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好奴才!
漫天飘雪,张灯结彩的紫禁城中,满清最后一位实权皇帝咸丰是以极度阴鬱的心情迈入咸丰元年(1851年)的春节。
养心殿的东暖阁,咸丰面沉如铁、神情阴鬱、目不转睛地盯著写著几个名字的屏风,仿佛置身於人间喜庆之外。
咸丰寄以厚望的两位南国文武疆吏年底先后殞命粤西。
咸丰为剿灭粤西上帝会会匪与天地会会匪精心挑选的三驾马车已去其二。
硕果仅存的一驾马车,还是三驾马车中最次的一驾。
年前,痛心疾首的咸丰为林则徐追赠了太子太傅衔、諡文忠。
忠者,危身奉上曰忠,险不辞难曰忠。
为张必禄加太子太保,諡武壮。
壮者,胜敌克乱曰壮!死於原野曰壮!
比起后来同样获諡文忠的周天爵,获諡武壮的乌兰泰、胜保之流。
此二人的文忠、武壮諡號名副其实,含金量很足。
朝廷糜餉五百万,不仅未能將上帝会会匪消灭於萌芽之中,上帝会会匪反而愈剿愈强,甚至有北上东进外溢出广西的趋势。
咸丰心急如焚。
广东虽为天子南库,光是粤海关每年就能为大清国库输送一百五十万两以上的关税税银。
可岭南地区毕竟未触及大清之根本,咸丰不怕上帝会教匪进入广东。
咸丰怕的是上帝会教匪北窜入湘,继而外溢荼毒两湖两江。
两湖两江乃大清国財赋重地,不容有失。
教匪若荼毒两湖两江,必將动摇朝廷根基。
咸丰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是他刚刚登基不满一年,前朝的旧臣无能的无能,老迈的老迈。
新朝年富力强的疆吏还未来得及发掘培植。
不知何人有能力接过林则徐的重任。
咸丰思量数日,仍旧未得佳选。
拿掉周天爵的“暂署”二字,让周天爵就地接任钦差大臣?
此举方便归方便,周天爵也是前朝重臣,名气资歷都够担任钦差大臣。
只是周天爵的名气来自清流口中所谓爱民如子,嫉恶如仇,不怕得罪人,敢於直言的道德品质,並不来自於才干。
周天爵性格过於直来直去,过於怪异。
这样的人適合当諫臣言官,不適合当疆吏。
当了快一年的皇帝,咸丰逐渐有了自己的用人心得,不再凡事都垂询他老师杜受田的意见。
办公地点也由原来熟悉的上书房转移至养心殿。
遗憾的是大清的境况並没有因他鼓起勇气走出舒適圈,因他的励精图治之心好转,中兴的愿景依旧遥不可及。
“天地会会匪渐平,上帝会教匪却愈剿愈烈,林文忠公临终前曾泣血陈奏,教匪有外溢出广西的苗头,教匪实乃我大清心腹大患。二位爱卿可有督剿上帝会教匪的钦臣良选举荐?”咸丰微微抬头,看向站在他面前的杜受田、穆章阿。
“臣举荐前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
“奴才举荐文华殿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
杜受田和穆章阿,一个举荐李星沅,一个举荐赛尚阿。
李星沅和赛尚阿,也是这些天咸丰重点考虑的钦差大臣人选。
赛尚阿作为军机大臣常在上书房行走,赛尚阿有几斤几两,咸丰心里有底。
儘管咸丰希望任命更值得信任的旗人,可他脑子还是清醒的。
咸丰不认为林则徐都未能速平的上帝会教匪赛尚阿有能力荡平。
要是有堪用的旗人,更值得信任的旗人自然是他的首选,奈何堪用的旗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杜受田和穆章阿正要爭执一番,早有预料的咸丰抬手止住了他们,凝思良久,咸丰这才缓缓开口:“二位爱卿勿要爭执,朕自有主见,李星沅是湘人,又系前朝得力疆吏,目下他又正好在湖南探亲,南下就职也方便。粤西军情如火,就让李星沅南下粤西赴任,主持会剿教匪之大局。”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也是道光朝的封疆大吏。
思来想去,眼下赋閒的诸疆吏中,若说谁最適合去广西督剿上帝会教匪,非李星沅莫属。
咸丰起用李星沅的目的十分明晰。
林则徐临终前给咸丰上的最后一道摺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上帝会教匪非寻常流匪,组织严密,狡悍难灭,出潯州府后有北上桂林,经由湘桂走廊进入湖南的势头,他希望李星沅能担负起保卫桑梓之责。
湖南天地会匪首李沅发虽已梟首。
但湘南地区仍有天地会余孽残党活动。
据林则徐所奏,若是广西的上帝会会匪同湘南地区的天地会残匪合流,力量得到壮大,届时情况將变得更加棘手,更加难以堵剿。
广西的地形支离破碎,又相对封闭,尚可藉助地利之便堵防,事半功倍。若上帝会教匪入湖南,可是能够由湘江直通长江,轻鬆地进犯两湖两江。
李星沅和林则徐二人之间犹如云泥一般的差距咸丰自是心知肚明。
对於李星沅,咸丰不奢望李星沅能像林则徐一样,將上帝会教匪防堵於两山一府之地。
更没指望李星沅能速速剿灭上帝会教匪。
李星沅能把上帝会教匪的活动范围控制在广西,徐徐图之,咸丰就很满意了。
至於上帝会教匪流窜广西会把广西搅得天翻地覆,民不聊生,咸丰並不在乎。
若两湖两江是大清的躯干臟腑,僻处南疆边陲,一省岁入还不及开埠之前粤海关关税的广西连四肢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是脚趾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