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厅宫会面后,夏允彝愈发谨言慎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大使馆旁的玻璃大棚建设上。
但很快伦敦市面上,又开始流传赛里面元首的各种传说和故事,什么战无不胜,屡屡以弱胜强战胜强敌。智慧和先知一样,遇到任何困难都能想出解决的办法。
赛里斯之所以如此强大,不是因为他们议会强大,而是他们元首强大,他的力量和智慧得到了上帝的祝福,才能百战百胜,成为赛里斯的元首,议会不过是元首皇冠上的点缀物。
夏允彝愕然的发现,这里很多故事与他说给查理一世听事迹很像,而这个谣言是谁放出来的,也是显而易见之事。
这样英雄史诗式的故事,反而更受英国百姓的欢迎,更容易流传,英国的吟唱诗人,已经开始改编赛里斯王的故事了。
但对于经历过明末党争的夏允彝,英伦岛上保皇党与议会派愈演愈烈的内斗毫无兴趣,只觉得这剧本似曾相识,甚至有些乏味。
比起那些权力争斗,他更关心眼前这片土地能否在隆冬时节产出绿意盎然的黄瓜、茄子、豆角、卷心菜和白萝卜,改善自己的伙食。
得益于沃里克伯爵资助的两千英镑,他几乎买空了伦敦市面上所有能寻到的平板玻璃。在老约翰和村民们热火朝天的劳作下,一座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水晶宫”在郊野拔地而起。
杰拉德赞叹道:“这可是真是一座奇观,比教堂更靓丽,更神圣。”
夏允彝翻白眼道:“这就是一座稍显昂贵的农业建筑,只要你们国家的玻璃价格下降,这样的建筑可以更多的。”
威尔金斯此时就像个农夫一样,一颗颗的把白菜,茄子等农作物的种子,埋在早已经翻好的土地当中,再用水壶浇上水,然后等在种子破土发芽,在冬天土地能种出蔬菜,让他充满了好奇心,他打算一步步的看,这片土地是如何变成一块蔬菜园?
杰拉德想了想道:“夏,这座蔬菜园真生产了,请你把这些蔬菜交给我来贩卖,我保证给你最高的价格。”
英国虽然没有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技术,但因为靠近地中海,会有不少的海商把地中海其他国家耐运输的蔬菜,运到英国来贩卖,当然这种蔬菜的价格极其高昂,价格从几先令到一英镑都有,几乎等同于等价的白银。
他完全能想象到如果这座水晶宫内满是蔬菜,这会是多大一笔财富?
夏允彝摇头道:“这种蔬菜园面积并不大,要保证大使馆的需求,剩下一半的利润要交给沃里克伯爵,难以对外贩卖。如果你想卖反季节蔬菜,我可以教你如何打造这样的玻璃大棚。”
杰拉德苦笑的摇头道:“这样一个玻璃大棚的造价是我全部财产的好几倍,我可打造不起。”
而后他感叹道:“你们赛里斯人真奢侈,贵族都享用不起的蔬菜,你们说吃就吃,虽然你说赛里斯已经没有贵族,但我却认为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派头。不用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但只要能用,哪怕再奢侈,对你们来说也只是一件普通的物品。”
威尔金斯忽然开口道:“夏,你富有而又慷慨,朴实不奢华,不乱交,比我们清教徒还清教徒,要不要加入我们新教?”
