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粉剂(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可口可乐总部高层会议室的轻视与否定,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并未在港岛掀起一丝涟漪。
陈秉文对此毫不知情,也无需知情。
功能饮料的蓝海市场岂是可口可乐那些专注碳酸饮料的高管,现在所能看清的。
他们的视野,早已被百年可乐王朝的辉煌所填满,被全球每一寸土地上冒着的碳酸气泡所局限。
在他们看来,饮料世界的版图早已划定:黑色的是可乐,橙色的是芬达,其他五颜六色的,不过是点缀其间的、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一款来自远东、味道奇特、主打“提神醒脑”的蓝色饮料?
那更像是一个区域性、小众市场的猎奇产品,或许能在其发源地掀起些许波澜,但绝无可能撼动全球碳酸帝国根基分毫。
这种基于路径依赖的傲慢与短视,对陈秉文而言,无异于一层厚厚的战略迷雾,完美遮蔽了所有的对手,为他悄无声息地开辟新赛道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所以,即便知道可口可乐全球总部发生的一切,陈秉文也根本不会在乎。
他此时正在研发中心与周志远团队一起,就如何将劲霸饮料用最低成本运送到北美和欧洲,商讨技术方案。
按照陈秉文提出的设想,周志远完成劲霸工业化配方参数后,随即开始劲霸的浓缩液研究。
但是,实验结果并没有达到陈秉文预期。
“陈生,浓缩液方案遇到瓶颈。”
我们尝试将劲霸原液浓缩至十倍浓度,但在常温储存或长途运输后,出现了两个致命问题。”
周志远教授眉头紧锁,将一份实验报告递给陈秉文。
陈秉文接过报告,目光扫过关键数据:“析出结晶?还有风味失真?”
“对。”周志远指着图表,“牛磺酸和部分维生素在高度浓缩状态下,溶解度下降,尤其在温度波动时极易析出白色结晶,影响观感和溶解性。
更麻烦的是风味。
薄荷脑、柠檬酸这些关键风味物质,在浓缩过程中挥发加剧,复溶后口感寡淡,原有的冰爽刺激感损失近半。
反复调整配方和工艺,效果都不理想。
要达到您要求的开罐即用、风味还原度高。
液态浓缩液这条路,目前看来走不通。”
陈秉文沉默了,液态浓缩液方案,是他为劲霸全球扩张设想的关键一步。
将高价值的浓缩液运往全球各地装瓶厂,在当地稀释灌装,能极大节省运输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
但现在,技术瓶颈卡住了咽喉。
“保质期呢?”他问道。
“即使解决了析出和风味问题,浓缩液在常温下的微生物控制也是挑战。
需要添加更多防腐剂,或者依赖冷链,成本和安全风险都大增。”周志远语气有些沉重。
实验室陷入短暂的沉寂。
陈秉文沉吟片刻道,“现有技术路线,短时间内难以突破?”
周志远摇头:“保守估计,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进行系统性攻关。
而且,即使成功,浓缩液也未必能显著降低成本。”
时间,是陈秉文此刻最耗不起的资源。
可口可乐的渠道准入窗口期有限,只有三年时间。
如何高效利用这三年试讲,将劲霸尽快、低成本地铺向全球,是摆在眼前的生死时速。
浓缩液方案受阻,意味着原计划利用可口可乐装瓶厂现有设备进行稀释灌装的路径被堵死。
重新研发耗时漫长,远水解不了近渴。
陈秉文眉头微皱,思索的破局方法。
无意中他目光落在实验台上一罐未开封的奶粉上。
脑海中顿时灵光一闪。
“如果.不是液体呢?”他抬起头,看向周志远,“周教授,如果我们把劲霸的核心成分,做成粉剂呢?”
“粉剂?”周志远一愣,随即眼神亮了起来,“您的意思是像奶粉或速溶咖啡那样?”
“对!”陈秉文解释道,“将牛磺酸、咖啡因、分、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最关键的风味物质,特别是薄荷脑,通过特殊工艺制成均匀、稳定的粉末。
运输体积和重量将压缩到极致!
到达目的地装瓶厂后,只需将粉剂投入调配罐,按比例加入纯净水溶解,然后直接进入现有的热灌装线灌装封口。
整个流程,从粉剂到成品瓶装饮料,可能只需要两三个小时!
最关键的是,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改动灌装厂的灌装生产线,可以省掉很大一笔投资。”
周志远听了以后,激动地双手一拍:“妙啊!陈生!粉剂方案,完美避开了浓缩液的析出和风味挥发问题!
固体粉末在干燥状态下,成分稳定性远高于液体,保质期可以大大延长。
运输成本更是断崖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