共睹。
既然钙鈦太阳能甲板本身就是一个跨越式的创新,为什么配套系统不能同样大胆一些?
总要有人第一个吃螃蟹!”
爭论陷入僵局,谁也说服不了谁。
问题被层层上报,最终摆在了王总师的案头。
王总师的批示很明確:“充分听取远橙研发团队的意见,他们是钙鈦技术的源头,对技术特性和適配性有更深理解。”
这个决定,让柳明侦倍感压力。
一边是成熟稳重的老牌巨头,一边是锐气逼人且与橙子有合作的伙伴。
现在无论柳明侦倾向哪边,都可能引发另一方专家组的质疑。
在获得王总师许可后,她將这道难题拋给了陈默。
陈默带著小郑,匆匆从b栋赶来。
他原本心里还存著一丝“蹭技术”的念头,希望香电的专家能提供一些通用性的超级快充研发思路,可用於气態鋰电池。
但听到解决方案是专用的“光伏逆变器”后,陈默心下明了.
此路不通!
陈默的入场,吸引了所有专家的目光。
儘管他年轻得过分,但在场没人敢小覷。
技术圈內隱秘流传著一种说法:
柳明侦更像是钙鈦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代言人”和项目管理者,而眼前这位平平无奇的陈总,才是真正手握核心技术蓝图、指引研发方向的“灵魂人物”。
他让出署名权,是为了给柳明侦积累衝击院士候选人的资本。
主持论证的香电团队负责人,客气地徵询陈默的意见。
陈默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闭上眼,前世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飞速掠过。
菊的光伏逆变器业务,在经歷初期的磕绊后,確实凭藉其技术优势和高强度研发投入,后来居上,从阳光电力手中硬生生抢下了大片市场,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品牌之一。
其早期產品虽然偶有瑕疵,但叠代速度极快,服务体系也堪称变態。
然而,此刻涉及的,是共和国未来海疆的定海神针。
个人交情、商业合作,在国家级战略安全面前,都必须让路。
陈默睁开眼,目光沉静,声音清晰而坚定。
“感谢各位专家的信任。
我认为,在此事关重大的项目上,可靠性应置於一切考量之首。
菊数字能源的组串式逆变器技术,理念非常前沿,潜力巨大,这一点我毫不怀疑。
但是,它目前仍处於实验室阶段,缺乏足够长时间的现场运行数据,以及可靠性验证。
而阳光电力的集中式逆变器,是久经沙场考验的成熟產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目共睹。”
陈默顿了顿,环视眾人,特別看了一眼有些错愕的柳明侦。
“我理解大家追求更高性能的心情,45秒的充能时间確实非常诱人。
但我们需要认识到,远橙的钙鈦太阳能电池技术,与菊的组串式逆变器技术,在成熟度上存在本质差异。
我们的钙鈦技术,从材料合成到器件封装,已经完成了工业化量產的所有技术准备,具备了稳定生產的能力。
当前限制其应用的主要是成本问题,尤其是二、三级技术,以及高级別技术的保密要求。
而菊的技术,还需要经歷从实验室到生產线,再到复杂应用环境考验的完整过程。”
他最后总结道:“因此,我的建议是,现阶段优先採用阳光电力的成熟方案,確保项目基础平台的万无一失。
同时,我们可以密切关注菊组串式逆变器技术的后续发展,待其完成市场化验证並证明其长期可靠性后,完全可以在未来的系统升级或后续舰艇设计中予以考虑。”
陈默的表態,等於是在这场势均力敌的爭论中,给阳光电力的天平上加了一个有分量的砝码。
最终,专家组经过再次合议,採纳了陈默的建议,初步確定以阳光电力的集中式逆变器为核心,构建首套验证系统。
技术论证会结束后,陈默没有立刻离开。
他找到柳明侦,了解远橙自身快充技术的进展。
柳明侦脸上带著无奈的苦笑:“陈总,香电专家这套方案是特化的,只针对太阳能电池的物理特性,跟我们气態鋰电池的电化学体系完全不兼容。”
陈默闻言,反而释然一笑。
“看来捷径是走不通了。
没关係,那就一步一个脚印自己闯。
我记得三代钙鈦太阳能电池技术里,有一项双脉衝自充放电技术』,能实现5c倍率的快充,对吧?“
“是的,陈总!”
柳明侦眼睛一亮:“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借鑑这项技术的思路和部分设计,尝试对现有的蜂巢气態鋰动力电池进行升级?
我们现在用的还是btd提供的公版4c快充方案,如果能突破到5c,不仅性能提升,还能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省下一笔可观的专利费。“
“没错!”陈默点头:“这件事你组织团队儘快论证,拿出可性案!”
正事谈完,陈默在柳明侦的陪同下,信步参观远橙大厦a栋8-10层的核心研发区。
实验室里各种设备低鸣,穿著白大褂的研究人员穿梭忙碌,一派严谨的科研氛围。
走到一个掛著“bms技术实验室”牌子的房间外,陈默想起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