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同意一条鞭法
未央宫大殿,金砖铺地,雕樑画栋,本应庄严肃穆,此刻却被激烈的爭论搅得喧囂沸腾。支持与反对“一条鞭法”的两派大臣针锋相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空气中瀰漫著浓浓的火药味。
周苛满脸涨得犹如熟透的番茄,额头上青筋暴起,宛如一条条愤怒的小蛇。豆大的汗珠顺著他那涨红的鬢角滚滚滑落,打湿了衣领。他情绪激动到了极点,手指因愤怒而剧烈颤抖,好似秋风中的枯枝,直直地指向陆煊,声嘶力竭地吼道:“陆煊!你口口声声宣称这『一条鞭法”是拯救天下的良策,可你当真深思熟虑过吗?一旦推行,各地的税收如何確保如期收缴?现行的赋税制度虽说繁杂琐碎,可好列已经施行多年,各级官员早已烂熟於心,应对起来驾轻就熟。如今你却要贸然更改,这不是自乱阵脚,把大汉推向万劫不復的深渊吗?”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沙哑,在空旷的大殿中久久迴荡,带著不容置疑的坚决,引得保守派大臣们纷纷附和,一时之间,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陆煊神色镇定自若,眼神中透著坚定与自信,他不紧不慢地整理了一下衣袖,目光坦然地看著周苛,沉稳地回应道:“周大人,正因为现行赋税制度施行已久,各种弊端如同野草般肆意滋生,积重难返,才到了非改革不可的紧要关头。至於税收收缴问题,我们早已深思熟虑,成竹在胸。不妨先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郡县进行试点推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待时机成熟后,再有条不素地向全国推广。同时,朝廷会制定详尽且严格的执行规范,建立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机制,双管齐下,確保新税制能够顺利平稳地实施。”他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一颗定心丸,展现出对改革的十足信心。
这时,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身形僂,仿佛被岁月压弯了脊樑,
脸上满是岁月鐫刻的沧桑皱纹。他的声音因年迈而略显沙哑,带著几分无奈与深深的担忧:“陆先生,话虽如此,可改革谈何容易啊?这其中的艰难险阻、暗礁险滩,岂是你能轻易预料的?万一试点失败,百姓必將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到那时,朝廷的威严何在?大汉的根基又怎能不动摇?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他的话语中饱含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忧虑,如同重锤一般,敲打著眾人的心,引得不少保守派大臣纷纷点头,神色凝重。
陆煊微微躬身,態度谦逊而诚恳,语气真挚地说道:“大人,变革之路必然荆棘丛生,充满风险与挑战,但若是因为害怕失败就畏缩不前,固步自封,大汉又如何能实现长远的发展与进步?又怎能在这风云变幻的世间屹立不倒?我们已然做好了充分且细致的准备,试点期间,会安排最得力、最可靠的人手密切关注百姓的反应和税收情况,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即刻调整策略,灵活应对。而且,『一条鞭法”若能成功推行,百姓的负担得以减轻,生活逐渐富足安康,朝廷的威严不但不会受损,反而会如日中天,更加深入人心。”他的言辞恳切,情真意切,试图用真诚打动眾人。
支持“一条鞭法”的大臣们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其中一位年轻的大臣满脸涨红,激动地说道:“诸位想想,新税制简化流程,百姓无需再为各种繁杂税目奔波,有更多精力投入生產,这对农业发展是极大的促进啊!”另一位大臣也站起身来,挥舞著手臂,大声说道:“没错,商业发展也会迎来新契机,以银纳税会促进银钱流通,市场將更加繁荣!”他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列举著改革可能带来的种种好处,从促进经济繁荣到提升国家实力,从改善民生福祉到增强社会稳定,描绘出一幅令人憧憬的未来蓝图。
而保守派大臣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绞尽脑汁,不断拋出新的质疑。一位身形肥胖的大臣喘著粗气,大声质问道:“以银纳税,那些偏远地区的百姓,平日里连温饱都成问题,
上哪儿去找那么多银子?这不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吗?”另一位尖脸的大臣紧接著跳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官吏们真的能遵守新规,不再贪污腐败吗?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他们早已习惯了中饱私囊,怎么可能轻易改变?”
面对这些质疑,陆煊和陈平以及支持改革的大臣们耐心解答,从推行初期充许百姓用实物折银纳税的过渡措施,到建立专门的监察机构、制定严厉的惩处条例来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管理,一一详细阐述应对之策。陆煊更是引经据典,列举后世因改革而兴盛的例子,
试图说服眾人。
面对潮水般的质疑,陆煊和陈平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坚定,旋即有条不素地展开回应。
陆煊先开了口,声音平和却有力:“诸位担忧偏远地区百姓缺银纳税,这份顾虑合情合理。但请容我细细道来解决之法。初期推行,朝廷会出台明確政令,允许百姓以家中產出的粮食、亲手织就的布帛,按照公允的市价折抵银两纳税。同时,朝廷会加大对偏远地区商业的扶持,鼓励商人前去贸易,促进银钱流入,让百姓手中逐渐有银可用。”
这时,陈平接过话茬,神色沉稳,条理清晰地说道:“至於官吏贪污这一瘤疾,我们也有周全考量。新税制推行时,会设立独立的监察衙门,选拔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之士任职。这些监察官员直接对陛下负责,不受地方行政干涉,有权隨时彻查各地税收帐目。一旦发现官吏有贪污行径,不论官职大小、背景如何,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不但要追回赃款,还要施以重刑,以做效尤,让他们不敢、也不能再伸手。”
陆煊紧接看补充:“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定期对各地官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他们的升迁、俸禄紧密掛鉤。只有严格执行新税制、切实为百姓谋福社的官员,才能得到普升机会;而那些敷衍塞责、企图钻空子的官员,必將受到惩处。如此一来,便能激励官员们奉公守法,確保『一条鞭法”顺利实施。”
一位支持改革的大臣也站起身来,补充道:“我们还可在各地张榜公布税收明细,让百姓清楚知晓自己该缴多少税,接受民眾监督。百姓心中有数,官吏便不敢肆意妄为。”
大殿內短暂的寧静被打破,保守派大臣们很快回过神,继续展开激烈反驳。
周苛满脸涨红,情绪激动地再次站出来,双手在空中挥舞,大声叫:“你们说得轻巧!就算有折抵之法,可运输粮食、布帛的路途遥远,损耗谁来承担?偏远地区道路崎嶇,交通不便,百姓光是运送这些物资,就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这难道不是加重百姓负担吗?”
