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干掉鞠义
荀或连忙摇头,態度坚决地反对:“不行,这么做不等於不打自招了吗?陈家必然以为我们是要控制他们,是要软禁他们,到时候,只会激化矛盾,適得其反。”
“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这么做,若是把陈家人继续留在徐州,这陈可未必会安分啊。而徐州的兵力本就不足,我是担心徐州会出乱子。一旦徐州有失,我们可就腹背受敌了。”郭嘉停下脚步,忧心怖怖地分析道。
郭嘉看重的是徐州的重要性,他是实用主义者,至於把陈家弄到许都控制起来,和徐州相比,並没有那么重要。
上一次没能把刘关张控制住,郭嘉就已经感到很后悔了,结果让刘备占了徐州,所以陈家人必须牢牢的控制在许都。
荀或也感到左右为难,眉头紧锁,一时陷入了沉思。
让陈家人来许都,明摆著就是要控制他们,可不让他们来,陈家在徐州的势力根深蒂固,太过庞大,万一闹出什么乱子,同样是个极大的不安定因素,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隨时可能会引爆。
郭嘉又说道:“袁曹大战一触即发,吕布究竟会做什么,我现在无法確定。一旦我们这边和袁绍陷入苦战,我很难相信,吕布会按兵不动。”
“你觉得他会再打徐州的主意?”荀或问道,眼中满是担忧。
“不好说啊,因为对那个刘贤,我对他了解並不多,此人行事诡异,不按常理出牌,
这就让事情变得无法预料了。他在淮南地区搅起的风云,咱们可都看在眼里,谁知道他下一步棋会怎么走。”
“可即便吕布真的会对徐州下手,陈也未必会助他啊,毕竟陈家和吕布是有仇怨的1
郭嘉看了荀或一眼,突然神色感慨,目光深邃:“永远都不要小看一个失去了儿子的老人,这种人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他一旦怀疑是曹公派人害了陈登,必然会报復的。
换做是我,我也会做点什么的!”
郭嘉精於算计,善於洞悉人心,他深知陈登的死对於陈的打击犹如天塌地陷,陈的威胁將会成倍地增加。
“董昭虽然很有能力,但他仓促坐镇徐州,既无根基,又没有多少兵马,恐怕他不是陈的对手。”郭嘉继续补充道,语气中透著几分担忧。
“我看这件事还是让曹公自己做主吧。”
荀或面露难色,把陈家弄到许都,他还真的下不了这个决心。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可一旦把陈家在徐州原地控制起来,也不行,註定会激化矛盾!
陈家作为徐州最大的豪族,弄不好会马上就惹出乱子,让局面彻底失控。
郭嘉摇了摇头,也有些发愁,“这件事不论我们怎么做,都会陷入被动,该死的山贼,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打了陈登的主意呢?”
想了想,郭嘉猛的停住了脚步,抬头看向荀或,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语出惊人:“你说,这件事该不会是刘贤做的吧?”
荀或苦笑,无奈地摇了摇头:“就算是刘贤做的,我们也没有任何的证据。”
郭嘉哼了一声,“是啊,还真是棘手!”
郭嘉不敢耽搁,马上给曹操写信,將事情的来龙去脉、利弊分析详尽地写在信中。
当天夜里,就派出了快马,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白马。曹操接到书信后,在营帐中来回步,也是愁眉不展。
这事儿根本无解,怎么应对,都会陷入被动!
把陈家继续留在徐州,曹操心里不踏实,徐州先后丟了好几次了,每一次都折腾得元气大伤,他可经不起再折腾了。
如今袁曹大战一触即发,他已经不能再分心他顾,实在没有精力去妥善处理徐州的问题。
最终,曹操咬了咬牙,下定了决心,回信道:让陈家马上迁往许都!
他是真的怕了,徐州反覆易手,刘备先后占了两次,吕布占了一次,如果再丟了,到时候就会有人在背后捅曹操的屁股,那可就真的大势已去了。
邮城!
这一日,鞠义正在屋中喝酒,门吏跑来稟报,说有人要求见。
鞠义哼了一声,“带到前厅,定是阿訥奉承之徒,想要在我这里攀附一些关係。”
放眼整个河北,谁在袁绍那里功劳最大,有人会说是田丰泪授,有人会说是顏良文丑,但在鞠义看来,属他的功劳最大。
不多时,门吏带来一个年轻人。
一见面,那人便拿出了一封信,恭恭敬敬的递了过去,“在下张虎,奉温侯之命,特意给將军送来一封书信。”
“你是吕布派来的?”鞠义不屑的哼了一声。
“不错,是刘都尉让我来的,书信也是刘都尉亲笔所写。”
“什么刘都尉?就算是吕布本人现在就站在我的面前,我也不把他放在眼里,別忘了,他当年可是灰溜溜的离开了冀州。”
鞠义又喝了一口酒,言语中满是不屑,他的確很狂,狂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但鞠义,也的確有狂的资格!
“我觉得你还是先看一看书信,再做打算。”张虎不卑不亢,再次说道。
鞠义打了一个酒隔,让僕人拿过了书信,隨意的打开了。
:久闻將军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冒味修书,实乃有感於將军之非凡功绩与当下危局,望將军多加珍重。
自董卓乱政、汉室倾颓以来,天下陷入无尽纷爭,四方豪杰並起,皆欲在这乱世之中成就霸业。
袁本初以名门之姿、雄踞冀州,他虽有逐鹿之资,然若无將军倾心辅佐、奋勇拼杀,
恐难有今日之局面。
昔日界桥大战,將军一战扬名,天下震惊。
公孙瓚仗著魔下“白马义从”纵横驰骋,其威名令各路诸侯胆寒,马蹄踏处,仿若奔雷,所过之处,烟尘蔽日。
而將军你,却毫无惧色,挺身而出,率八百精锐屹立阵前。
这八百壮土,皆身披重甲,手持强弩,面对包括白马义从在內的三万敌军,將军却稳如泰山,一战勇挫强敌。
將军以少胜多,大败公孙瓚,不仅让“白马义从”的神话破灭,更为袁绍扭转了局势,此战我虽没能亲见,但却依旧热血沸腾,钦佩將军的神勇表现。
初平三年,公孙瓚遣青州兵捲土重来。將军你再次肩负重任,毅然出征。
面对熟悉而又难缠的对手,將军再次击败了公孙瓚,將他打得丟盔弃甲,狼狐逃窜,
彻底粉碎了公孙瓚的反扑美梦,进一步巩固了袁绍的势力。
鞠义越看越喜,脸上露出了得意的表情,他自问,这些功绩,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得上。
建安三年,公孙瓚龟缩在易京,凭藉著坚固的城防工事负隅顽抗,將军再次身先土卒,带人掘土而进,充当先锋,为最终攻克易京、剿灭公孙瓚势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毫不夸张地说,袁绍能够打败公孙瓚,彻底占据冀青幽并之地,將军当居首功!
然而,功高震主,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因此折戟沉沙,匆匆殞命!
袁本初看似豁达,深负名望,实则心胸狭隘,毫无容人之量。如今將军威名远扬,战功赫赫,已然让袁绍寢食不安。
將军不要多疑,我对你並无恶意,而且我在袁绍身边安插了细作,已经得到了確凿的消息,很快袁绍就会对將军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