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人情卖不出!(7.2k)
“领导,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事告诉周教授?”年轻工程师压低了声音,不解地问道,
“现象是我们发现的,我们到时候向上面申请立项,找个相关专业组进行合作,不也是一样吗?我们自己的项目,找外人来,到时候功劳分出去不说,万一他们研究的方向跟我们不一样,最后反而耽误了事。”
王工停下脚步,转过身,看著这个年轻人。他知道,年轻人的想法,在科研界很普遍,大家都希望把成果在自己手里,把功劳牢牢地扣在自己的头上。
“小韩,你说的没错。”王工的语气,充满了耐心,“但你忽略了几个关键点。”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发现的这个现象,它不属於我们的专业领域。”
王工指了指头顶的电磁弹射装置:“我们是搞机械的,是搞工程的,我们的强项,在於如何將一个理论,变成一个实物。”
“但这个零重力现象,它涉及到电磁场、量子物理,甚至还有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领域,如果我们自己去研究,那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
“我们向上面申请立项,可以。但你知道,科研项目,从申请到立项,再到找到合適的团队,
这需要多长时间吗?等到我们找到了,说不定人家都自己发现这个现象了。”
王工顿了顿,继续说道:“周教授不一样,他的团队,在高能雷射脉衝领域,是世界顶尖的,
他们本身就在研究电磁场,而且他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
“找他们合作,我们能少走多少弯路?能节省多少时间?”
“还有,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王工的声音变得更加深沉:“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科研机构,都想研究电磁弹射,但为什么,
只有我们成功了?因为我们有了周教授团队的帮助,也因为上面对我们有绝对的信任。”
“周教授呢?他不是一般的科学家,他是国家的战略科学家,他的项目,都是国家级的,我们把这个现象告诉他,也算是卖他一个人情。”
“如果告诉其他人,万一他们研究出了什么不该研究的东西,或者把这个秘密泄露了出去,那后果,我们承担不起,但周教授不一样,他的项目,都是国家最高级別的保密项目。”
“和这种人合作,你肯定放心。”
“得了,你先去忙你的,今天的事,不要对任何人说,我去找卫总。”
王工瞩咐完后,径直走回了他的办公室。
“卫总,刚才说的零重力的事,周教授那边怎么说?”见到卫宏后,王工客套了几句后,就直奔了主题。
“王工,你真以为,这事周教授事先不知道?”
王工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完了,他的人情卖不出了!
“您说什么?周教授早就知道?”王工震惊地问道。
“没错。”
卫宏点了点头:“其实,在你们电磁弹射项目立项之初,周教授就向我提过这个可能性。”
“他认为,你们的电磁弹射,在达到一定功率后,可能会在垂直方向上,產生一种强大的电磁脉衝场,从而抵消物体所受到的重力。”
“那—那他为什么一直没说?”王工感到不解,“他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难道是想考验我们?”
卫宏无语地笑了笑,说:“说什么呢,周教授是那种恶趣味的人吗?”
“因为他有他自己的考量。”
卫宏解释道:“当时,我们电磁弹射项目还在起步阶段,他担心,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个现象,
会分心去研究它,从而影响电磁弹射项目的进度。”
“他希望,我们能专注於电磁弹射本身,把核心技术先掌握住。”
王工听明白了,周宇可能认为他们只能单线程操作。
虽然被人这么认为有些不爽,但谁让对方是个天才,他们之间的差距,估计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那卫总,现在这个技术—”
“周教授那边有安排,你就別管了。”
“那我们实验的数据,我这边整理好,给周教授发过去。”
王工十分上道,知道现在他如果想卖周宇人情,那就是把实验数据都整理好,不让周宇亲自来问就行了。
“嗯。”
卫宏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这么做,周教授会很高兴的。”
王工出去后立刻召集了团队的核心成员。
“你们把我们最近所有的实验数据,全都整理一遍。”
王工的语气,充满了兴奋:“特別是关於『零重力”现象的数据,一定要整理得清清楚楚。”
“我们要做一个最详细的报告,把我们发现这个现象的过程,我们对它的分析,以及周教授的解释,全都写进去。”
团队成员们都有些不解,他们不知道王工为什么要这么做。
“领导,这是—“
一个工程师刚想问,就被王工打断了。
“別问。”
王工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是上面要的,我们只负责把数据整理好,剩下的自会有人处理。”
团队成员们都愣住了,但他们看到王工严肃的表情,也都不再多问,他们知道,王工这么做,
一定有他的道理。
王工看著团队成员们,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虽说这次的事没有按照他想像中发展,但他好互也算帮上了忙。
