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那群坐在纽约空调房里、喝着现磨咖啡的老爷们,他们懂什么叫市场竞争吗?
懂什么叫战略卡位吗?!
他们脑子里装的是华尔街的报表,不是货架上的瓶盖!”
作为亚太区的负责人,罗斯敏锐地看到了专利的战略价值,看到了劲霸的潜在威胁,他拼尽全力争取,甚至不惜顶撞总部。
但最终,百事可乐总部的保守和短视,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百事可乐在这场围绕小小瓶盖的全球博弈中,因为决策层的迟钝和风险厌恶,彻底失去了先机。
良久,罗斯颓然认命道:“收拾东西吧。
订最早的航班,回纽约。
这里已经没有我们的事了。”
艾米丽和陈子明对视一眼,默默点头。
他们知道,这场港岛之行,对于百事可乐亚太区团队来说,已经提前结束了。
另一边,陈秉文视察完沙田厂、观塘厂,刚刚回到丰业大厦顶层办公室。
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打了进来。
“陈生,您好!我是永隆银行的周明哲!”电话那头传来永隆银行信贷部周经理热情的声音。
陈秉文微微有些意外。
他与这位周经理因为之前的几次贷款,相处的非常不错。
但一直以来,每次都是陈秉文主动找周明哲。
这次对方主动打来电话,而且语气如此热情洋溢,倒是头一回。
“周经理,你好。”陈秉文笑着回应,心中却已了然。
银行的消息,总是最灵通的。
“哎呀,陈生,恭喜恭喜啊!”周明哲的声音隔着电话线都能感受到那份由衷的赞叹,“这几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可都是您和陈记啊!
跟可口可乐、雀巢、三得利这样的大公司达成战略合作,真是了不起!
为我们港岛企业争光了!
我看到报纸报道,真是激动得不得了!”
“周经理过奖了,只是初步合作框架。”
陈秉文笑着回应。
“陈生太谦虚了!这框架协议的价值,明眼人都看得懂!”
周明哲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热切,“是这样的,陈生。
贵公司发展势头如此迅猛,未来肯定需要更大的资金支持来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我们永隆银行,一直非常看好陈记的前景!
之前那笔四百万的贷款,您放心,我们绝不会在这个时候给您添任何麻烦!
到期后,只要您需要,我们随时可以续贷,而且额度可以商量!”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十足的诚意说道:“更重要的是,陈生,如果您近期在产能扩张、新品研发或者市场开拓方面有新的资金需求,永隆银行非常乐意为您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无论是新增贷款额度,还是更灵活的融资方案,比如无抵押信用额度,我们都可以坐下来详谈!
利率方面,绝对给您最优惠的条件!
我们总行领导也特别指示,要全力支持像陈记这样有潜力、有实力的本土企业走向国际!”
陈秉文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果然如此!
协议带来的光环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银行的态度转变,正是市场对陈记价值最直接的认可和背书。
之前贷款时的小心谨慎,与此刻的主动热情、甚至带着点“巴结”意味的示好,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150万美金(约750万港币)的授权费,加上捆绑的巨头渠道,瞬间将陈记的信用等级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感谢周经理和永隆银行的信任与支持。”陈秉文从容回应,“周经理说得对,陈记目前确实在规划产能的快速扩张,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国际市场机遇,资金需求不小。
这样,我让公司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稍后与您联系,详细沟通我们具体的融资需求和计划。
希望能与永隆银行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把握这个发展良机。”
“太好了!太好了!”周明哲喜出望外,声音都提高了几分,“没问题,没问题!
我们随时恭候!”
挂断电话,陈秉文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银行的主动“送钱”上门,意味着他手中可调动的资源又多了一大块。
收购小汽水厂、改造设备、扩大原料采购、招募培训工人.所有这些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计划,现在都有了更充足的底气。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有一件更为重要和紧迫的事情要优先处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