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低头沉默了片刻,额头渗出一层冷汗。他知道朱元璋的性子,若敢隱瞒,必定不会轻饶。权衡之下,他只能硬著头皮跪下如实稟告:“回皇上,殿下刚才確实在商议一件事……是关於与商人合作染布的事。”
“什么!”朱元璋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猛地拍了一下书案,声音中带著怒气,“太孙居然去做这种商人的低劣勾当?雄英,你胆子不小啊!”
朱雄英脸色微变,垂下头不敢多言,一时间书房內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朱元璋步步逼近朱雄英,语气更加严厉:“太孙乃是储君之孙,身系大明江山社稷,怎能去掺和这些商人的事情?这是自降身份!你可知罪?”
朱雄英抬头,咬了咬嘴唇,缓缓说道:“皇爷爷,孙儿不是有意忤逆,只是觉得,这件事若处理得当,对百姓,对朝廷,甚至对大明的威望,都会有好处。”
朱元璋冷笑一声,挥袖转身:“胡说八道!你不过是个九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好处?朝廷的根本在土地和赋税,岂是靠这些商人玩意儿能长久的?”
“爷爷息怒。”朱雄英看著朱元璋的背影,心中暗嘆,知道自己若不拿出更具说服力的理由,朱元璋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挥了挥手示意临川先行退下,待书房里只剩下他们祖孙二人时,才嘆了一口气,语气低沉却带著几分试探:“既然爷爷觉得无用,那这批紫色的好布,便也不必再问了。”
朱元璋闻言,眉头一皱,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他:“紫色布?什么紫色布?”
朱雄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语气缓缓道:“是孙儿之前让人染出的紫罗兰布。这布顏色鲜亮纯净,在市面上极为少见,京城的权贵夫人们一听到风声,已经抢著想要预定了。光是一尺布,最少就能卖到一千两。”
“一千两?”朱元璋猛地瞪大了眼睛,显然被这个数字震住了。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盯著朱雄英,语气不善却夹杂著几分难以掩饰的兴趣:“你说的可是真的?一尺布就能卖这么多?”
朱雄英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朱元璋会有这样的反应。他点点头,神色篤定:“绝无虚言。孙儿已经让染坊制出了一批样品,刘成那边也传了消息,说不少权贵夫人出价爭抢。这布料若能大批量生產,將来不仅能为民间百姓解决经济困难,还能充盈內府的银库。”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迟疑,眉头深深皱起,显然在权衡利弊。
他沉吟片刻,开口说道:“紫罗兰布的確罕见,西域的商人带来的也不过是寥寥几匹,每一尺都被人哄抢。可你说,这染坊竟能制出一批……这技术从何而来?”
朱元璋听完朱雄英的话后,眉头越皱越紧。他缓缓坐下,伸手一招,將朱雄英拉到跟前,目光凌厉:“一尺布一千两银子,你老实告诉朕,这其中你能得多少?”
朱雄英被拉得靠近了些,却並未显出慌乱。他低头沉思片刻,认真答道:“回皇爷爷,按照合作的分成,扣除成本和各项开支后,每尺布,孙儿大概能得五百两左右。”
“五百两?”朱元璋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像铜铃般大,语气中带著几分震惊,“这么说来,光是这一尺布,你就能拿到一半的利润?”
“是。”朱雄英点头,神色坦然,“紫罗兰布的稀有性决定了它的高利润,而我们所用的染料和工艺,完全不同於寻常染坊,因此可以牢牢占据市场。只要生產得足够稳定,利润绝对不会少。”
朱元璋沉默了,双手握在膝盖上,思索著什么。书房內一时间静得只听见烛火轻轻跳动的声音。
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锐利:“若真如你所说,一尺布能得五百两,那一年下来……你的收入能有多少?”
朱雄英听到这个问题,眼中掠过一丝笑意,但很快掩下,露出一副思考的模样。他掰著手指,像是在认真计算:“若按照一间染坊每月染出二百匹布计算,每匹布按五十尺来算,一个月的利润……少说也有几十万两。”
“几十万两?”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险些没坐稳,连连咳嗽两声。他一边拍著胸口,一边瞪著朱雄英,“你小子,是在誆朕?”
朱雄英摇头,正色道:“孙儿不敢欺瞒皇爷爷。这还是按一个染坊的產量来算,若是扩大规模,增加染坊数量,这个数目会更高。”
朱元璋怔住了。他活了大半辈子,经歷过兵荒马乱,也见过赋税万贯进帐,但朱雄英口中的“几十万两”还是让他心头震撼。想到大明年年徵税、修河工、养兵马所需的庞大开销,他忍不住喃喃自语:“几十万两……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银子啊。”
他目光转向朱雄英,再一次打量起这个年仅九岁的孙儿,眼中多了几分复杂。
“雄英,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朱元璋语气缓了几分,不像之前那般凌厉,而是带著些许探究,“朕看你不只是想著赚钱这么简单吧?”
朱雄英见皇爷爷的態度软化,心中鬆了一口气,抬头看著朱元璋,目光里透著一股沉稳和稚气並存的光芒:“皇爷爷,孙儿確实不只是为了钱。孙儿想著,大明开疆拓土,百姓需要富足。与其让商人垄断高价布料,不如由我们自己掌握这种工艺,既能增加民间財富,也能充盈国库,这对大明只有好处。”
朱元璋听了,脸上的怒意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若有所思的神情。他沉默了片刻,忽然长嘆了一声:“雄英啊雄英,你小小年纪,倒是想得比朕还远。”
“皇爷爷谬讚了。”朱雄英低头谦逊地说道,“孙儿只是觉得,作为太孙,应该为大明的未来多做些实事。”
朱元璋盯著他看了半晌,忽然哈哈大笑,脸上的严肃一扫而空:“好!既然你有这份心,朕便给你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