而这份信任,也必將为他们,为国家,带来更大的回报。
在他们忙的时候,陈涛等人在分析狗大户送过来的核心模块和数据。
这里包含三部分,一部分是再生水利用技术,一部分是工业水循环技术,还有一部分则是海水淡化技术。
陈涛目前专注的,主要是前两部分。
他注意到一个关键点,分步结晶技术。
所谓分步结晶,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不同盐类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差异,通过精確控制冷却或蒸发过程,將水中溶解的杂质分阶段地以晶体形式分离出来。
这在工业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中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让企业在处理废水的同时,回收有价值的矿物或盐类,变废为宝。
然而,麦克洛特公司的这份数据,却完全顛覆了陈涛的认知。
他调出数据,对比了处理前后的水质成分。数据显示,系统在处理含有多种盐分的废水时,竟然能实现近乎百分之百的纯度分离。
举个例子,一份含有氯化钠、硫酸钙和碳酸氢钠的工业废水,按照传统的工艺,在冷却过程中,这三种盐会混合结晶,形成杂乱无章的晶体混合物。
但麦克洛特公司的数据显示,他们的系统可以先完美地析出纯净的硫酸钙晶体,然后將剩余的液体进行下一步处理,再析出纯净的碳酸氢钠晶体,最后再处理剩下的氯化钠。
整个过程,没有一丝杂质。
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陈涛知道,结晶过程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温度、压力、溶液浓度,以及最重要的晶核的形成。
不同种类的盐分子,在溶液中会相互影响,相互竞爭。
想要让它们在结晶时各就各位,只形成自己想要的晶体,而不掺杂任何杂质,其难度不亚於让一群人在一个拥挤的广场上,按照各自的血型,分別站成整齐的方队。
陈涛感到一阵头疼。他反覆检查了数据,排除了传感器故障的可能性。他还调出了能耗数据,
试图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找到线索。
通常来说,分步结晶是一个耗能巨大的过程,但麦克洛特公司的数据显示,在那些完美的结晶节点,能耗曲线却出现了异常的、高频的脉衝,而且总能耗比预期的要低得多。
他感到一阵挫败。他在这份数据面前,耗费了整整三天,却没有丝毫进展。
他就像一个站在迷宫中央的人,明明看到了出口,却无论如何都走不出去。
陈涛嘆了口气,打开了电脑上的一个软体,一个可爱的绿色小苔蘚出现在了屏幕上,它的两个小眼睛眨巴眨巴,看起来非常灵动。
这就是外界想要见识的最强人工智慧,小苔蘚。
【陈工,有什么可以帮您的?】
小苔蘚的声音一如既往的甜美。
“我正在分析一份水处理系统的数据。”
陈涛將屏幕上的数据分享给了小苔蘚:“他们的分步结晶技术,可以实现百分之百的纯度分离,这怎么可能?按照正常的化学原理,这根本不科学!”
几秒钟后,小苔蘚的声音响了起来:【陈工,您是不是把水当成了水?】
“这不是废话吗?”陈涛哭笑不得,“水不就是水吗?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您是不是把水当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喝能洗澡的那个水?】
【您有没有想过,水在一些极端条件下,会变得不像水?】
陈涛一愣,他想到了超临界流体。但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超临界流体需要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形成,这需要巨大的能量,而且维持这个状態本身就耗能。
而麦克洛特公司的数据显示,他们的总能耗反而很低,
这说不通。
【陈工,您刚才不是说,他们的数据中,有异常的、高频的脉衝吗?】
小苔蘚继续提示道。
【那些脉衝,並不是在注入能量,而是在改变水的形態。】
陈涛的心臟,猛地跳了一下。
他想到了一个概念,一个他在教科书上看到过,但从未在实际应用中见过的概念。
“你是说他们把水加热到有点疯了?”陈涛有点不敢相信地说。
【没错!】
【他们很聪明的利用了超临界水的特性!】
听见小苔蘚夸对方,陈涛莫名有些不爽。
不过这確实也是事实。
【当它就进入了超临界状態。在这个状態下,水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它变成了一种独特的流体。】
【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介电常数会急剧下降,这使得它对极性物质,比如盐的溶解能力,会变得非常非常差!】
【这就像,你在一个聚会上,突然把所有人都赶走了,只留下一个特定的舞伴。】
小苔蘚试图学著人类老师的样子,用简单的例子让陈涛听懂。
【当水进入超临界状態时,它会立刻拋弃所有溶解在其中的盐离子,这些盐离子,会瞬间从溶液中析出,变成纯净的晶体!】
陈涛的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他想到了那些完美的分步结晶数据。
他明白了,麦克洛特公司並不是在和晶核的形成做斗爭,而是在直接跳过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