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超绝水牛音
余惟没想到的是,《音乐盲盒》第四期演出环节录制当天,孟寒居然还是来了。
不过他并非以嘉宾的形式出场,而是坐到了观众席的第一排,看起来状态挺好,估计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了。
节目录制开始前主持人还不忘跟他互动,让他以前辈的角度点评一下接下来的四组表演。
“点评啥啊,余惟现在不比我权威?”
人在停下来的时候往往能看到更多东西,这几天孟寒趁着休息研究了一下余惟,然后发现了很多让他叹为观止的新东西。
当然不是ai《隐形的翅膀》,那个他也刷到了,看完成功多休息了两天才缓过来……
他发现,余惟的创作过程其实比起无中生有,更像是一种走流程,先射箭后画靶。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是先于他的小说剧情出现的,当然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只是证明余惟的创作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
这件事很多人都发现了,但孟寒想的更远,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如果余惟不提前把作品写进小说里,他还能写出新歌吗?
他看未必!
人的创作过程总是要有一定习惯的,就像有的人喜欢喝一杯热牛奶再写东西,那如果他不喝这杯热牛奶,他就会烦躁不安进入不了状态。
孟寒觉得,小说就是余惟的热牛奶,余惟的上架感言他看过,里面说的明明白白。
大家不看书他就江郎才尽了,可能这并非玩笑话……
孟寒这几天压力太大问了一个心理医生朋友,对方听到余惟的情况后做了一个假设,让他细思极恐。
“余……你说的这个朋友必须在小说里写过作品之后才能创作,我认为这可能不仅是一种路径依赖,而是一种蔡格尼克效应驱动下的思维回避。”
“根据你所描述的你的这个朋友的现状,我有理由怀疑小说只是他对于创作这一行为的心理暗示和自我逃避。”
“可能你的这位朋友本身本就具备极强的创作天赋,但他自己并不相信,可能是因为长期的郁郁不得志,也可能是因为其他什么。”
“总之他并不相信自己拥有创作的能力,而是下意识把创作这一行为剥离出来放进小说,达成一种他是从书里获得作品的自我欺骗。”
“就像求生的人抱紧一截浮木游上岸,发现木头只是自己袖子,他需要欺骗自己才能激发潜力。”
孟寒本来是不信的,毕竟学心理的喜欢过度解读,但他仔细想想,余惟的表现和经历确实符合这个推测。
娱乐圈很多人一首原创都没有拿翻唱当代表作都能飘,有这么多代表作换成别人早狂到天上去了。
有没有可能,余惟以前就很有天赋,只是一直被埋没道心破碎了,这才开始逃避现实写书?
这也能解释他为什么这么重视自己的小说,不仅保持日更还会拼命求数据,难不成这本书真是他自我的一部分?
这确实很难令人信服,但比起他有个外挂框框往外冒歌,孟寒还是更相信人类神秘的大脑。
人的大脑本就是一座宝库,可能余惟挖掘出了一部分,但人也因此陷入了自我怀疑的螺旋。
再看向嘉宾席意气风发的余惟时,孟寒已经能够坦然接受自己上一期的失败了。
这孩子也不容易……
“怎么感觉凉嗖嗖的。”
余惟莫名感觉背后一凉,演播厅也不冷啊,伽椰子爬他背上了?
他话音刚落旁边的苏简直接开始脱自己夹克,当小弟这块他的眼力见无人能及。
“不至于。”
这就有点太过了,一听见冷就想给别人套衣服是吧,什么霸道总裁。
今天节目的录制准备时间很长,他们也因此有了坐在嘉宾席闲聊的机会。
至于原因,当然是上次录制拆掉的固定机位,现在录制又得重新装回去。
“余惟这期又是新歌?”
坐久了的苏歆楠起身活动了一下,其实在她看来这一期余惟没必要搞那么狠。
第一期节目是打响名气,第二期他写的歌是跟自己作品打,第三期则是跟孟寒老师的隐性竞争。
这第四期,几个嘉宾显然都不是他的对手,来的两个新人对他也构不成威胁,还用原创多少有点大材小用……
神级舞台都是强强对撞出来的,虐菜局拿出来也浪费啊。
“是的,只会这个。”
苏歆楠闻言微微一怔,只会原创是什么鬼,可能他的创作灵感确实太多了些。
“期待你的歌。”
谁说余惟这次没对手了,这次的对手就是他自己。
方泽其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不过唱玲的部分还是太难了,那可是玲,哪能随随便便复刻出来?
不过余惟也认了,毕竟你让他选一首更合适的他也选不出来,至于这首歌能不能唱好,只能说尽力不留遗憾就行。
生活又不是文娱小说,哪能次次都是神级发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