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目的却远远不同。
张良当初完全是因为担心这个问题的发生,並没有其他想法,因为张良本身就不眷恋所谓的权势富贵,本来以他的功劳可以说在汉朝处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韩信和萧何都对他客客气气的,但他却產生了归隱山林的想法。
甚至,已经在这么做了,在陆煊来到汉朝之前,他就已经在渐渐淡出政事了。
张良当初提出的建议,完全是为了皇权著想。
可这些上书的大臣,却是为了自己著想。
也或者说,他们在惧怕陆煊,担心陆煊说出来什么不该说的话。
因为確实存在这种可能,陆煊想杀死一个人太简单了,也太容易了。
除此之外,谁就能保证自己永永远远是忠臣了?谁能保证自己未来绝对不会触犯王法,不会背叛朝廷?就算认为自己的品德良好,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和后代呢?亲族呢?
再者言了,陆煊是后世人,估计若是陛下真的要任用他的话,陆煊会拿出来各种后世的言论改变整个大汉王朝,这必然会触动他们的利益,现在看来韩信颁布的那三条政策,就是陆煊出的。
陆煊还没有真正的当官了,下手就这么狠,更何况真正进入中枢,掌握一定权力了?
绝对不能让陆煊活著,必须儘快让这个后世人消失。
什么王朝延续,什么华夏,这些不是他们所考虑的,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他们所考虑的是自身的权势和家族的延续。
天子刘邦,何尝看不出来眾多大臣的心思,可以说这里的奏摺中,九成都是劝諫他杀死陆煊的。
“唉。”刘邦忧愁著,心绪越来越乱,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陆煊那边没有原谅他,这里群臣又在这里建议杀死陆煊。
就在这时,刘盈缓步走了进来,见到刘盈,刘邦整个人明显的精神了很多,
立刻开口问道:
“朕和留侯交给你的话,你可曾都和陆煊说了?”
“陆煊有没有说什么?”
刘盈不言,只是默默摇头。
这让刘邦差点瘫坐在地上。
明日韩信就要回来,可他们现在也弄不清楚张敖的未来。
喉!!!
“罢了,罢了,你也累了,回去休息吧。”
“明日再去陆煊那里。”
刘邦也不想难为一个孩子了,刘盈才九岁,把太多的事情交给他,也不是那么个事。
今天刘盈也没怎么休息,让刘盈早些睡吧。
刘盈刚准备离开。
张良这边,忽然想到了什么,眸光一闪,他叫住了刘盈:“太子殿下,等等。”
刘盈停下脚步,转身回头向著张良行礼,刘邦和萧何也都纷纷看向张良,留侯估计是有主意了?
只见张良沉思片刻,然后道:“刘盈,可能要劳苦你些许了,今夜回去將这些奏摺好好看看。”
“儘量和陆煊说一下当前的情况。”
张良然后转身看向刘邦,刘邦这么剎那间,明白了张良的用意。
刘盈倒是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何意,不过他並没有拒绝,反而是挺想看看这些奏摺的,看看能否学到些许的道理,他看向了刘邦,刘邦立刻言道:“今日確实是要辛苦你了,这些奏摺的內容好好看看。”
方才,刘邦並没有特意分类,不过由於今日奏摺的內容中,九成都是劝諫他杀死陆煊的,所以挑出来那些没有劝諫杀死陆煊的就好了。
很快厚厚的一奏摺就被挑选了出来,刘邦让侍卫抱著,陪刘盈一起离开。
看著刘盈离去,刘邦心绪复杂,同时也感到些许的气愤,这些大臣確实有些过分,正常哪有下午上奏摺的,可这些大臣却以『国家大事』为理由,强行上奏。
法不责眾,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
刘邦並不是一个愿意掀桌子的人,若是换做某位朱姓皇帝,可能一怒之下杀几个人震一下,可刘邦只能无奈的默默忍受,並没有发怒。
隨著刘盈离去。
刘邦看向张良,这才问道:“留侯这是想让陆煊知晓,群臣欲要致他於死地吧?”
张良点了点头。
“目前我朝內的部分大臣,在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和前因后果后,已经对陆煊有著深深的忌惮,他们担心陆煊说出某些不利的话,甚至发布一些触动他们利益的政策,所以他们在爭先恐后的想要杀死陆煊。”
“这件事情,必须要让陆煊知晓。”
“陆煊虽然说今日朝会上,死志很明显,但这么长时间他也冷静下来了,並且之后没有在自寻短见的想法,由此可以看出来目前陆煊並不想死了,但陆煊坚持不想见我们,这是真的。”
“我们也不能强行用著权势去见陆煊,这样反而会刺激到陆煊,让陆煊真的做出某些事情来。”
“所以现在想要让陆煊帮助我们,愿意继续透露出各种未来的信息,除了品德如君子般的太子外,还需要些外力,这外力就是朝廷上的大臣;要让陆煊知晓,目前汉朝中有不少大臣想要致陆煊於死地,这样陆煊会產生危机感,甚至愤怒,说到底陆煊就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已,怒髮衝冠这是会出现的情况,
一旦陆煊因为文武百官的諫言而震怒,或许就会產生报復的心理,想藉助我们的手,报復这些官员。”
“那么,我们就能从陆煊口中,获得各种未来的信息了。”
张良说完,刘邦並未立刻同意,反而担忧道:“这不行。”
“陆煊说过几个词,我记忆犹新。”
“他曾言,看待歷史和讲解歷史,要从可观、公正的角度来讲,不包含个人想法和对歷史人物的看法,如果说陆煊是为了报復官员,而给我们透露各种未来的歷史,那就证明这些歷史並不准確,朕想要的是未来汉朝真正发生的歷史,而非陆煊编造的。”
刘邦不可能因小失大,今日諫言的朝臣占据整个朝堂上的大臣九成之多,若是陆煊全部想报復的话,都说他们未来有罪、犯法,难道自己真的要相信?甚至要一个个触发?
“这个,倒是不难。”
张良想了想,道:“陆煊即使是真的要报復这些群臣,估计也会罗列他们的罪名,我们根据这些信息去调查,若是该大臣真的触犯了法律,那就杀死,而若是没有查找到臣子犯法的证据,那就不予相信。”
“陆煊若是言称,此臣未来將是奸侯,我等也並不立刻对该臣实行手段,而是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