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协重获自由,第一次主持籍田,他的態度也非常认真。
不像在许都,那时候他只是镊於曹操的强迫,只得应付。
一大早,涌动的人流便如潮水般涌向城外西郊,男女老少爭相前去围观,孩童们嬉笑奔跑,將整个寿春西郊渲染得热闹非凡。
籍田又被称作启耕大礼,不仅是传统农事的开端,更是天子刘协重获自由后,首次以真正帝王之姿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重要时刻。
辰时三刻,日悬中天,金色的阳光洒在西郊空旷的田野上,为黑褐色的土地镀上一层光辉。
远处传来阵阵庄重的鼓乐声,八匹毛色纯一的骏马拉著鎏金雕龙的天子驾缓缓而来。
琴驾两侧,身著锦绣甲胃的羽林军步伐整齐,手中的长戟在阳光下闪烁著冷例的光芒,赵云跨马持枪,担任著此次护卫的统领。
百姓们瞬间安静下来,目光紧紧注视著那辆承载著天子威严的琴驾。
来到目的地,琴驾停稳,身著十二章纹袞服的刘协缓缓走下。他身姿挺拔,
眉目间褪去了往昔在许都时的怯懦与惶恐,取而代之的是略显威严的一张脸。
下车后,刘协的目光扫过聚集的百姓,看到的是一双双充满期待与敬仰的眼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
这里早已准备就绪,籍田大礼天子使用的並不是真正的耕犁,而是末(lei),籍田仅仅只是一种形式,代表著一年新的开始,代表著天子重视农耕。
耒说白了就是一个木叉子,就算弄的里胡哨,任谁看了,也只是在作秀,
走个过场罢了。
但一上来,刘协却先当眾介绍刘贤的发明。
曲辕犁的独特构造,登时吸引了眾人的自光。
刘协用手扶住犁柄,缓缓看向四周,提高了声音说道:“这是刘中郎费了数日的心血,发明出的曲辕犁,正好今日籍田大典,稍后朕会亲自试用,看看此物成效如何。”
荀或扭头看向刘贤,更感惊讶,想不到,刘贤除了算计人心,谋划布局之外,在农事方面,竟也有惊人的造诣。
搞发明创造,可不是隨隨便便,谁都能行的。
刘协深吸一口气,回想起在许都时,每次籍田都是曹操逼迫,自己不过是隨意应付几下,那不过是一场被操控的闹剧,毫无意义。
而如今,脚下是广无垠的田地,眼前是真心拥戴自己的臣僚和百姓,这一刻,他才真正感受到作为天子的责任与使命。
天子籍田,讲究“三推三反”,据说这个规制是融合了天文礼法和政治哲学而定下的精妙设计。
每一推,需要走正步九步,因为九在古人眼里是最大的数字,天子又被称为九五之尊。
每一个动作,都有对应的祝词。
第一推:天子面东执末,推至田中央,司礼官高呼:“敬天授时,祈年惟丰”,祝愿新的一年五穀丰登,农事兴旺。
一反:反就是返回,讲究先迈右脚,先踏“地户“位,“地户”这个位置专门有人提前测算出来的。祝词是“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土反其宅”:祈求土地保持稳定,不发生塌、滑坡或洪水冲毁农田等灾害,让土壤安守其位,適宜耕种。
“水归其壑”:意思是希望江河湖泊各归其道,不要发生洪水,祈盼没有水患。
二推:身子转向正南,目视太阳不眨眼,这里没有祝词,全场保持静默。
二反:身子左转三圈,开始播撒五穀,祝词是“昆虫毋作,草木归泽”,希望害虫不兴、杂草归位,保障农业生產顺利三推:闭气完成最后三步行进,然后敲击祝(zhu)敌(yu),这是两种古代的打击乐器。
三反:重新回到原位后,天子解下冠冕,向四方揖拜,祝词是“允厘百工,
庶绩咸熙”,意思是天子表明决心,要切实整顿官场和政务,使诸事顺遂有序,
百业兴盛发达。
籍田比较繁琐,天子带头之后,百官紧隨其后,等一切结束,刘协便迫不及待的重新来到了曲辕犁前,他的眼中闪烁著一丝兴奋和期待。
刘协稳稳握住耕犁,刘艾急忙凑了过来,非常有眼力劲儿,指挥人套好了耕牛,然后,刘艾便在前面牵牛。
刘协接过了鞭子,轻轻的挥舞了一下,示意耕牛前行,旁边的乐队顿时配合的响起了鼓乐声,刘艾赶忙牵著牛往前走去,耕牛踏在鬆软的土地上,发出沉稳的声响。
犁鏵破土,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跡,刘协隨著耕牛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著,刘协既感到有趣,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在眾人的注视下,他的眼神始终专注地盯著前方。
一开始大家只是看著,人群中不知是谁先高喊了一声“陛下万岁!”“天子万福!”紧跟著,受到了感染,其他人也纷纷进入进来,高声欢呼,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刘贤静静的站在一旁,一切尽收眼底,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陈宫的目光看向刘贤,登时明白了,那人群中一开始喊话的,说不定就是刘贤安排的。
“子山,天子亲自用真犁耕作,莫非是为了推广你所发明的曲辕犁?看起来效果还不错。”陈宫走过来说道。
刘贤摇了摇头,语重心长的说道:“公台,你看一看那些围观的百姓,看看大家的反应。”
陈宫环视四周,见百姓们都沉浸在其中,发自內心的欢呼庆贺。
刘贤解释道:“耕种这是事关天下万民的大事,我想让陛下真正的参与进来,让大家觉得,天子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而是真正关心农事、心繫百姓的君主!”
