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479章 ,劳动改造与心得体会

第479章 ,劳动改造与心得体会

张献忠道“钢铁厂又怎么说,你看看那陈书生,为了一个钢铁厂,求元首求了两年,硬是没有办下来,反倒是你,还没说就在儋州修了一个钢铁厂。”

高大壮道:“那是因为儋州有高品质的铁矿,适合建钢铁厂。”

王二替大壮说话道:“这点我得替大壮说几句,橡胶园可不只是在儋州种植,云南也在种,甚至贵州,四川也在种,只是种不活而已,像贵州就有很多烟草园,甘蔗园,因为西南这些地方就适合发展这些产业。

儋州铁矿品质高达六成,炼制的成本低,炼出来一个钢铁质量高,这是老天赏饭吃,怎么能怪元首偏心,你也没把朝鲜的钢铁厂安置在南方。元首向来大公无私,布置产业一向是根据当地的特色来布置。”

张献忠想一想不得不承认,大壮真是运气好,老天爷赏饭吃,没办法度假。

众人一阵午休闲聊,到了下午1点,休息完了之后又顶着烈日继续收割。

就这样一直收割到了晚上,徐成把他们集中起来道:“今天我们一共收割了52亩麦田,我叫高勇把这些麦子,按照一亩一亩的脱粒,集中起来,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今天的收成如何?”

而后徐晨对着高勇道:“当着所有人的面,称这是麦子的重量,并且大声的说出来。”

高勇道:“遵命!”

而后他带着几个农场的工匠,用一根横木吊着一杆大秤,把已经装到麻袋里的麦子,一袋袋的秤重,并且大声汇报数字道:“162斤, 166斤,175斤~~~。”

高勇不断的说着数字,大致都是在160~170之间,有几个袋是是150和180的,但却连一个超过200的数字都没有。

数字报完所有人都一言不发,但徐晨却严厉道:“第一农场已经算是我大同社管理的好的农场了,用上南方来的鸟粪石,堆了土化肥,精耕细作,但老天爷不赏脸,我们做了十分的努力,一场干旱下来,却让我们只收获了1分的粮食,亩产只有一石上下。”

而后徐晨命令高磊拿过一迭报纸道:“看看你们上面写的是什么,三石,四石,五石,数字一个比一个高,越来越夸张,你们这是在比赛吹牛吗?”

徐晨把报纸丢到他们脚下。呵斥道:“丢人现眼,你们这是在全天下百姓面前丢人现眼。你们以为大家都不知道一亩田地能种出多少粮,只是因为你们位高权重,大家不敢戳破而已。”

“但这样的谎言却只能骗自己,却骗不了天下人。明朝的官员最擅长撒谎,明明天下大旱,但他们却睁着眼睛说瞎话,说天下丰收,明明整个关中已经流民遍地了,但他们却偏要说关中太平无事。”

“大旱之年继续征缴田赋,这些明朝的官员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害死了多少人,我们都是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现在你们也想变成胡廷宴这样的昏官不成。”

“这一个月你们都在这里,收割粮食,好好反省反省,每个星期给我一篇反省的体会。”说完徐晨离开这里。

王二等人看到徐晨走后松了口气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元首发这么大的脾气。”

高大壮道:“连胡廷宴都拿出来做例子了,看来元首这次是真生气了,老兄弟们做的也太过火了,大家要比政绩,那要凭真本事,搞这套弄虚作假就不怪元首生气了。”

张献忠却哀嚎道:“还有一个月时间,俺老张这一个月该怎么过,还要写心得体会,这不是当年贺虎成他们写的,简直是丢人现眼。”

高大壮拍了拍张献忠的肚子道:“只当是刮刮油了,仔细思考一下自己这些年,是不是过得太舒服了,还有没有想起我们的大同之治。

我以为这心得体会才是点睛之笔,这就像是海上的灯塔,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有没有偏离航向,忘记没忘记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加入大同社。”

王二钦佩道:“大壮兄弟的学问倒是日渐精深,能说出这么有道理的话,俺佩服。”

接下来的日子对张献忠等人,确是煎熬,睡在农场的八人工匠房,每天天不亮就去农场的田地收割,中午休息一个小时,下午接的收割到天河,循环往复。

不过熬过了最艰难的头三天,他们开始逐渐适应农场的生活。

他们才发财京城第一农场的条件真不差,有自己的戏院,平时农场的工匠会自己组织编排戏曲,晚上大家自娱自乐,农场内部有农场子弟小学,有图书馆,还有一个足球场,还有一个小型的市场,能满足日常的基本生活,可以说这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

这样一个费高昂的农场,却让农村上千的工匠生活的非常好,三餐能吃饱,日常还有肉。肉都是农场养殖场自家产,所以不用钱。

年底还能给农场的工匠30两左右的分红,这已经不比长安城的工匠工钱差多少,但他们自给自足,分红的钱确实属于他们小家庭的,夫妻两人一年就能攒下60两银子,这生活品质比明朝时期的小地主都要高。

高大壮感叹道:“要是全天下都像第一农场,大同世界应该就降临了。”

贺六摇头道:“短时间内很难做到,种地也是有技术要求的,维持这样一个农场,都不说其中的投入,就是各项技术普通农户也做不来。要不然我大同社成立了那么多农场,但大部分人也只是勉强能吃饱肚子。

不过这已经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了。当年俺在卫所,能吃饱饭的时间屈指可数。”

张献忠他们一路参观的农场,他更是想着,农场有哪些制度能用在朝鲜国。

但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件让他们惊愕的事情,第一农场居然有10亩玻璃大棚,只是玻璃已经拆下了,但钢铁骨架还在。

有玻璃大棚他们不惊讶,这些年金城附近这样的大棚为数不少,但10亩土地的大棚他们的确是第一次见到,毕竟玻璃的价格也不低,一亩大棚的建设成本就是几百两银子,这10亩大棚的建设成本就是两三千两,这对一个农场来说可不是一笔小钱。

张献忠饶有兴趣询问高勇道:“用玻璃做大棚能赚钱?”

高勇自豪道:“说日进斗金那是夸张,但说是日进斗银却也不差,现在天气太热,还没装玻璃,但等过几日就要翻耕土地,种下萝卜,豆角,黄瓜,茄子等蔬菜,等到了10月中下旬,就要开始装玻璃,11月的时候天气寒冷,就是大棚蔬菜上市的季节,萝卜,豆角,黄瓜他们的价格就没有低于一百文的,一亩地一个冬季的产值就是上百两,这10亩大棚一年就是上千两的产值,你说赚不赚钱。”

张献忠道:“朝鲜有半年时间都是在冰天雪地当中,更加需要蔬菜,要是我在朝鲜也弄个玻璃大棚,那只怕比京城还要赚钱。”

贺六翻白眼道:“白痴,京城有天下的富商云集,还有西域,大漠,南洋,天竺,波斯,欧罗巴的富商,只有他们才吃得起上百文钱的蔬菜,普通人还是在地窖里屯白菜,你把玻璃大棚搬到朝鲜去,几个人吃得起。”

张献忠想了想道:“那我就建个小点的,俺老张自己用也行。”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红楼:朕贵为天子,开后宫怎么了 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超品炼丹师:从照顾师姐开始炼丹 模拟:身化烈焰后,青梅后悔终生 我成为权臣死遁后,皇上黑化了 斩神:开局执掌命运,加入假面 女尊:没有龙王命,偏有龙王病 庆余年之范家嫡长子 重生42血染逃荒路 大学生创业,这不是有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