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金融市场受到财政困境的影响,投资者对政府的信心下降,债券的发行变得困难,利率上升。
银行系统也面临挑战。由于战争的不确定性,许多人担心银行的安全性,纷纷提取存款,导致银行资金紧张。
一些小型银行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战争期间,货币的铸造和流通也出现问题。为了满足财政需求,政府可能会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导致货币贬值。
同时,由于市场混乱,货币的流通速度减慢,人们更倾向于储存实物而非货币,进一步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
战争导致社会秩序不稳定,伦敦的市场出现混乱局面。物价波动剧烈,由于商品供应不稳定,一些生活必需品如粮食、日用品等价格大幅上涨,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投机倒把和囤积居奇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
而这些市民之所以在伦敦外的市场排队,因为这里已经是他们唯一能以较低廉的价格,获取食物的地方。
东方的云彩微微发红,一支庞大的队伍缓慢的从迷雾当中走出来。
“来了,来了,他们来了。”这些排队的市民们激动。
很快就有十几辆马车,来到了这些摊位前,而后把马车里面,早上烤好的面包摆出来,一时间面包的香气遍布整个市场。
伙计大声道:“两便士一个黑面包,每人只能买两个。”
和另一个伙计,手里拿着一个木棍,这站在排队的人一旁道:“把队伍排好,不允许插队,不允许重新返回来,敢多拿面包的,打死勿论。”
“给我来两个黑面包。”排在前面妇女把4个便士递过去,接过两个黑面包,站在外面的伙计,就拿着一种彩色的粉笔,在她手上画了一笔。
这是一种专门的颜料,短时间内是很难擦干净的,也是为了防止拿了面包的人又折返过来。
就这样买面包的队伍,快速的缩短,无数伦敦的市民,买完面包或是在这里吃,或是直接带回家。
如果他们在离开市场之前,都会来到杰拉德身边,对他躬身行礼表示感谢道:“杰拉德先生,要不是您的平价面包,我们活不过这个冬季,您是伦敦的良心。”
杰拉德听到这赞扬只能苦笑了,他所谓的伦敦良心也只能做这么多。
虽然他的农场已经开垦出了1000多亩的土地,而且他学习赛里斯的《农经》扫荡了伦敦城的农家肥,粮食的收成并不算太差。
但这点粮食显然是不可能满足整个伦敦市民的需求,他还是靠着夏允彝联络大同社其他大使馆,想办法购买了一批小麦,才能勉强维持现在平价黑面包的发放,但他也快支撑不住了,想到这里杰拉德抓紧了自己写的《谷物法案》。
他和夏允彝交流时,得知赛里斯也曾经发生过严重的干旱,半个国家都遭受干旱,而且一连干旱了十几年,当时赛里斯的元首制定了粮票制度,规定了每个人每天的口粮,保证了赛里斯几千万人度过了这场危机。
杰拉德如获至宝,要是学习赛里斯人,能把谷物的价格压下来,英国就不用饿死这么多人。
与此同时,有一些离开的市民,看向市场的东南角,吸了几口空气中的香气,里面的肉香,让所有的市民都感到一阵痴迷,狠狠的深吸了几口气责骂道:“那些肮脏的小崽子居然能吃肉面包,简直是在浪费上帝赐给这世间食物。”
市场东南角,一大群雾都的孤儿,带着一种好奇且惶恐的内心看着这里,四周的香味让他们痴迷。
他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这里,听说这里有廉价的黑面包,还有好心的赛里斯人,发放免费的肉面包给他们这些孤儿。
一般情况下,这些有社会经验的雾都孤儿,是不会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
在伦敦城当中,任何对他们友好的事情,那都是一个个陷阱,只要踩进去,他们的下场都不会好。
但赛里斯人却是一个例外,哪怕是他们这些孤儿也知道,赛里斯人,人傻,钱多,还大方,关键是他们很善良,就像神话中的天使一样,所以他们才敢跑到伦敦城外。
老约翰慈祥道:“来,先到这水盆来洗手,吃东西之前先洗手,这样才不容易生病,洗干净了再去排队。”
这些孤儿很听话,一个个把手洗干净,而且去排队,李定国笑呵呵的看着这些小萝卜道:“来一人两个包子,拿了之后,到那边桌子上坐着,不吃完不允许离开。”
这些小孩也很听话,拿了包子,就按照他指的一个矮桌那边坐过去,还有一些孤儿,根本不听,拿了包子就往外面跑。
但李定国对这样的事情早有准备,他的这个是摊位是半封闭的,只有一个出口。
而出口那里小约翰早带着人堵在那里了,他凶神恶煞道:“吃完了才许离开,敢现在走,我就把你吃了。”
这些雾都孤儿差点被吓哭了,一个个只能委屈的,返回市集,坐在桌子上,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的这些所谓的肉面包,里面的汤汁都不愿意放过,吸的干干净净,然后再开吃起来。
肉面包的味道是这些语言贫瘠的雾都孤儿难以形容,每个人都觉得这是他们人生当中吃到的最好美味。
李定国看到这幕也只能叹口气,走到几个比较瘦弱的小孩身边,摸了摸他们的头,又给他们递了一个包子。
这场景让他回忆起自己小时候,那个时候他跟着父母逃荒,天天忍饥挨饿,父母已经在商议要卖掉他,当时恐惧的情绪占据了他的内心。
但他从未怪过自己的父母,因为他知道父母是想让他活下去。万幸他们一家人碰到了元首,全家人的命运才得到改变。
李定国看着昏暗的伦敦城,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怒火道:“这个世道到处都是大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