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卫青致仕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大汉,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都震惊了。
卫青啊,当今卫王,皇亲国戚,也是大汉的强盛立下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
堂堂名垂青史的人物,现在他的影响力丝毫不下於汉武帝。
民间甚至很多人都为他立了五神庙,以示敬畏,却不想说辞职就辞职了?
而且不只是卫青请辞,就连凿空西域同样声名远播的博望侯张騫,也一起告老还乡!
並且,陛下,还批准了!
大汉的天又要变了啊!
长安的集市上,平日里喧闹嘈杂的买卖声此刻被人们对卫青和张騫请辞的討论所取代。
一位卖布的老者,停下手中的活计,重重地嘆了口气,对身旁的顾客说道:“卫青丞相啊,那可是为咱大汉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匈奴进犯时,要不是他率军出征,保家卫国,咱们哪能过上这太平日子。如今他要走了,实在是可惜!”
顾客也连连点头,一脸惋惜:“
是啊,还有张騫大人,出使西域,给咱带来了那么多新奇玩意儿,让咱大汉的威名远扬。这两位大人一走,朝堂可怎么办哟。”
而在其他地方,很多年轻力壮的后生聚在一起,满脸愤慨。
其中一个小伙子挥舞著拳头说道:“这陈文锦和李向田,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肯定是他们在背后搞鬼,逼得卫青丞相和张騫大人辞官。咱可不能就这么看著,得为两位大人討个说法!”
眾人纷纷响应,叫嚷著要去官府请愿,抗议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的所作所为。
而在偏远的郡县,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为卫青和张騫祈福。
他们在空旷的场地上,摆上祭品,点燃香火,诚心叩拜,口中念念有词:“卫青丞相、张騫大人,感谢你们为咱老百姓做的一切,愿你们往后的日子平安顺遂。”
一位老妇人眼中含泪,说道:“这两位大人,心里装著咱老百姓,如今却要离开朝堂,老天真是不长眼吶!”
隨著民眾不满情绪的蔓延,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游行抗议。百姓们举著写有“还我卫青,还我张騫”“严惩奸佞,还朝堂清明”的牌子,走上街头。
他们的声音匯聚在一起,如汹涌的浪潮,表达著对陈文锦和李向田一党的公然反对,也传递著对卫青和张騫的深深不舍与感激。
而这些民间的反应,也如同星星之火,逐渐在大汉的土地上蔓延开来,对朝堂局势產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时的田千秋身体稍微恢復了一点,在府中处理一些简单公务,下人匆匆来报:
“大人,听闻卫青丞相和张騫大人已向陛下请辞,且陛下已然应允。”
田千秋手中的毛笔猛地一顿,墨汁在竹简上晕染开来,他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震惊与忧虑。
“此事当真?”
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著一丝不可置信。
他起身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
卫青,身为三朝元老,手握重兵,在朝堂上威望极高,多年来为大汉抵御外敌、稳固边疆,其功绩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