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这么说,蒋启东也只能是轻嘆了一口气。
“那行吧。”
“这段时间你就稍微委屈一下。”
“等过完了年,领完了技术立项的奖金。”
“我就把你调到採油厂的工艺所去!”
“在油田,那里毕竟是一线的单位。”
“不论是福利待遇,还是个人的发展,那边都要更好一些。”
关於蒋启东所说的这件事,刘尚除了感谢以外,並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可能对於大多数人来讲,確实是採油厂那边待遇更好,机遇更多,也更容易受到重视。
可是对於刘尚而言,眼下的採油院和油化所,才是最適合他的地方。
也更有利於他后续计划的进行和展开。
……
另一边,在採油三厂工程老总徐开松的办公室內,
工艺所长孙卫华笑著將三份纸质稿件交到了徐开松的面前。
“徐总,这是上周开完会后,
你让三个部门的大学生们写的技术总结。”
“现在我整理出来了,徐总你过目一下。”
徐开松点点头,隨之摘掉了眼镜,拿起这三份稿子看了起来。
最上面的两份,是出自採油厂地研所和工艺所的大学毕业生之手。
徐开松在略微看了两眼后,便將稿子放到了一旁。
只能说,中规中矩。
与其说这是一篇关於新技术的总结,倒不如说这是上周五那场技术交流会的会议纪要。
甚至是在这两篇稿件里,有很多技术要点的阐述都是不准確的。
地研所的大学毕业生们,明显对现场的工程工艺不了解。
而工艺所的大学毕业生们呢?
同样对地质方面的知识点一知半解,不怎么清楚。
於是乎,徐开松就將最后那一份,刘尚所写的稿件拿到了眼前。
几乎是一打眼,工程老总徐开松的眼神仿佛都明亮了几分。
隨后,他更是坐直了身子,再次戴上了眼镜,將稿件放到了桌面上,仔细的看了起来。
结果越看他的眼神就越亮,到最后,就连嘴角都隱隱露出了笑意。
刘尚所写的这篇稿件,简直是给他了一种堪称惊喜,
十分意外的视觉衝击感!
半晌之后,徐开松终於將稿子看完。然后他抬起头看向了孙卫华,
“这篇稿子,是刘尚写的?!”
孙卫华笑著点点头,
上前给徐开松递上了一根烟。
“不是这小子还能有谁?!”
“这个技术项目明明是咱们採油厂与他们採油院一起乾的。”
“而且他们採油院就出了点儿药剂。”
“咱们是既出人,又出力,还得出设备。”
“可结果呢?”
“这小子满眼里就一个蒋启东,是通篇都没有提过咱们一嘴啊!”
“好傢伙,这要是对蒋启东不熟的,弄不好还真得以为他是整个油田在这个领域的引路人了呢!”
听著孙卫华的吐槽,徐开松也是笑了起来。
“没办法,谁让人家蒋启东是主管领导呢。”
“这只能说明刘尚这小子是政治正確。”
“你要是看著眼红,也可以让你手底下的大学生们一样去写,去夸你们工艺所啊!”
一听到此,孙卫华不由得是连连嘆息。
“唉,徐总啊,咱们工艺所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嘛?!”
“之前在施工现场,我就觉得刘尚这小子人机灵,会来事。”
“不怕吃苦,技术能力过硬。”
“是一块儿搞工程的好材料。”
“可我是万万没想到,这小子的文笔竟然也这么好?!”
“原本,我还想著帮工艺所的大学生们改一改稿子的。”
“可是当看到蒋启东传过来的刘尚写的稿子后,我就直接把我们的那篇稿子给丟垃圾桶了。”
“真的是货比货的扔,安全没法儿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