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卫家听著姜夏的这句话,下意识的看向了姜夏手里的东西,他在看见了姜夏手里的玉坠子之后,一怔,然后询问姜夏道。
“夏夏,这东西你哪儿来的?”
“爸,你先跟我说,你见过这个东西吗?”姜夏没有回答姜卫家的话,她了解自己爸爸的性子,她如果说这个东西是从姜老太那里要来的,姜卫家说不准立马就要想办法把东西送还给姜老太了。
这玉坠子看起来比那古董簪子和玉戒指值钱。
“没见过,我就是觉得这个款式看起来有些稀罕。”姜卫家听著姜夏的这句话,摇摇头,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这个玉坠子看起来有点莫名的熟悉感,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熟悉感是从哪里来的。
姜夏听著姜卫家的这句话没有再说,只是把这个玉坠子收了起来,准备洗一洗,隨身戴著,有机会探听这个东西是什么来头,她朝著里屋走去,去陪陪来城里的外公外婆。
姜卫家则是在跟姜夏说完话后,这才注意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多了不少的东西,新打的柜子,还有那柜子上摆著的东西。
“这些东西哪儿来的?”姜卫家好奇的询问。
“妈和长娣给的,说是咱们家准备跟陆家商量婚事,这些东西当嫁妆,给夏夏,不过这些东西也不算是他们主动给的,是咱们夏夏去要的。”苏月兰开口。
反正她觉得女儿说得对,这些年老二一家子占了他们家不知道多少好处,这都没法算,这一点东西他们本来就该给,而且给的太少了。
“这像什么话!妈跟长娣都是夏夏的长辈,哪儿有小辈向长辈要东西的,卫家的家底本来就不如我们家好,不帮衬他们就算了,我们怎么能要他们的东西?夏夏这也太不懂事了!”姜卫家听著苏月兰的话拧眉,明显是不太认同。
“不行,这些东西不能要,我这就把东西给送过去,然后让夏夏跟妈还有长娣道歉。”姜卫家开口,说著就要上前去把东西给搬过去还给姜老太。
“不行,道什么歉,夏夏没错!”苏月兰听著姜卫家的这句话,直接阻拦了姜卫家。
“妈是夏夏的亲奶奶,夏夏从出生到现在,老太太给过夏夏什么吗,没有,人家別的孩子从小到大不说奶奶会带,奶奶给做衣服,买好吃的,就说这逢年过节的零钱,那也给的不少。”苏月兰开口。
“可是你妈呢,从小都是冷眼瞧我们夏夏的,过节连一分钱的压岁钱都不捨得给我们夏夏,反倒是长娣家的两个孩子,每次过节,她就给他们两三块钱的红包压岁钱。”苏月兰越说这心中的不忿就越重。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那时候可是过年啊,那么多亲戚都在,夏夏跟长娣家的两个孩子站在一起,你妈就只给他们漏掉了夏夏,那时候夏夏年纪小,特別委屈的哭著来问我,我都不知道说什么。”
“还有冯长娣,她倒是给了夏夏红包,给的什么,给的一分钱的红包,然后你每年都给她家的两个孩子塞大红包,三四块钱的,这时候你怎么就没有觉得他们不能要,没脸要了?”苏月兰开口,气鼓鼓的看向姜卫家。
“你怎么又说这些陈芝麻烂穀子的事情,都过去了,那时候不是卫安他们两口子穷吗,妈也没钱,反正夏夏平时有我们给零钱,这压岁钱没有也没关係,可是红娇跟金宝两个孩子不一样,压岁钱就是零钱。”姜卫家听著苏月兰的话开口。
“只是几毛钱几块钱的小事情,月兰我们不能这么小气。”他不太明白,怎么最近自己的妻子跟吃了炸药桶似的,一点就炸,忽然將以前的事情给翻出来说。
“这根本就不是压岁钱的事情。”苏月兰听著姜卫家说的这句话,眼睛一红,陈芝麻烂穀子的事情,这些陈芝麻烂穀子的事情,都是她和女儿这些年受的委屈。
姜卫家人不坏,对媳妇孩子好,但是每次在面对自己家里人的事情上,总是会让自己的媳妇孩子退让,委屈自己和媳妇孩子,成全別人。
之前她忍也就忍了,可是现在女儿不想忍了,那她也不想忍了。
“反正这东西进了我们家,肯定是不能还回去的,你要是想还,你就自己买东西过去。”苏月兰开口,选择不再跟姜卫家多说,她看了一眼姜卫家。
“你自己想想吧,这些年你对姜老太好,你费尽心思討好她,她有对你好吗?说句难听的话,有时候我都觉得你像捡来的,姜卫安才像是她亲生的。”
苏月兰说完这些就让自己的弟弟苏月安过来,跟自己一起把东西给搬进屋子里头。
“姐夫,我姐说得对,你自己想想清楚。”苏月安上前搬著柜子,对著姜卫家开口,有些话他是不好开口的,说姜卫家是个坏人,那也不是,他就是愚孝,他对身边人也不坏,甚至可以说都很用心。
姜夏的学习从小都是姜卫家一手抓的,苏月兰工作忙起来根本没时间,也是姜卫家大多数时候照料女儿,还有他这个小舅子,也是姜卫家跟著一起操心,一手抓的,出钱帮衬,真心考虑他的前途。
可说他不好吧,也不好,在遇到姜家那些人的事情上,就又……
苏月安说完这番话,嘆气转身跟著苏月兰一起进了里屋里。
姜卫家听著苏月安和苏月兰的这些话,站在原地,拧著眉头,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看了一眼苏月兰离开的反应。
可……那毕竟是他的妈啊,生他的人,有斩不断的血缘在,他身为儿子,又怎么能不管自己的母亲。
姜卫家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转身又出了院子,先去供销社买了一些吃的东西,然后这才提著东西上了姜卫安家的门,准备给姜老太道歉,替姜夏今天的行为道歉。
咚咚咚……
姜卫家敲了敲门,门打开是姜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