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稟皇上,东瀛战场上,梁国公所向披靡,现已占据东瀛六分天下。足利义满一直在给我方来信求和,敢问皇上,是否要將其召回?”
朱標大手一挥。
“无需召回。朕给蓝玉两个月的时间,能打下来多少都是他的本事。足利义满那边先不用理他。东瀛人都是一样,只有彻底打疼了,打怕了,他们才能学会臣服,没有异心。足利义满不是很精通见风使舵么,那朕就要告诉他,见风使舵的后果是什么!”
“启稟皇上,魏国公徐辉祖所率领的大军,也在向高丽都城逼近。只是进展稍微慢些。魏国公来信,询问皇上的意见,是否要增添兵力,或者不惜一切代价前进?”
朱標站起身,背过手踱步。
“去信给徐辉祖,告诉他不需增兵,也不需著急。一切按照原定计划就是。重要的是,要给高丽压迫感,儘量减少双方的伤亡。朕知道,高丽国君也一直想要议和,但是诚意嘛,几乎完全没有。就这样接著打下去吧,等到大兵围城,高丽国君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臣遵旨!然后辽东和西域的战事相对顺利,无论是晋王还是辽王都打开了局面,打了几场大胜仗。但是粮餉一事迫在眉睫,当地的粮餉並不足以供应大军,所以晋王和辽王一直都没敢大举进攻。皇上,您看这事怎么办?”
“十万八万的大军確实不是当地能供养起的。没办法了,只能从就近处调粮了,这也是咱们的活儿啊!给晋王辽王去信,朕会筹措大军粮草,及早送到。列位臣工,今天就加个班吧,从各地调集多少粮草,走什么路线,都给朕规划出来,然后马上实行!”
“遵旨!”
朱標的军机处已经扩充了不少人了,但是因为四路大军同时作战,后方工作量仍旧巨大。几个月以来,军机处的眾臣们,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就没有休息的时间。连带著朱標的几个儿子都跟著加班。在朱標看来,儘早让他们接触这些军国大事是有好处的,不至於等他死了,这些儿子们就没什么作为了。只是可怜皇家的女眷妃嬪们,只能独守空房了。
就在眾人忙著调度的时候,信使慌忙来报。
“皇上!启稟皇上,大事不好了!”
“慌慌张张的,成什么样子,只要朕还在这,就没什么可慌张的,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信使掏出一份军报。
“启稟皇上?据边境探子来报,忽兰忽失温集结了大规模的蒙古军队,可能意图来犯大明。”
“大规模军队?现在的蒙古各部落应该没这个实力吧?”
“据探子所见,是许多部族联合,包括瓦剌部、阿鲁台部、韃靼部、以及兀良哈。气势汹汹,不容小覷啊!”
朱標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帮傢伙,朕这么长时间没搭理他们,都是给些封赏,希望跟他们打好关係。可是朕没想到,他们居然能摒除前嫌,联合在一起,倒是朕小看他们了,拿地图来!”
地图展开之后,朱標没有说话,而是把自己带入到蒙古军队的角色中去。毕竟换位思考,往往是了解对方意图最有效的方式。
“我若是蒙古大军的指挥者,那我肯定会走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一带,然后过大同和张家口。毕竟无论蒙古大军由谁来统领,目標都肯定是国都北平。但是也不排除他们另出奇兵,从榆木川一带绕过来,直取北平。”
想到这里,朱標突然哈哈大笑,在场眾人都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