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的生活常常枯燥无味。
陶康吃完早餐,又开始一天的忙碌。
过两天就进入五月了,下酱的材料都要提前备好。
“家里有人吗?”
里正陶宏破天荒来到陶老汉家。
“啥事啊,三娃子。”陶辰坐在胡床上正休息呢,只是懒洋洋的回著。
“老汉別叫我三娃子了,我现在是里正。”
陶宏有些不开心。
两家虽然都姓陶,但陶宏是乐安陶家,世代豪强!
陶辰一个乡野老头,几年前不知道哪里搞来的谱碟,硬说三百多年前和乐安陶家是一家,还將自己两个儿子送进来当了佃户。
这老头仗著自己年纪大,不知从哪知道自己排行老三,每次都叫自己三娃子,搞得自己这个里正可没面子。
“三娃子你啥事啊?”
陶辰好像有些耳背,没回他话,自顾自问道。
陶宏满脸黑线,差点想扭头就走,但想起主家的交代,还是说道:“没啥,过两天县里要重新核查人口和土地,新任明府要亲自来咱们陶家,到时你家二郎、三郎一大家子都要回来住,记得给他们腾个睡觉的地方,另外到时候別让家里人瞎溜达,小心衝撞了贵人。”
“知道三娃子。”
陶老汉还是那句话,气的陶宏差点暴走。
也不知这死的老头,是真聋还是装聋。
想到还有几十户要通知,陶宏心里就有些疲劳。
通常一个村子也就十来户人家,好几个村子为一里,设里正。
別看陶宏就管几十户,可能相隔要七八里远。
梁邹县跨度最大的里正,其管辖范围更是横跨十来里,这要是遇上收税,村民都要走半天。
本来这些不用他亲自奔走,交代书佐就行。
但大哥陶敏昨晚特意从县城赶回来,说新任县长过两天要亲自来陶家,核查人口和土地。
两日內,务必將陶家没有登记在册的佃户,全部返家,先避避风头。
那些佃户自然有陶敏安抚,反正过几天佃户就回去了,倒不碍事。
可回家这几天总要有睡觉的地方,於是陶宏就负责通知其家属为佃户准备地方。
当然了,陶家佃户太多,遍布四五个里,今早陶敏都召集过来了。
所以陶宏並不孤单。
县衙內,王耀更多的是翻阅县歷资料,以便对梁邹县更全方位的了解,和诸曹对接工作直接交给李良处理。
对李良来说,尚书台每天多且棘手的事情都能妥善处理。
看县衙事务,简直就是小儿科。
因此很快就將事务匯总,匯报给王耀。
王耀只是扫了一眼,发现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直接交代李良自己处置。
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两天后的大事。
昨日晚宴上,王耀故意透露自己要清查梁邹县人口和土地。
看眾豪强没什么反应,王耀觉得他们还挺能忍,索性添了一把火。
说陶家身为梁邹名望,自己必须要亲自去陶家拜见陶公,也就是陶敏父亲。
听完陶敏就感觉有些不妙。
果然就听王耀点到陶家,说下乡一趟不易,陶家身为梁邹望族,那人口和土地核查就从陶家开始,也给梁邹境內村民做个表率,以便后续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