夏允彝摇头道:“我有自己的信仰,就是要建立大同世界,而且我也有自己的学派,所以抱歉了。”
威尔金斯满脸可惜的摇头。
大使馆附近的水晶宫很快成了伦敦一景,吸引了众多好奇的富商绅士乘坐马车前来围观。人们对赛里斯人宣称能在严寒冬季种植出新鲜蔬菜的说法普遍抱以怀疑和嘲笑,但夏允彝对此充耳不闻。
与此同时,英国的政局气氛越发的紧张了。因为战败,查理一世急需资金支付对苏格兰的战争赔款,想要筹集战争,就需要在英国加税。
而由约翰·皮姆、奥利弗·克伦威尔等人主导的议会反对派则强硬要求国王必须先重开议会,否则拒绝拨款。双方僵持不下。
平衡很快被打破。因筹集不到赔款,苏格兰起义军趁机南下,攻占了英格兰北部重镇纽卡斯尔,兵锋直指伦敦。
面临外敌压境的巨大压力,查理一世不得不再次向议会屈服求助。
然而,重开的议会已完全被反对派掌控。他们迅速通过了一系列旨在永久限制王权的法案:
《三年法案》规定议会必须至少每三年召开一次,且国王无权随意解散。
废除星室法庭等被视为国王推行专制统治的工具。
以及最致命的一击——要求处决国王的宠臣、爱尔兰总督斯特拉福德伯爵,议会指控他“企图以军队颠覆英格兰法律”。
查理一世起初试图庇护自己最得力的臣子,但约翰·皮姆去伦敦市区演讲,动员了上万名激愤的伦敦市民,持续包围白厅宫,高声请愿(暴动),要求处死“叛国者”。
惊恐万分的查理一世最终屈服,签署了斯特拉福德伯爵的死刑令,亲手背叛了自己最忠诚的仆人。这一举动极大地损害了国王的威望,也让议会派彻底看清了他的外强中干与软弱。
夏允彝冷眼旁观着这一切,这约翰·皮姆手段比当年东林党领袖左光斗等人手段狠辣,态度强硬多了。
而查理一世手段却远不如熹宗皇帝,如此出卖自己的心腹,以后英国国王必然会成为议会派的傀儡。斯特拉福伯爵,这成为了大英的袁崇焕,党争的牺牲品。
大同历十六年(公元1640年)12月11日。
对于远在伦敦的夏允彝、李定国等民朝人员而言,是一个如同节日般值得庆贺的日子。
一艘战舰护卫着五艘满载货物的商船,缓缓驶入了泰晤士河,停靠在伦敦码头。
战舰上的军官带来了他们长达半年的俸禄,送来了大使馆所有工作人员和护卫武官期盼已久的家书,以及一大批来自国内的书籍和全年的大同报。通过这些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夏允彝他们得以详细了解过去一年里民朝发生的种种变化。
然而支舰队的到来,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已沸腾的英国政治油锅,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几乎被财政逼疯的查理一世,在得知民朝商船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精铁等紧俏货物抵达后,仿佛看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救命稻草。
他立刻派遣自己的侄子鲁伯特亲王率兵“控制”了码头区域,名义上是维持秩序,实则封锁港口,禁止其他英国商人私下与民朝商队接触。
紧接着,查理一世通过财政大臣理查德·韦斯顿,紧急联系了与王室有来往的荷兰银行家,由荷兰银行家提供贷款给他,他用这笔贷款独家买下民朝船队的所有货物。
荷兰的银行家也是无利不起早之辈,查理一世的信用本已经到了垃圾级,根本不会有银行家会给一个即将成为傀儡的国王贷款的。
但也不知道是查理一世身边哪个卧龙凤雏想到一个绝世奇招,由荷兰的银行家来伦敦借钱给查理一世,而后查理一世购买下民朝海商船上所有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货物,再转卖给荷兰银行家,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了。
荷兰的银行间商议一阵,认为这是一笔无风险利润高的买卖。当即答应下来。
于是这趟奇特的交易就此完成,查理一世借钱购买民朝货物,他再转手卖给荷兰银行家,赚取了十几万英镑利润。
而荷兰银行家也不吃亏,他们吞下这笔货物,再提升几倍的价格卖给欧洲的贵族,能赚几十万的利润。
这笔买卖看上去双赢没有输家,但最大的输家就是伦敦的贸易商,他们还激动的等待着这笔泼天的富贵,结果转身荷兰的商队把东方的货物全部拉走。
当他们知道了查理一世与荷兰银行家之间的交易,整个英国的有产阶层,尤其是那些原本指望从中分一杯羹的伦敦商人、贸易商和乡绅的愤怒如同火山般爆发了!
他们被国王彻底排除在这桩利润丰厚的贸易之外,本该由英国商人赚取的利润,全部流入了国王和荷兰人的口袋。
“叛国!这是赤裸裸的叛国!”
“国王为了自己的钱袋,出卖了所有英国人的利益!”
“他与荷兰人勾结,劫掠了自己的国家!”
类似的指控瞬间传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国扩散。
查理一世本就岌岌可危的声誉彻底扫地,“叛国者”的帽子被牢牢扣在了他的头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