刘贤朝著刘协的背影看去,感慨的说道:“陛下肯纳良言,你没发现吗?他自己也很高兴这么做。”
陈宫点了点头,“不错,那耕犁翻出的泥土都把天子的衣服弄脏了,天子却浑然不觉,脸上一直带著笑容。”
等天子耕完了一圈后,依旧意犹未尽,又犁了两圈,刘艾自然是尽力的配合著,不敢有丝毫的抱怨。
三圈结束后,刘贤急忙迎了过去,说道:“陛下,臣觉得既然这是新发明,
且事关农作的便利,不妨找几个百姓,让他们现场试一试此物。”
“好,就依卿家!”
刘贤现场选出了四个人,分成两组,每一组两个人,一组使用曲辕犁,一组使用直辕犁,为了验证更真实的效果,两组出发的起点相同,每一组都使用两头差不多个头的耕牛。
天子和百官都在一旁观看,围观的百姓也都瞪大眼晴看著,因为这件事和他们每一个百姓都息息相关,好的耕犁,自然能够给大家的生活生產,带来极大的便利。
“开犁!”当一切就绪后,隨著刘贤一声令下,铜锣声骤然响起。
田垄两端,两边的人同时挥动鞭子,两组耕牛几乎同时发力。左边的直辕犁由两名精壮农夫操控,铁製犁鏵深深扎进板结的泥土,木辕在牛颈间摇晃看,耕犁开始前进。
但马上眾人就注意到,直辕犁发出哎呀的声音,看起来就显得笨拙,前进的速度也不快。
甚至走著走著,耕牛也跟著摇晃超了几下,让人把心都揪了起来,生怕牛突然会跌倒。
反观曲辕犁那边,牛稳健前行,后面的年轻人微微下压犁梢,犁鏵便如游鱼般滑进土壤。翻起的土块均匀地向两侧散开,形成一道整齐的犁沟,细碎的泥土在晨光中泛著湿润的光泽,隱约能看见蚯蚓在新翻的土层里扭动。
“快看!曲辕犁那边不仅耕的深,速度也真快啊!”
过了一会,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惊呼。百姓们纷纷伸长脖子,只见曲辕犁组的耕牛步伐轻盈,几乎没有出现停顿,扶犁者的腰背始终保持著自然弧度。
而直辕犁组的耕牛渐渐已经有些气喘,脖颈处都已经流汗了,驾犁的农夫不甘示弱,拼命的挥舞著鞭子,一次次抽在牛身上,刘协都心疼的皱起了眉头。
时间越久,曲辕犁和直辕犁的差距便越明显,刘协目光看向刘贤,由衷的称讚道:“卿家想不到在这农事上,也有如此惊人的表现,有了此物,今后百姓耕作,必能省时省力,更加得心应手。”
吕布、严象、陈宫、刘备等人纷纷把目光看向刘贤,眼中满是敬服,尤其是刘备,著实感到不可思议。
这刘贤莫非是神人不成?
要说行军打仗,出谋献策,他就已经够厉害了,平日里甚至都没怎么见他去田间地头,想不到,一出手,就带来了如此大的震撼。
刘贤看向天子,说道:“陛下,民以食为天,农乃国之本。只有重视农事,
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做到社稷安定,国富民安。”
“其实我们华夏的百姓,最为朴实,最为勤劳,他们的要求並不高,只求能吃得饱,穿得暖,便足矣!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有的时候都无法达成,这才会发生席捲天下的黄幣暴乱,虽然黄幣几乎已经平定,但请陛下务必牢记,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百姓的生活无以为继,连吃饭都成了问题,那么他们就会变成洪水猛兽。”
这番话,振聋发,让刘协登时陷入了沉默。
过了一会,他眼晴一亮,点头又重复了一遍,“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好啊!”
看看那些站在田间地头脸上洋溢看最憨厚笑容的百姓,他用力的点了点头,“卿家一番话,醍醐灌顶,朕定当牢记在心,让百姓今后安居乐业,不再忍飢挨饿。”
在这么多人的见证下,曲辕犁的妙用自然得到了眾人一致的认可,比试结束后,在刘贤的提议下,刘协又站出来,对周围高声喊话:“刘中郎所发明的曲辕犁,省时省力,甚至只需一头耕牛就能耕作,即日起,朕会命人加紧赶造此物,
爭取让更多人都能早些用上!”
“陛下万岁!”人群中顿时又响起一阵叫好声。
陈宫走过来,有些担心,“子山,此物的確很神奇,但是今日这么多人都见到了,相信很快,其他诸侯就会爭相效仿,难道你不担心吗?”
刘贤笑了笑,“怎么?你担心我会资敌吗?公台,天下的百姓,都是我大汉的子民,这种事何须遮掩,我盼著大家都能儘快的用上此物,这些年百姓的日子过的实在太苦了。”
陈宫看著刘贤,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最后冲他拱了拱手,“子山的胸怀,让我受教了,佩服!”
像马鞍、马证、马蹄铁,可以適当的隱藏一下,农具,刘贤压根就没有想过,哪怕能让大家的日子好过一点点,刘贤做梦也能笑醒。
等大典结束,回到宫里,见天子衣服都有些脏了,刘艾赶忙吆喝,要伺候天子沐浴更衣,刘协却摆了摆手,先径直去了书房,提笔蘸墨,在桌上写下了那句话,“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刘协一连又看了几遍,然后对跟进来的刘艾说:“把这幅字裱起来,朕要每天都能看到。”
“喏!陛下爱民如子,实乃我辈楷模,纵使尧舜復生,亦不能相比。”
刘协看了他一眼,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这种阿奉承的话,他並不是很喜欢。
当了十一年的傀儡,真心实意的为百姓做一些事情,这样的想法,刘协心里一直都有。
对刘贤了解的越多,越来越让刘协如遇知音,心情变的更加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