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艾娃加德纳
既然是考察,肯定不能避免试飞环节,贝尔直升机起飞展示其性能,带起一片烟尘,并不是科曼或者维金斯不相信安全性,不敢坐上去。
好吧,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当前美国最先进的直升机公司,所拿出来的最好产品,也只能坐一个人。
在科曼眼中别说是军用标准了,贝尔的直升机连警用标准都远远不够,玻璃化的外壳,钢管尾翼,哪个富豪买了当代步倒是可以。安全性上,科曼作为一个科密,肯定是不指望的。
就这种直升机还想要去战场追杀阿尔及利亚游击队,那纯粹是想多了,撒哈拉沙漠的黄沙都够贝尔直升机喝一壶。
也是因为当前直升机的发展确实不尽人意,维金斯上尉才会来陪着考察,不然的话,陪同过来的美国军官怎么也要是一个校级军官才说得过去。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试飞,维金斯上尉对着科曼询问,“科曼中尉,感觉怎么样?”
“远远达不到军方的要求。”科曼确实夸不出口,实话实说道,“看起来要作为一个武器系统出现在战场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确实,很多朋友都认为,当前的作战体系当中,没有直升机的用武之地。”维金斯叹了一口气道,“就算有和我一样观点的朋友,也无法说出直升机在战场上的应用场景。”
这种认可一个新的武器系统,却无法拿出具体论证支持自己说法的窘境,科曼其实也有过,只能站在原地干着急。
科曼看到六代机的时候,充分的感受到了意识层面的崩塌,沈飞以及西飞的六代机,他至少大体上能够明白特点,但成飞的六代机到底是执行什么任务,设计的外形到底有什么作用,他就和大多数军迷一样,完全没有证据全靠猜测,猜出来的东西还一知半解。
这种我国军队很强大,但是强大在哪里的心态,在九三阅兵出现的武器系统上面表现的更加明显,这些强大武器系统到底做什么的?
维金斯上尉就处在这种状态当中,他觉得直升机有应用空间,但是应用空间在什么地方?光凭借脑子想是想不出来的。
科曼也适当的表现出来了虽然看好,但缺少理论支撑的迷茫,迅速让两个连少校都不是的低级军官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就是对话的时候比较丧气,往往没说两句就偏到怀才不遇上。
正因为如此,维金斯和科曼的态度十分良好,一直陪着科曼在美国直升机三巨头西科斯基、贝尔和皮亚塞基当中考察。
科曼在西科斯基公司的收获更大,早在二十年代,西科斯基画出了现代直升机的蓝图:单旋翼带尾桨布局。这一布局成为了日后世界上最成功的直升机形式,被称为“西科斯基式”
不要认为这种布局很简单,科曼从贝尔公司参观很清楚的看到,这种直升机布局现在还没有统一市场。
不得不承认还是老毛子在直升机领域的深厚造诣,经过了试飞检测,科曼就已经有了想法,觉得xr-4直升机有武装直升机的潜力,就差涡轮轴发动机的安装。
而且作为偏军用的西科斯基公司,所制造的直升机已经大规模生产,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投入大规模生产的直升机,也是美国陆军航空队、海军、海岸警卫队和英国皇家空军装备的第一种直升机。
“我们预计可以购买三十架xr-4直升机。”科曼面对西科斯基表示对采购的看好,不过也表示在价格方面西科斯基公司必须进行优惠。
“我们尽可能的给于优惠,和陆军航空队的采购价格一样。”西科斯基迅速表示可以商量,对这一订单十分迫切。
直升机在当前的作战体系当中不怎么受到重视,西科斯基好几年也就卖出去一百三十架,现在眼看着战争即将结束,他必须面临和很多公司同样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战争这个特殊时期要结束了,卖方市场的终结,这不是他能够阻挡的。
当前西科斯基公司的主要目标是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能推出新的机型,继续发展壮大。
科曼只能感叹不愧是黑鹰直升机的母公司,确实对局势的判断十分到位,xr-4直升机在这个时代算是很大了,比贝尔公司的直升机大的多。
虽然仍然达不到科曼期待的水平,但这是时代的问题,先采购一批用于在阿尔及利亚进行部署,至于其他问题可以边用边改,结合法国的同类型公司,赶紧把可堪一用的武装直升机制造出来。
这一价值可能超过两百万美元的合同,决定权不在科曼身上,他只是进行考察,最终决定权还在军方,不过相信某位陆军总参谋长阁下,应该不会在这个过程当中起负面作用。
维金斯看到科曼的采购意向也松了一口气,不知道是不是准备就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用这个采购意向作为增加自己支持直升机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