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的脑子还是比较活络的。
杨秀清不让石达开发兵打武昌,可没说不让石达开对武昌进行侦察,攻打武昌周围的城池,阻截袭扰周边试图增援武昌的清军兵勇。
根据近日翼殿尖兵对武昌的侦察,偌大一个武昌,仅有两三千守军,连一半城垛都填不满。
对於打下武昌,彭刚还是很有信心的。
彭刚心意已决,黄秉弦不再多言,告退离开,带著参谋们整理参谋部的文件装箱,抬运上船。
几十万人的在长沙城清军的眼皮子底下坐船转移,肯定是瞒不过长沙城內的几十万双眼睛。
此时长沙城內的清军官兵尚处於南墙被爆破,水陆洲失守的恐惧之中,所有的心思都扑在坚守城垣上。
面对太平军的撤围,各提镇的清军也是只顾自己的防区。
太平军船队大摇大摆地北上,提督总兵们只当是没看见,无人主动提出出城阻截太平军。
生怕提出这个建议,本部兵马被派遣出城执行阻截太平军的任务。
就连钦差大臣赛尚阿也自欺欺人地认为:粤西教匪生长炎荒,畏寒喜暖,將来仍必回窜,断不北行。仍旧稳坐长沙城,不动如山。
当然,长沙城內的清军兵勇之中,亦有勇者。
有鑑於太平军撤围桂林之时,桂林守军曾主动出城追击仓撤围的太平军,並取得了不俗战果的成功经验。
江忠源、刘长佑非常心动。
两人认为可以趁著太平军撤围,狠狠薅上太平军一把,以挽回顏面,向京师奏捷表功。
只是楚勇人少,单独出城追歼撤围的太平军恐难以成事。
很想进步的江忠源、刘长佑便前往巡抚衙门游说骆秉章、赛尚阿。
希望骆秉章、赛尚阿能派出一部兵马,和楚勇一同出城追歼“败退”之敌,並以桂林的成功经验举例。
骆秉章、赛尚阿听了也很心动。
踌躇片刻,觉得可以冒险派出几千兵勇一试。
反正即使失利,长沙城还有十来万兵勇,不会有什么闪失,要是成了,那可就是大功一件。
赛尚阿喊来他的心腹爱將,陕西西安镇总兵福诚,附耳对福诚低声交代了几句,让福诚带四千陕西绿营兵和团练隨楚勇縋城而出,追歼“狼狈逃窜”的教匪。
福诚心领神会,组织了四千陕西兵勇隨江忠源、刘长佑的三千楚勇从南墙縋城而出,试图奔袭击太平军在长沙城以南的南大营。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太平军吸取了桂林撤围时的惨痛教训。
这次长沙撤围,太平军各殿都准备得十分充分。
先行撤围长沙北上的太平军营伍,都是老弱妇孺和牌尾。
各殿正军牌面,则是在等老弱妇孺以及牌尾成功撤走之后再撤。
故而长沙城外的太平军人数虽然大为减少,可还没走的全都是精锐牌面。
获悉长沙城內的清军从南墙縋城而出,正往南大营而来。
尚在南大营的杨秀清、冯云山等人决定將计就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