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不像北王
在左军士卒的护送之下,左宗棠一行人自衡阳城乘舟溯流而上,前往左军的大本营零陵。
左宗棠等人原以为衡州府的短毛军是短毛军的门面,故而看著十分精悍。
不想永州府境內的左军各营旗帜更为鲜明,士卒精神更为饱满,器械亦更为精良。
左宗棠不知道的是,彭刚攻打衡阳是抱著练兵的目的,罗大纲带到衡州府的兵马,暂编营居多,老营偏少。
左军的多数老营,尤其是精锐老营,多在永州府境內。
因此永州府境內的左军精神风貌,自然要比衡州府的左军要好上一些。
船只离开湘江,进入湘江支流瀟水,距离永州府府城零陵只剩下了十里上下的水程,零陵城已然在望。
泛舟瀟水之上,吹著凉意习习的江风,左宗棠顿觉身心舒畅。
左军各营伍秩序井然,分工协作有序,纪律严明,威武雄壮,能练出此等强军的人,確实是个人物,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就是不知道,比起练兵打仗的本事和嘴上的本事,彭刚此人在舆地学上的造诣到底如何。
思及於此,他不禁有些期待即將到来的会面。
同行的郭崑燾觉得船舱內有些太闷,也走到甲板上通气吹风。
“这一路所见所闻,仲毅有何感想?”左宗棠偏头看向郭崑燾,问道。
“湖湘士子仅根据只言片语的传闻对短毛军做出的论断,確实有失之偏颇之嫌。”一路从湘阴来到零陵,郭崑燾对太平军,至少是左军的印象已有所改观,勉强承认了此前他们对左军的印象有失公允,却仍旧嘴硬道。
“可那又如何?桂林长沙未克,无论是长毛还是短毛,不还是没拿下一座大城?”
“仲毅,浅薄啦。”左宗棠抬手指了指瀟水之上或是悬掛北王旗,或是悬掛彭字旗的各色船只,若有所思地说道。
“永州府、衡州府的漕船並其他船只,尽归短毛所有。湘江之上所走的这些船,有几艘不是短毛的?
长沙重兵云集,短毛或许仓促难克。可长沙往下的省垣,防务做的可没长沙好。
短毛有这么多船,大可不打长沙,顺江而下,打武昌、南昌、安庆、乃至江寧,仲毅还认为长毛连一座省垣都拿不下吗?”
左宗棠早年进京赶考走的漕运水道,长江两岸的大城市,他大多去过。
这些地方的八旗绿营什么鸟样,左宗棠心里有数。
赛尚阿集结重兵於长沙,连湖北的兵勇都调。
一旦短毛不打长沙,绕过长沙奔袭兵力空虚的武昌,长沙的官军,撵都撵不上,武昌存亡难料。
“怎么会?朝廷的长江水营难道都是吃素的?”郭崑燾心头一紧,觉得左宗棠说的在理。
当初粤西教匪没打下桂林,也没有死啃桂林,说明粤西教匪首领还是懂得变通的,並不拘於一城。
短毛船多,行军转移不难,左宗棠设想的这种情况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
只是郭崑燾仍旧对长江水营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难道短毛的水营就是吃素的了?”左宗棠摇了摇头,反问道。
“短毛在衡阳的水营,仲毅也曾见过,想必心里也已有论断了吧?”
郭崑燾无言以对。
短毛的水营或许不如镇守东南海疆的广东水师,福建水师这两支水师朝廷的水师劲旅。
但和长江的绿营水营这种內河水师相比,还真不差。
两人说著说著,不知不觉间,船只已行至零陵城瀟湘门外的码头。
对於左宗棠,彭刚还是相当重视的。
亲自来到瀟湘门外的码头相迎。
此举不仅是为了左宗棠一人,更是为了潜在有可能投效左军的湖南士人。
如若在湖南士子中名望正隆,眼界很高,避世不出的左宗棠都能被彭刚收入囊中。
必然会对湖南士人集团造成极大的心理衝击。
左宗棠留有存世照片,彭刚也见过左宗棠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