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悄然笼罩大地,曹操拖著疲惫的身躯,直到天黑才缓缓回到城中。
他面色阴沉,神色间透著一抹难以掩饰的落寞。这一次分別,只怕日后再难有机会將关羽收归磨下了。
稍作休息后,郭嘉和荀攸二人一同求见。
荀攸率先打破沉默,拱手进言道:“明公,虽然眼下我们尚未掌握確凿无疑的证据但陈家暗中必定帮助了刘备。明公对陈家可是百般器重,予以厚待,然而他们却辜负了明公的信任。”
“此其一,其二,陈登在广陵自行其是,做什么从来不向明公请示,他屡屡招兵,扩充实力,他招惹孙策,可不是为了要为朝廷出力,而是要报私仇,谋陈家的私利!如此有野心又不肯听话的人,实乃一大隱患!”
荀攸言辞恳切,眼中透著一丝痛心疾首的意味,显然对陈家的行径极为不满。
郭嘉在一旁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地接著说道:“陈家在徐州乃是根基深厚的望族,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树大根深。明公之前正是充分考量到他们在本地的威望,期望能借其力稳固徐州局势,故而对他们礼遇有加。不仅封了陈做列侯,还让陈登执掌广陵太守一职,將一方军政大权託付於他,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可明公的善意,却並未换来陈家的忠心。”
“眼下,我们与袁绍的大战已是一触即发,局势危如累卵,若是再任由陈家这般自行其是,不受管束,日后恐怕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曹操静静听著,脸上的表情愈发阴沉。
且不说年事已高的陈,单论陈登,自己当初可是极为器重,完全放权,军政诸事一概由陈登自行裁断。
然而,陈家却心向刘备,野心日益膨胀,这让曹操如在喉。
虽说至今没有確凿证据,但刘备能那般轻而易举地夺取徐州,曹操早就起了疑心,怀疑陈家在背后出了力。
“奉孝,公达,你们有何建议,不妨直言相告。”曹操强压心头怒火,语气儘量平和地说道。
荀攸微微抬手,做了一个手势。
郭嘉却摇头,说道:“不可!毕竟我们没有真凭实据。陈家势力庞大,牵一髮而动全身,明公切莫忘了昔日边让之死引发的动盪。当下正值与袁绍对峙的关键时刻,必须慎之又慎!”
郭嘉略作停顿,继而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陈年事已高,暂且不必理会。只要设法让陈登离开广陵,陈家对我们的威胁,自然也就如冰雪消融,消失於无形。”
“就依奉孝之见!即刻调陈登离开广陵,前往东城任职,出任东城太守一职,让陈登的功曹陈矫暂代广陵太守之位。”曹操当机立断,迅速做出了决策。
郭嘉嘴角泛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东城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邑,严格来说,陈登此番调任,名义上虽是平级调动,实则地位与权势已不可同日而语。
想当年袁术招募鲁肃时,许的便是东城长,然而,为了照顾陈家的顏面,曹操这才封了陈登做东城太守。
表面上看,只是同级別的调动,可实际上,却等同於將陈登彻底打入了冷宫。
他在广陵多年的苦心经营,积累的深厚根基、广泛影响力,以及付出的心血,都將隨著这次调任,付诸东流,一切归零!
“东城如今算是吕布的地盘,而吕布与陈家素有仇怨,若是陈登当真有能耐,不妨就让他去稍稍压制一下吕布。倘若吕布一怒之下,直接將陈登给杀了,那也正合我们心意,
也算是帮我们解决了一个麻烦。”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狡点,进一步剖析著其中的利弊得失。
曹操点头,“好!马上派人给陈登传令,让他速速动身前往东城赴任!”
这一招可谓是一箭三雕,既不动声色地拿掉了陈登这个隱患,又顺势提拔了陈矫,还巧妙地在吕布身边埋下了一颗钉子。
毕竟,东城就在吕布的眼皮子底下,陈登此去,必然会引起吕布的警觉,双方衝突在所难免。
荀攸又问道:“明公,难道不打算在他赴任之前,召见一下陈登吗?”
曹操摆了摆手,“不必了,我对陈家,已然做到了仁至义尽,没必要再耗费心力去安抚。”
郭嘉点头表示赞同,他最欣赏曹操的便是这一点,该果断决绝之时,绝不拖泥带水。
想当初,为了拉拢陈登父子共同对付吕布,曹操的確对陈家不薄。
虽说后来吕布被成功赶走,可陈家却又背著曹操与刘备暗通款曲,实在是让人心寒。
此时选择不召见,远比召见更具威镊力,能让陈登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很不妙。
郭嘉缓缓说道:“明公此番直接调他去做东城太守,陈登又岂是愚笨之人,他必然能够猜到,自己的种种作为已然触怒了明公。”
“如今,他的父亲,他的族人,生死皆掌控在明公手中,陈登所能做的,唯有乖乖听命,诚心懺悔。倘若他还敢心怀异心,將会面临何种下场,他心里很清楚!”
註解:曹操打跑刘备后,马上就把陈登调离了广陵。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中记载:“太祖以登为广陵太守,后迁东城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