一位身形乾瘦的大臣也跟著附和:“设立监察衙门?说得容易!监察官员难道就不会腐败?谁来保证他们的廉洁?到时候,不过是多了一群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罢了!”
另一位年迈的大臣颤抖著声音说道:“张榜公布税收明细?百姓大多目不识丁,能看懂什么?这根本就是白费力气!”
面对保守派的再度发难,陆煊神色依旧镇定,不慌不忙地回应:“周大人,运输损耗问题,朝廷会统筹安排。在各地设立专门的物资收纳点,儘量缩短百姓的运输距离。同时,会徵调官船、官车协助运输,减少百姓负担。至於监察官员的廉洁问题,选拔时会慎之又慎,除了考察政绩,更会著重考量品德。並且,建立多重监督机制,不仅有上级监察,百姓也可举报,一旦查实监察官员有腐败行为,株连九族,以重刑威。”
陈平接著补充:“对於百姓目不识丁看不懂榜单的问题,我们会安排识字的乡绅、里正,为百姓解读。务必让每一位百姓都清楚了解税收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支持改革的大臣们也纷纷发声,试图说服保守派。支持改革的大臣们见状,纷纷挺身而出,他们深知,此刻是为大汉的未来发声的关键时刻,容不得半点退缩。
平日里沉默寡言、行事低调的太中大夫李佑,此刻像是变了一个人。他满脸涨得通红,犹如熟透的番茄,双手因为激动而紧紧拳,指节泛白。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
胸膛剧烈起伏,大声说道:“诸位大人,大家只一味盯著变革途中的艰难险阻,却对现行税制的沉积弊视而不见。看看如今的大汉,百姓在旧制的重压下苦不堪言,各地民怨沸腾,时常爆发小规模的骚乱。长此以往,我们的国本如何能够稳固?这『一条鞭法”,看似是一场变革,实则是拯救大汉於水火的关键之举。哪怕推行之路荆棘密布、充满坎坷,
为了大汉的千秋万代,为了天下百姓的福祉,也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大胆一试!”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带著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在空旷的大殿中迴荡。
治粟內史赵铭也快步出列,他神色恳切,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大臣,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家所担忧的种种问题,陆先生和陈丞相已然给出了周全且切实可行的对策。新税制一旦推行,商业必將迎来蓬勃发展的契机。商业繁荣,则百业兴盛,国家自然昌盛,百姓也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届时,这些看似棘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若我们一味墨守成规,抱著旧制度不放,大汉將错失难得的发展良机,再难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中奋勇前行,与兴盛繁荣失之交臂。”他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著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
年轻气盛的卫尉孙朗,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他剑眉倒竖,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大步跨出队列,声如洪钟般说道:“我常年驻守边疆,亲眼目睹了百姓的艰难困苦。在旧税制的盘剥下,边疆百姓不仅要时刻警惕外敌的入侵,承受著生命的威胁,还要背负著沉重的赋税,生活苦不堪言。『一条鞭法”若能顺利推行,百姓便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边疆得以安稳,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怎能因为害怕变革的风险,就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对国家的未来坐视不管?”他的言辞慷慨激昂,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这些支持改革的言论,如同一剂剂强心针,注入了陆煊和陈平的心中,让他们原本紧绷的神经稍感宽慰。然而,保守派大臣们依旧固执己见,不为所动。他们或是眉头紧锁,
满脸质疑,或是小声嘀咕,表达著不满。双方僵持不下,气氛愈发剑拔弩张,整个朝堂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硝烟所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所有人都明白,这场关乎大汉未来走向的激烈爭辩,即將迎来最终的裁决,而那个手握决定权的人,正是高坐龙椅之上,神色凝重、沉思不语的刘邦。
刘邦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从慷慨陈词的大臣们身上一一扫过,大殿內的爭论声逐渐平息,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著这位大汉天子的最终裁决。
良久,刘邦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身姿依旧挺拔,儘管歷经岁月沧桑与朝政的操劳,可周身那股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却丝毫不减。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带著审视天下的威严,开口道:“眾爱卿,今日这场爭论,让朕看到了诸位对大汉的拳拳之心。”他微微一顿,目光落在陆煊与陈平身上,“陆先生所言『一条鞭法”,虽为后世之法,却切中我大汉当下赋税之要害。朕思量再三,决意推行。”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支持改革的大臣们面露喜色,忍不住低声欢呼,太中大夫李佑激动得眼眶泛红,喃喃道:“大汉有救了!”治粟內史赵铭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汉繁荣昌盛的未来。卫尉孙朗更是兴奋地握紧了拳头,
大声说道:“陛下圣明!”
而保守派大臣们则面露惊,周苛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地,急切地说道:“陛下,此举太过冒险,还望陛下三思啊!”其他保守派大臣也纷纷跪地,恳请刘邦收回成命。
刘邦神色坚定,摆了摆手,说道:“朕意已决。改革虽有风险,但不改革,大汉的隱患更大。试行期间,若有问题,朕与诸位爱卿再共同商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