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林?”
安德森听著这个名字,他对於国际禁毒组织的工作不是十分的熟悉,但是依稀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陈青峰知道,张桂林在欧洲生活,应该是用另一个名字。
“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人是在贺红兵武装贩毒集团的地盘上,当时我们主要的行动目標是贺红兵,还有营救联合国缉毒署的人质,所以那个时候顾不上这傢伙,不过隨著贺红兵的落网,我们逐渐发现,这傢伙很有可能是另一个贩毒组织的二號人物,他在组织內部的地位仅次於一个叫叶先生的傢伙!”
“没想到这个人口贩卖组织啊,居然和这种人有关係?”
“是啊,我也没想到!关键是现在只要我们找到了波波夫,就有可能挖到张桂林的线索,这对我的工作也很重要!”
“可是这个波波夫到底去哪儿了,就算我们想去塞席尔调查,也得知道这傢伙的具体下落才行!”
人口贩卖,只要有需求就永远会存在。
现如今,东欧各个国家的经济几乎处於崩溃的状態?
年轻人大量失业,社会极其动盪,尤其是存在多年的政治体制,逐渐土崩瓦解。
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 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是有点能力的,都希望儘快离开这个混乱的地方。
欧洲人的思维和国內的人不一样。
国人哪怕是拍电影,都要带著地球一起流浪。
可欧洲人的思维,通常来讲就是哪里適合生存就到哪里。
所以他们的科幻大片都是移民外星球。
……
在这种思维逻辑的指引下,从波兰一代的年轻女性想尽办法削减脑袋也要进入西欧,哪怕是出卖肉体,他们也想在这边谋一个差事。
这就给了波波夫这种人一个可乘之机。
眼下,唯一的线索就是塞席尔。
可是这个地方地处非洲,只有法国方面还算有点影响力,就连联合国的国际组织,他那边都未必有用。
所以这方面只能依赖安德森。
……
陈青峰在欧洲待的太久了,他必须儘快返回美国,因为不管是在甘迺迪政府学院的学业,还是联合国禁毒署方面的工作,都等著他去处理。
於是和安德森商量好,继续追查关于波波夫的案子之后。
陈青峰就启程回到了纽约。
一晃来到这边已经將近半年的时间了。
此时天气逐渐凉了下来。
联合国总部这边每天都在开会,討论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局势问题。
不过现在很多新闻都偏向於美国,会低调保守的通过谈判和外交技巧来解决这次危机。
而陈青峰知道,仗是一定会打的。
所以这段时间,在政府学院那边,除了討论期末的作业,討论最多的就是关於这场战爭最后的走向。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热衷於討论这种话题,因为有的人实在是感同身受。
比如萨巴赫。
这场战爭中,他有同胞兄弟在沙场上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