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究竟是真是幻,你隨朕亲往辽东一行便知!玄龄,你留守长安,辅佐太子。懋功,朕命你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即刻於左右武卫中拣选万名精锐,作为先锋。”
“进达,你率军事学院眾学员赶赴幽州,徵募三千府兵,组建一支学员军,让天下人看看你们的所学成果!”
“想儿,论海战之能,无人能出市舶都督府水师与护卫之右,朕命你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统领登州、冀州等地府兵一万,併合市舶水师与登州水师,於一月之后,自海道直击高句丽……”
李世民的决断力非同凡响,他迅速採纳了李想的方略,决定水陆並进,发动一场闪电战,务求一举击溃高句丽,將辽东彻底纳入大唐的怀抱。
……
天子將御驾亲征!
这消息如风一般,根本无法禁绝。
不过一两日功夫,整个长安城都已尽人皆知。
儘管大唐子民皆自豪於国家的强盛,但前隋三次征伐失败的阴影笼罩在心头,不少人仍对此次出征忧心忡忡。
尤其是一些消息灵通之辈,得知此番出徵兵力竟不足十万,心中对胜利的期盼顿时凉了数分。
“国虽大,好战必亡!那李想,竟敢如此蛊惑陛下亲冒矢石,实乃国之奸佞,其心可诛!”
国子监內,孔颖达在详尽了解了此次出征的部署后,气得拍案怒骂。
“陛下此举,確有轻敌之嫌。仅凭这点兵马远赴辽东,纵然不至於战败,可高句丽城池皆依山傍水,坚固异常,早已受过隋朝大军的轮番考验,岂是轻易能攻下的?”
“届时敌军只需坚壁清野,我大唐王师便要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司马才章显然与孔颖达看法一致,对战局並不乐观。
至於李想所描绘的宏伟蓝图,他更是一个字也不信。
“陛下实在是太渴望一战功成了,殊不知兵需行王道,欲速则不达。”
房中仅有二人,说话自然也少了许多忌讳。
……
“王爷,各处炼铁作坊已连夜调整工序,未来一月將全力赶製一批新式强弩与箭矢,必能满足大军所需。”
王富贵收起了平日的隨和,神情肃穆地向李想匯报著各作坊的生產调度。
按制,唯有將作监下属官坊方可打造军械,但李想如今身兼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之职,只向李世民隨口一提,便得了特许,允许燕王府名下產业转產军资。
为求极致的生產效率,李想甚至不惜成本,下令所有弩箭皆用精钢锻造。
此举虽令耗费剧增,但產出速度也同样惊人。
在水力锻压机的轰鸣声中,一捆捆寒光闪闪的弩箭被迅速生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