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公子,何不成尸仙? > 第二百四十四章 浊酒如朝

第二百四十四章 浊酒如朝

第245章 浊酒如朝

孙忠和林江未回孙府,於路边寻了家馆子。

这店是孙忠所荐,专做烧鸽子。他说味道极好,上次就想带林江尝尝。

进店后,小二认得孙忠,径直引二人上二楼,选了处临街座位,正好能顺著二楼看到街道上热闹景象。

看那木牌菜单,菜名大多雅致,如“惊鸿曲飞”、“一叶扁舟”。林江光看名字,全不知是何菜餚。

只得转头问孙忠。

孙忠也是大气:

“把你们家所有菜品都上一份,给我们爷俩准备一壶好酒。”

小二听到这话,乐的直点头,立刻下去操办了。

趁著等菜,孙忠向林江说起“城外宝库”。

“那是京城外一处奇妙地界,前朝点星遗留的宝地,人称『京城副城”。若要去那里,要么从城西鬼市进入,要么出京一路西行,寻到虚山地界,山脚镇上也可进入。”

“听孙爷描述,这宝库似非存宝之地?”

林江也是不由得奇道。

“是也不是。所谓宝库,本为储备万宝之所。但其內在空间实在太过广大,寻常守卫难以周全,只得使些堂信长年值守其中。

“时日一久,堂官增多,自然也就有了居住的需求,商人嗅到商机,便进来开了店铺。一来二去,有人图方便便住了下来,宝库就成了现今模样。”

之前就有人提过京城城西有专门的鬼市,当时他並未上心,只想著让宋厨娘去那儿做生意。

现在一听,这地方比想像的复杂,也要比想像的有趣,

“至於我看到的棺材,並非来自我的记忆。”孙忠边说边敲了敲脑袋。

林江微愣,隨即反应过来。

孙忠指的是那个与他交换魂魄的人。

那人既然能够从孙忠的身上获得记忆,反过来,孙忠也能从那人身上获得记忆。

只是对方很显然没有料到孙忠竟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內脱离控制。

“我隱约记得,那人去了鬼市,进了宝库。他在宝库里一路向南,走到一家铺子,穿过后门便是一条直通地下的路。他沿路走到尽头,在那儿看见了棺材。”

孙忠看向林江:“小林,你不会想去吧?

林江沉默。

孙忠哪会看不出来?

他嘆息:“那地方瞧著可不太平,瞧起来有不少人都在那旁边。真要过去的话恐怕很危险。”

“您放心,我绝不冒进。”

孙忠盯著林江,话卡在喉咙里,半响才无奈摇头:“你爷爷就这德行,有事总爱蛮干。当时就在京城里面惹出来了不少乱子,弄得鸡飞狗跳。”

“这不是蛮干,是有计划有方向地干。”

“哪儿学来这些词?说起来一套套的。”

孙忠正无奈著,房门被推开。

店小二端著各色吃食进屋,满满当当摆了一桌。

林江扫了一眼桌上,烤全炉的、鸽汤切块的、竹籤炙烤的琳琅满目,香气诱人。

林江以前自然也吃过鸽子,但他从未想到鸽子竟然还有如此多的做法。

小二斟完酒便退下了。

孙忠刚抿一口酒,林江便问:

“孙爷,宫里没细说圣上出了什么事,现在总能讲讲了吧?”

孙忠呛得直咳,幽怨地瞪他:

“你小子,够好奇的。”

“嘿嘿。”

孙忠把酒水放到一边,免著一会再呛到:

“接下来这话大多都只是我的猜想,我就这么顺带著一说,你就是那么顺耳的一听。”

“您这话说的,这分明就是鸽子铺的酒水太烈太好喝,你我二人都有点喝多了。”

“对,对。”孙忠连连点头,隨后压低声音:

“你知道吧,七年前皇帝不管事了。”

“知道,刚开始公家那边说这只是传闻,但后来传的厉害,大家也就信以为真了。”

“確实是真事。”孙忠扯下鸽腿啃著,压低嗓子:

“十几年前大兴南边遭了大难。安方城突降暴雨,城內百姓被雨水淋过之后无一倖免,尽数变成了半人半鱼的怪物。

“虽然最后此地被平定,但城中確实死伤惨重,陛下也是因此愁苦多时。

“他找到国师商討该如何在大兴当中出现的灾厄,至於国师告诉了陛下什么,这我確实不知道,不过自那之后,陛下便把朝政交託大皇子,自己深居简出了。”

林江听罢奇怪:“这听起来不算秘辛啊。”

目前听下来,虽然不清楚皇帝和国师谈了什么,但似乎没什么不对劲。皇帝只是忙著更重要的事,要找还是能找到的。

孙忠拍著大腿嘆息:

“陛下虽然將事情交给大皇子打理,但始终没完全交权,起初一两年还好,可陛下拖了近十年,让大皇子一派常提此事,但陛下不听,继续拖著。

“七年前,陛下突然大病,朝廷传言是大皇子所为,大皇子爭辩但无法举证,导致多数文臣不满,三皇子趁机上位,得大小阁老支持。”

“那么,大皇子就去找大將军了?”林江脸色有点奇怪。

“是。”孙忠点头:“大皇子怎能接受以前围著自己的文臣去恭维弟弟?他一怒之下找到武將们,形成了如今的朝堂局面。”

林江犹豫半响,终於说道:

“我不理解。”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这个仙侠游戏怎么全是情债? 同时穿越:诸界星渊 挖剑骨,夺灵根,重生师姐不干了 阴阳司里有妖气,在线收鬼当同僚 美恐:我在美利坚修炼成神 禁典噬魂录 我的天,他做菜会发光 不要把美少女的黑料曝光给我了啊 修行:我的证道之路 三国:为兴大汉,只能出将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