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们被炸得魂都没了,谁还有心思打仗?“
“那帮文官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些军官当然不想继续战斗下去,大同社的上千门火炮,他们10个人就能分一门,这种火力轰炸的密度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根本就不是血肉之躯能抵挡。
宋伟抬手压下嘈杂,沉声道:“若诸位信得过宋某,我派人出城接洽。可以让大同社答应保证我等性命,每人还可携带少量私财。至于田地房产……“他苦笑一声,“就别想了。“
在场的军官们交换着眼色——他们大多知道宋伟曾被大同军俘虏又放归的经历。不信他,难道信那些满口忠义却无能误国的文官?
很快,帐内响起一片“愿随总兵“的应和声。
当晚,宋伟的使者就来到了大同社军营,表达了想投降的意愿,宋伟也知道大同社的底线,没有提太过分的要求,只求大同社保证他们人身安全,每人再可以带少量的私人财产。主将赵云飞答应下来。
翌日拂晓,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满目疮痍的泉州城头时,大同军的舰队已经完成了对城池的四面合围。
东、西、北三面,旗帜招展,刺刀如林,南面海湾中,战舰森然列阵,炮口幽深。
“轰——“随着一声号炮,泉州四门同时洞开!早已等候多时的大同军步兵如潮水般涌入,迅速控制了武库、粮仓、军营等要害。明军士兵按照约定,安静地集中在军营中,等待整编。
唯有泉州府衙,还维持着最后的倔强。
当十几个大同军士兵持枪冲入大堂时,史可法正襟危坐于公案之后,一身官服穿戴得一丝不苟,连帽冠都端端正正。看到黑洞洞的枪口,他反而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不许动!“领头的班长厉声喝道。
史可法缓缓起身,整了整衣冠,平静道:“带路吧。“
攻占泉州后,赵云飞已经留下吴亚雄部处理泉州善后,自己亲率主力舰队北上,剑指福州。
长江战线,松江水域。
有松江府士绅接应之后,大同军迅速渡过长江在松江府刘河堡建立了登陆点
这消息传到镇江,侯恂大惊,急令吴襄率长江水师主力拦截,却在松江水域遭遇赵胜舰队的致命伏击。
一场极其惨烈的水战爆发。双方参战船只超过五百艘,火炮上千门,江面上炮声震天,硝烟蔽日。
大同军凭借战船更大,更坚固,能够扛住更多的炮弹,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舰炮,在吴襄舰队进入有效射程前就给予重创。
双方战至黄昏,南明水师上百艘战船沉没,两万余人被俘,长江水师彻底崩溃,残存的明军战舰仓皇逃往镇江,再不敢出港迎战。
没了长江水师的阻碍,大同军第一、第二、第五师顺利渡过长江,屯兵镇海卫。侯恂得到长江水师战败的消息,长江防线全线告破,被逼无奈只能把大军集结在镇江,准备最后的背水一战。
八月二十二日,镇海卫。
一面面大同旗帜在秋风中猎猎作响,朱猛率领的江南义军终于与徐晨亲率的大同军主力胜利会师。
旷野上,两支大军相向而行,最终在震天的欢呼声中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元首!“朱猛这个铁打的汉子,见到徐晨的瞬间竟红了眼眶,“属下……属下没完成好任务,李秀才他……“
徐晨拍拍这位老部下的肩膀,温声道:“不怪你。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整个江南都让你搅得天翻地覆,你已经拼尽全力在救他了,接下来的任务交给我,我会把李岩给救出来。“
朱猛这才宽心了很多。
徐晨看向朱猛身后那些风尘仆仆却目光炯炯的义军首领们,“不给我介绍一下这些好汉?“
朱猛连忙引荐:“这位是钱国华,苏州豪杰!振臂一呼,聚起三万义军,还差点打到了金陵城下!“
钱国华有点尴尬,什么叫差点打下金陵城!他距离金陵上百里就被明军骑兵给击溃了。
徐晨上前握住钱国华粗糙的大手道:“世道不公,百姓苦久矣。钱兄能挺身而出,为苍生发声,正是天下所需之豪杰!若非有你等仁人志士前赴后继,那些士绅老爷们只会更加肆无忌惮,视百姓如牛马!“
钱国华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他不过是个粗人,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得到天下闻名的徐社长如此赞誉?
激动之下,只憋出一句:“元首过奖了!“但他脸上的笑容却是溢于言表。
朱猛继续介绍:“这位是乌龙会顾慎卿,这位是里社营明承祖,这位是削鼻班潘茂……“
徐晨与众人一一见礼,随后当众宣布:“诸位起义有功,大同社不会亏待。义军编为三个师六个旅,愿从军者按才录用;愿为官者,可入政务培训班;其余弟兄,每人发三十两遣散银,分田时优先考虑!“
这番安排,让义军首领们喜出望外——想当官的当官,想打仗的打仗,连普通士兵都有丰厚遣散费。徐元首果然如传言般慷慨!众人纷纷拜谢,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烟消云散。
徐晨望着眼前欢腾的景象,目光却越过人群,投向西北方的金陵城。那里,还有一位重要的同志等待救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