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推行內阁制度的第二日,大汉传媒旗下的各个报纸便通篇报导了新的政策。
《长安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醒目的大字刊出:“惊天变革!陛下推行內阁制,全新朝堂格局初现”。
报导中详细阐述了內阁制的架构与运行机制,著重提及刘据启用苏武为內阁首辅,霍光为次辅,魏相、徐卫、金傅和刘细君一同入阁的决定。
文中评价道:“陛下此举,实乃高瞻远瞩。新內阁匯聚各方英才,苏武出使匈奴,气节为世人敬仰;霍光精明干练,理政经验丰富;魏相沉稳,徐卫果敢,金傅忠诚。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刘细君郡主作为我大汉首位入朝理政的女子,入阁参政,打破了传统朝堂的壁垒,为我大汉女子树立了榜样,此举必將推动內阁制顺利施行,开启大汉盛世新篇章。”
《长安晚报》则以“朝堂革新,內阁起航”为题进行报导。
文章不仅解析了內阁制对大汉政务处理效率提升的潜在作用,还深入分析了各位內阁成员的优势。
在谈及刘细君时,这样写道:“刘细君公主饱读诗书,见识不凡,功绩卓著。虽为女子,却胸怀天下。其入阁之举,不仅是对女子才华的认可,更预示著我大汉女子將在朝堂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展现巾幗风采。”
而《大汉女子日报》更是以刘细君入阁为契机,大篇幅报导了这一事件。
“女子参政,朝堂焕新——刘细君郡主荣入內阁”的標题格外醒目。
报导中满是对刘细君的讚美与期许。
文中高呼:“今日,刘细君郡主迈出了歷史性的一步,这是我大汉女子的骄傲,相信在郡主的引领下,会有更多女子投身国家事务,巾幗不让鬚眉,共同推动大汉繁荣昌盛。”
消息一经传开,长安城內民眾议论纷纷。
在市井街头,眾人聚在一起,谈论著內阁制的变革。
一位老者捋著鬍鬚,感慨道:“这新內阁的人选,都是有真才实学的。苏武大人的气节,那是没得说,定能带领內阁做出一番大事业。只是,让女子入阁,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啊。”
旁边人接过话茬:“您可別小瞧了刘细君郡主,听说她学问极好,功绩颇丰,见识也广。女子参政,说不定能给朝堂带来不一样的思路,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呢。”
女眷们也不甘落后,在闺阁之中、庭院之內热议此事。
“刘细君郡主太了不起了,她能入朝理政,往后咱们女子也有了盼头。说不定以后,咱们也能为国家出份力。”
“这可是开天闢地头一回,往后咱们可得多读书,说不定哪天也能像郡主一样,施展自己的才华。”
一时间,长安城的女子们读书识字的热情高涨,都盼望著能有朝一日,像刘细君一样,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摩揭陀国的王宫內,鎏金烛台將殿內照得通亮。
汉武帝刘彻正手捧书卷研读,近看赫然便是《大汉天子理论思想总结》,正是之前董仲舒编纂的路局言行总结。
这时一名信使大汗淋漓,单膝跪地呈上密函。
刘彻放下竹简,展开密函,烛火闪烁间,他的脸色愈发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