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始知五浊
他这是第一次施展戏傀神术法,看起来威力着实不错,能把这位声名赫赫的玄门弟子都如此轻松制服。
此术的众多戏傀皆来自他平日里以白骨雕刻的一个个骨雕,当白无相以怨灵珠催动大术时,这些不过巴掌大小的骨雕就会幻化成或丈许高的威猛戏傀,或貌美魅惑的戏女,或是各种诸多人相。
此术最厉害的不是这些戏傀,而是以心神勾连众傀形成犹如阵法节点一般的存在,然后借助天地之力以阵势压人,镇压诸法。
入阵之人便会被压制法力,如一个寻常凡人被诸傀镇杀。
只要白无相舍得足够多的怨力,甚至可以将元真境界的高人都压制到化元境。
他取出宝鉴,望着其中封印的一道紫雷,以及自己的一点魔神之念。
这紫雷毫无疑问是来自元真境界之上的高人神通,只因为自己在探查萧千离元神时触碰了某些尘封的记忆,便遭到了这等天雷顷刻加身。
看来萧千离身上必然有大隐秘,这种感觉在白无相第一次遇见她时便有感觉。
毕竟,道魔双修的人,白无相还是第一次见到。
萧千离此女记忆中全家上下皆被妖魔所杀,只留下她与一个弟弟侥幸活了下来。二人求仙问道的路途中,其弟弟也被人拐走不知所踪。
后来她十二岁时拜入三清山,被萧景之真人收入座下,传授玄门心法。
至于体内的魔身,根据她记忆中萧景之所言,是因她杀心太重产生的心魔。
她所修行的功法,也是整个三清山都无第二人修炼的秘法,名为《玄魔真诀》,也是七百年前三清山一位坠入魔道的高人所创。
萧千里修行至今已有一甲子岁月,魔身早已是元真境界,但她自身的境界却不知为何停留在大化元境十年不曾突破元真。
说起修行,白无相盗取了这四位玄门弟子的记忆后,也算是清晰了不少。
元真境之下,万物生灵各有其道境界,但只要修得元真,便超脱了凡俗肉骨,即便失去肉身也能元神独活。
而在元真之上,还有着定神、出窍、归道三境。
此三境为道三境,更注重参悟心性玄妙,领悟道法诸象的修心塑道之境。
在萧千离的记忆中,归道境又为羽化飞升之境,三清山中的几位太上长老就是此境。
但却没有选择飞升天界位列仙班,而是继续留在凡间。
三清山的几位太上长老平日里都不现身,只以元神游走太虚,或化凡夫俗子体悟人间百态,或行三山五岳会友品茶,或化凡兽感悟自然,端得逍遥自在。
白无相正回想着他们的记忆,却不料身侧的宝鉴一个闪动,亮起金光。
却是萧千离此女感应宝鉴不死心的想要夺回此物。
白无相眉头紧皱,如若此女打上山来,自己虽然依靠洞府地利将其捉了,只怕还要惹了三清山的高人。
既如此,那就拖着便是了。
他心神一动,身影开始模糊起来,幽暗的洞壁中传来无数声重合的低笑,魑魅魍魉之音回荡不止。
一个双目眼角带着黑影的男子从白无相背后走出,他笑着捧起石台上的宝鉴,弯下腰来,把手搭在白无相的肩头,在他耳侧低声笑道:
“本尊放心,魅影必不负所托。”
说罢,这男子后退一步,身影便消失不见。
而在百里之外的萧千离感应着宝鉴忽然间变换了方向,直往北上而去,她毫不犹豫的也掉头追了过去。
洞中的白无相缓缓睁开双目,招来骷髅山上的一块白骨,将自己所得记忆都一一记载下来。
如今的白无相可不再是穷乡僻壤里毫无见识的小妖了,他也弄清楚了为何来抓自己的是这几个不入元真的修道者。
如今正逢每千年一遇的五浊劫!
五浊恶世,地狱已空。妖鬼魑魅,人间化狱。
这五浊恶世乃是佛门高人所定的称谓,每隔千年世间就会积攒出无量浊气,当浊气积累到笼罩整个人间时,便是五浊劫开始了。
而这浊气,乃是杀气、怨气、死气、血气、鬼气。
五浊一开,诸道皆绝于人间。
元真境界的高人如若此时入世,必受五浊入体,难保肉身清灵无垢。
轻则损寿阻道,重则引劫命散,不入轮回。
哪怕是元真之下的修行者,入世也会影响自身道途。
但此时凡间的五浊劫却也是修道者能突破元真这一最大关隘的绝佳时机。
通过引劫入体,堪破生死阴阳,成就元真仙躯。
当然,不成即死。
这也导致许多玄门修士越来越不敢入五劫世,但此时妖鬼横行,若不加制衡,只会最终群妖邪魔霸世,诞生出无上妖魔。
三山六洞中的魔门和妖洞便是几千年来趁机创立而成的。
玄门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便传道凡间,诞生出了捉妖师。
捉妖师虽然大都不修法力,可累世积攒下来的经验和法器等外物加持下,对元真境之下的妖魔还是有极大克制手段的。
而如今,恰好又是一个五浊劫临世!
白无相思量了半日,既然三清山的高人知道自己身为魔神,并且肯定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但为何不亲自出手灭了自己。
五浊劫虽然对修道者有不可逆的伤害,但对于归道境的真仙而言,却没有影响。
除非是……他们不想如此轻易的制服了自己,亦或者是不能……
每一次的五浊劫降临,人间王朝也会覆灭,诞生新的王朝。
新旧王朝的更替新生之气真的能冲散整片天地中的五浊气吗?
白无相的眼眸里泛着淡淡的白色,他望着身下的寒潭,自语道:“天下如潭,五浊如墨,墨入深池,池欲净,墨必聚。
三山六洞成就的的大妖魔,多半就是每一次五浊劫五气汇聚而成的。
那我……这一具白骨精,能食阴鬼气,可化怨杀气,曾经骷髅堆满山……
似乎,就是那些高人眼中最好的收纳五浊气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