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金陵沦陷
大同十二年(1636年)八月二十五日,金陵城。
金陵城的暮色如血,秦淮河畔的垂柳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枝条,昔日的画舫歌船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几艘破旧的渔船孤零零地系在岸边。
城墙上征召过来的民夫,在南明军队的指挥,搬运着石块,刀剑等军事物资,守城的军官,也时不时瞭望着,镇江方向。
大同军在松江登陆的消息他们已经知道了,大同社元首徐晨带着4个师7万大军杀到了江南。
虽然现在侯恂手中也有10余万大军,但谁也没有信心能战胜大同军。没办法,这些年朝廷的军队面对大同军,战绩实在是太差了,就没有胜过一场,这实在是让他们很难对侯恂提起信心。
大明这个大树真的要倒了,他们这些依附在这个大树上的,未来的道路又在哪里?南明朝的文武官员,都对他们未来感到恐惧和迷茫。
守备徐祖德站在朝阳门的城楼上,手搭凉棚望向远方,现在整个金陵城就如惊弓之鸟,城门紧闭,日夜戒备。他已经在城墙上站了整整两个个时辰,双腿酸胀得像灌了铅。
“大人,您看那边!“身旁的亲兵突然指向东南方向。
徐祖德眯起眼睛,只见远处地平线上扬起一片尘土,隐约可见旌旗招展。他的心跳陡然加速,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
“所有人警戒!火枪队准备!“徐祖德高声下令,城墙上顿时一片忙乱。
新征召的民夫手忙脚乱地搬运石块和滚木,那些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脸色惨白,手中的长枪不住颤抖。
尘土越来越近,徐祖德终于看清了旗帜上的字样——那是大明的旗帜,而且是禁军的标志。他长舒一口气,但随即又皱起眉头:这支军队从何而来?为何事先没有接到通报?
“城下何人?“徐祖德高声喝问。
队伍中一骑飞奔而出,马上将领身披铁甲,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我乃参将秦邦琦,奉阁老之命剿灭句容县叛军,现凯旋归来,向朝廷复命!“
徐祖德定睛一看,果然是秦邦琦,秦家世代将门,先祖曾随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在军中颇有威望。他曾在一次宴会上与秦邦琦有过一面之缘,所以认得他。
“原来是秦家哥哥!“徐祖德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果然是勇武过人,这么快就平定了叛乱。“
秦邦琦在马上抱拳:“徐兄弟过奖了。我军连日征战,人困马乏,还请通报一声,容我等入城休整,补充粮草。“
“还请哥哥,稍等片刻,某去通报。”徐祖德立刻派亲兵前往内阁通报。他注意到秦邦琦身后确实押解着数百名衣衫褴褛的俘虏,队伍中也多有伤兵,看上去确实经历了一场恶战。
内阁值房内,文震孟正与几位大臣商议军务。自从大同军逼近的消息传来,文震孟和六部尚书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眼下的青黑愈发明显。
“报——“一名侍卫匆匆进来,“启禀阁老,秦参将已平定句容叛乱,现率军返回,请求入城休整。“
文震孟闻言,蜡黄的脸上终于浮现一丝血色:“好!好!总算是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虽然句容叛军战斗力不强,但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整个南直隶乡野已经血流成河,士绅不是逃到金陵城当中来,就是朝向江西,两广等地,躲避战乱。南明朝对直隶的统治可以说已经崩溃了,甚至已经影响到物资的调配了。
而且这次刀直接砍到了南明文武官员士绅的头上,这些人在恐惧之余,也觉得这仗不能继续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不要说家族的财富,就算是全家的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这段时间钱谦益异常活跃,联络了大量的文武官员,这些人形成了一股势力,说服文震孟不要杀了李信等大同社员。认为这是朝廷手中最大的谈判筹码。
这几乎得到了所有的人的认可,哪怕不能保证他们的土地和财,但保住命总是可以的吧。
现在南明朝根本没有多少底牌,李信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所以即便又过了一个多月,李信他们还是被关押着。
对文震孟来说,自从双方大战,朝廷就没有一个好消,到处都是战败的消息,朝廷被打的节节败退,现在终于小胜一战,这也算是好的开始,能鼓舞士气。
他转向一旁的郑三俊,“郑尚书,你看如何安排?“
郑三俊捋着胡须沉吟道:“按例外军不得入京,不如让他们在城外扎营,派兵部官员送去犒赏“
文震孟眉头紧皱道,“如今军心涣散,若再寒了将士们的心,这金陵城还守得住吗?秦家世代忠良,他带的又是禁军,不算外军。“
他想到崇祯二年,女真人入关,因为朝廷的这个政令,不知道伤了多少勤王之师的心,也不知道有多少勤王军队就是这样被女真人在城外消灭的。
现在的南明朝可不比当初的大明,实在没有多少本钱就这样消耗。
郑三俊想了想也觉得文震孟说的有道理,终于不再坚持。文震孟当即下令大开城门,迎接秦邦琦所部入城。
夕阳西沉,金陵城的城门在沉闷的吱呀声中缓缓开启。秦邦琦骑在马上,望着黑洞洞的城门甬道,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他回头看了眼身后的队伍——那一万余名“凯旋之师“中,所谓的“俘虏”,其实就是数百名大同军的精锐。
周磊,红娘子等人内心也一阵紧张,两个月了,终于可以再次进入金陵城了。
“入城!“秦邦琦一声令下,铁骑踏着整齐的步伐进入金陵城。他们被兵部的官员指引来到一处营房当中。
兵部的犒赏很快送到军营——几十坛劣质米酒,几头骨瘦嶙柴的猪羊和一些粮食。秦邦琦看着这些寒酸的赏赐,冷笑不已。这就是朝廷对待卖命将士的态度?难怪天下人心尽失。
夜深人静,秦邦琦秘密召集了几名心腹将领。他脱下铠甲,换上一身便服,悄无声息地溜出军营,来到城南一处不起眼的院子当中。
这是参将盛时仁的府邸,他也是福建出身,两人的家族在福建有上百年的交情。来到金陵之后,因为朝廷的打压,两人抱团取暖,交情更加深厚,可以说是情同手足。
秦邦琦找到盛时仁道:“兄弟,登上大同社的机会我给你找到了,兄长我已经投靠了大同军,打算攻占金陵城作为进阶的梯。”
盛时仁愕然,今天还听到消息秦邦琦打了一个大胜仗,剿灭了南方的叛军。弄了半天他是直接投降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