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朱棣,朱元璋就陷入到了思考之中,他这些儿子,要是论起打仗,朱棡和朱棣肯定都是首屈一指的。当然,这是不算朱標的前提下,朱標这小子打仗的鬼点子太多了,不过还是以治国为主吧。朱棡身上的血性朱元璋倒是挺欣赏,但是这臭小子確实脾气差了点,也不太能忍。万一要是犯错,那可就是大错了。
至於朱棣么,作为最像朱元璋的儿子,他能屈能伸,张弛有度。这一点从后世他造反前夕也能看出一二。能在朱允炆派来的人眼皮子底下造兵器。更不惜自己跑进猪圈里装疯卖傻,確实也算能屈能伸了。而且他还经过徐达的亲手调教,確实称得上是一个完美人选。毕竟,朱棣可还是朱元璋自己的皇子。忠诚度方面还是要胜过其他武將的。
但是没想到,朱元璋还没说什么呢,徐达却摇了摇头。
“燕王朱棣,我確实觉得不是最佳人选。”
汤和听到他的话有些迷茫,常遇春更是直接开口。
“老徐,人家都是帮自己女婿说话,怎么到你这里反而踩起自己女婿来了?咱女婿也就是还要治国,要不然我都想保他上战场了,这小子打仗的鬼点子可不是一般的多,也真是文武双全,多少年都难遇的奇才。”
朱元璋看向徐达,他知道徐达一向老成持重,不会无缘无故说出这种话。
“没事,老徐,你说说你的顾虑。”
徐达慢慢地点了点头。
“最重要的,还是年轻啊!就像咱之前说的,这打仗可是要靠经验的。燕王虽然在北平也打过不少小型战役。可是那毕竟不是指挥几十万大军与敌人决战,怎么能相比?他还是有些年轻,我虽然將我的经验传授给她,但是毕竟不是他亲自经歷过的,还是差了些。咱大明现在和蒙古人的仗可还没打完呢,万一真有一个不慎,局面反转,被动的就是咱们大明了,所以这选人统兵之事,可得慎之又慎啊!”
常遇春直接不耐烦了。
“那你说怎么办?现在又没什么合適的人,汤和要回乡,你还要养伤。李文忠、邓愈都没了。沐英守著云南,身体也不算好。现在冯胜、傅友德倒是能撑一阵子,可是他们也老了啊,十年之后,咱大明岂不是无將可用了,到时候怎么办?咱们几个老傢伙从棺材里爬出来?”
常遇春一番话確实是话糙理不糙,虽说江山代有才人出,但是对於文武人才的培养,確实还是每个王朝的根本。文官方面,有了朱標改良的科举考试,人才也算是络绎不绝。只有武將,需要靠生与死来洗礼,方能成为一代名將,而且还要考虑忠诚度的问题。毕竟万一人家手下兵多了,自己也能打了,下属直接给他把龙袍披上怎么办?这种事情,歷史上也不是没有啊!所以朱元璋对武將的態度,真可谓是异常小心,既用著,也防著。
“其实我们都忘了,还有一个人也挺合適!”
汤和突然说道,朱元璋急忙询问。
“谁?”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您的大侄子,咱当初的洪都大都督,朱文正啊!”
朱元璋眼前一亮,这小子確实可以。当初洪都一战,直接打服了所有人。而且无论是年纪还是出身,都相当符合標准。却没想到徐达笑著摇了摇头。
“朱文正只能当个后备人选。毕竟他当年在洪都打的是守城战,虽然打得漂亮,但是守城战和戈壁攻防的差別还是太大,而且他也这么多年都没有再上战场了。”
常遇春看向朱元璋。
“大哥,那您后来怎么没让这小子挑大樑啊?跟我们去歷练歷练也好啊!”
朱元璋直接气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