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太守既然已经派壮士去向陶州牧求援,壮士又何必捨近求远,来兗州找我家主公?”
面对顾牧的询问,太史慈面露愤慨:
“实不相瞒,在下其实已经先去了一趟彭城。”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在下本以为,陶刺史定会第一时间出兵救援孔太守。”
“却没想到,陶刺史非但不积极动员,还打算搪塞在下。”
太史慈並不知晓陶谦是打算利用救援孔融之事,让麾下文武两派势力產生竞爭。
他只知道,要是真按陶谦那样的动员速度。
等到援兵抵达北海时,孔融说不定早已被管亥砍下人头,梟首示眾!
顾牧眸中闪过一道精光。
其实,救孔融这件事,对陶谦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费时费力的大事儿。
派出万把兵力,就可以解除北海之围。
陶谦没和曹操开战的情况下,绝对有这个实力救出孔融。
但陶谦却並没有第一时间出兵。
显然,陶谦是另有谋划。
“壮士放心,我家曹刺史最是慷慨仗义,他不会置孔太守於不顾。”
顾牧决定先稳住太史慈。
太史慈闻言,紧紧握住顾牧的胳膊,眼中饱含热泪。
“太史子义,感谢顾祭酒今日之恩!”
说罢,也不顾顾牧阻拦,太史慈竟要起身给顾牧行礼。
顾牧笑道:“我看壮士似乎比我年长几岁,我称呼你为子义兄,如何?
太史慈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头。
他这是凭年龄痴长顾牧几岁,占了些便宜。
却不知,真正占便宜的人是顾牧。
太史慈非常讲义气,有侠客之风。
只因母亲住在北海,孔融这个太守例行访问的时候,给太史慈的母亲赠过米。
这份恩情,一直被太史慈铭记在心。
孔融给他母亲几袋米,他还孔融一条命!
若不是太史慈捨身取义,衝出北海请求援军,孔融是真不一定能扛得过这关。
他先是跑了幽州,又跑徐州,再跑兗州。
至於跑完幽州之后为何还要再跑徐州,是因为公孙瓚考虑到要和袁绍开战,给予的答覆並不明確。
太史慈没时间耗在那儿,才又去其他地方搬救兵。
如今,太史慈已经加倍还了孔融的恩情。
並不属於孔融阵营的他,本身算是自由人。
歷史上太史慈后来受到扬州牧刘繇邀请,成为刘繇麾下部將。
几年后,孙策攻打江东,太史慈与孙策在神亭大战,却被刘繇麾下其他將领出卖,战败被俘。
但即便如此,刘繇病逝之后,太史慈依旧庇护刘繇残存於世的家眷,直到去世。
这样一员猛將,顾牧可捨不得眼睁睁看著他跑到孙策那儿,未来变成敌人。
此刻。
二人一见如故,就差烧黄纸结拜了!
“伯寧,你快去一趟大公子那儿,把北海被围之事如实相告。”
顾牧向满宠吩咐道。
满宠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曹昂带著曹操从外面走入医馆。
值得一提的是,曹老板的木屐竟然穿反了,走起来路来一响一响的。
“孔太守派来的使者在哪儿?”
“曹某听闻孔太守遭遇黄巾余孽围攻,甚是心急。”
曹操有意无意向太史慈展示了一下穿反的木屐。
顾牧转身,暗暗翻了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