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汉朝到罗马帝国有多远的距离?”
陆煊微微頜首,神色沉稳,不紧不慢地说道:
“这路途確实遥远。从大汉出发,需穿越茫茫戈壁,途经葱岭,再穿过中亚、西亚的诸多城邦和部落,才能抵达罗马帝国的边境。若以商队的行进速度,
快则数月,慢则可能要耗时一年多。”
“一路上,要歷经沙漠的酷热与缺水,翻越险峻的山脉,还要应对不同地区的复杂局势和各种未知的危险。”
刘盈听闻从汉朝到罗马竟需要足足一年的时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满脸震撼。他眉头紧锁,內心焦急方分,思索片刻后,急切地看向陆煊问道:
“这路途如此遥远,那到底怎么才能弄到白银啊?难不成要攻打罗马帝国吗?”
陆煊神色凝重,缓缓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
“殿下,当下汉朝攻打罗马帝国,实乃天方夜谭,绝无可能。”
“从路途来看,长达一年的行军路程,补给便是大难题。粮草需要源源不断地供应,可漫长的运输线极易遭受沿途部落的侵扰,一旦补给中断,军队便会陷入绝境。而且士兵们长途跋涉,歷经风霜,到达罗马时早已疲惫不堪,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论军事力量对比。罗马军团以其严密的战术和精良的装备闻名,他们擅长组成方阵作战,盾牌相连,长矛如林,防守时坚不可摧,进攻时也极具衝击力。
其重步兵装备厚重的鎧甲和短剑,近战能力极强;辅助部队中的骑兵和弓箭手,
也能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而我大汉军队虽擅长骑射,在与匈奴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骑兵作战经验,但面对罗马独特的军事体系,未必能轻易取胜。”
“从国內局势考虑,汉朝刚刚经歷战乱,百废待兴,百姓渴望休养生息。此时发动如此遥远的战爭,必然会加重百姓的赋税和劳役负担,引发国內动盪,这是得不偿失之举。”
“倘若真要模擬这场战爭,当我大汉军队歷经艰难抵达罗马边境时,罗马帝国必然早已得到消息,严阵以待。他们会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熟悉的地形和便捷的补给,以逸待劳。我军即便能勉强与之交战,也会陷入苦战,胜负难料。就算侥倖获胜,后续对罗马广领土的占领和统治,也將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战爭的泥潭,无法自拔。”
刘盈听得聚精会神,神色逐渐从急切转为凝重,他意识到获取白银之路,绝非攻打罗马这般简单。
“那.”
刘盈欲言又止,陆煊却明白对方的意思。
该如何从罗马帝国获得白银。
其实方法很简单。
丝绸之路。
这是陆煊想到的目前最適合汉朝的方法。
汉朝初期,匈奴势力强大,时常侵扰北方边境,给汉朝的国家安全和百姓生活带来了极大威胁。为了应对匈奴的威胁,汉武帝决定採取积极的外交和军事策略。
其中,联合西域各国共同对抗匈奴成为了重要的战略目標。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騫出使西域,希望能与大月氏建立联盟,夹击匈奴。虽然此次出使未能达成军事联盟的目的,但张騫却意外地发现了一条通往西方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闢奠定了基础。
而汉朝的初期,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拥有先进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手工业產品。而西方的罗马帝国、安息帝国等,对这些来自东方的奢侈品有著强烈的需求。丝绸以其柔软光滑的质地、绚丽多彩的图案,成为了罗马贵族竞相追捧的对象;瓷器的精美和实用性也让西方人为之著迷;茶叶则为西方人的生活增添了新的饮品选择。与此同时,西方的香料、珠宝、玻璃製品等也深受中原人的喜爱。
这种强烈的经济互补性,为丝绸之路的形成提供了內在动力。
剩余的其他內容陆煊並没有给刘盈讲,因为太杂了。
宏观角度看,地理条件的支持也是丝绸之路开闢便利的重要原因。
从地理上看,亚洲大陆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为丝绸之路的开闢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儘管沿途有沙漠、山脉等自然障碍,但也存在著一些天然的通道和绿洲。臂如,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它地势平坦,水源相对充足,便於商队的通行和补给。而西域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周围,分布看眾多绿洲,这些绿洲成为了商队在沙漠中停歇和交易的重要据点。
中亚地区的草原和山脉之间,也存在著一些可供通行的山口和道路,使得商队能够继续向西前行,抵达更远的地方。
西汉时期的开拓张騫出使西域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流逐渐增多。汉武帝在军事上击败匈奴后,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先后设立了河西四郡,也就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並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標誌著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