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
他体內勾勒出五十九座『神祇之池』。
这让他神躯中的『神祇之池』达到了三百三十七座!
已经超过了晋升从五品神阶所需要的三百座『神祇之池』。
“晋升正六品神阶三个月。”
“就有了三百多座『神祇之池』。”
李越嘴角勾起。
不过晋升从五品神阶,他將不再是『郡城隍』。
而是『都城隍』。
一方人族国度之中,神阶最高的神祇。
执掌一方人族国度的一切。
此时——
他心中也多出了很多信息。
这些信息——
都是神祇之池超过三百座后才浮现在他心中。
也是神道法则传递给他的信息。
“大周帝朝的疆域,显然配不上『都城隍』之称。”
“原来——”
“神道神祇的“辖区”,是按照『天朝』標准。”
他心中恍然。
难怪——
他还是郡城隍之时,“辖区”面积就已经远超大周帝朝的疆域。
这『郡』不是帝朝之郡,而是天朝之郡。
天朝没有『府』。
『郡』之上就是『国』。
这是运朝的规则。
所以『郡城隍』之上,就是『都城隍』。
“既然为『都城隍』。”
“就要有国度,有都城,有郡城。”
“神道与运朝之道息息相关。”
“都城隍之下,可以不考虑运朝。”
“可要晋升都城隍,就必须立下国度。”
“而且是直接立下天朝。”
李越目光闪动。
他看向“神域”之外。
如今的四海郡城,占地並不小。
当初扩建之时,就是远超三百万人口常驻的巨大城池。
立下天朝,四海郡城自然为天朝都城。
除此之外——
还需要划分出三郡,才可以立下疆域最小的『天朝』。
当然——
等他晋升从五品神阶后,“辖区”扩张,自然就不再是疆域最小的『天朝』了。
“天朝……”
“既然立运朝,自然就该有天朝之主,代我治理万民。”
李越沉思著。
他是神祇。
运朝的一切百姓,都是他的信士。
上到天朝之主,下到贩夫走卒,全都要信奉他。
所以——
他的运朝,就必然是『政教合一』。
如今“辖区”中,地位最高者自然是他的庙祝李有鸣。
但李有鸣是庙祝。
庙祝代他行走人间,是他的代言人,不应该站在眾生之前。
所以——
李有鸣不適合成为天朝之主。
“李德阳为最初的李家村村长。”
“这些年,也是他一直负责政务。”
“那么天朝之主,就他吧。”
李越有了决定。
立下天朝之后,也有利於对信士的管理。
以后出去——
也不再是大周帝朝子民,而是天朝子民。
当然——
哪怕立下运朝。
李有鸣代他行走人间,依旧有最高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