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李长歌三人身边的一位是带著眼镜,留著短髮看起来比较干练的女人,年纪看起来不小,30-40之间。
另一边的一位是一个有著茂密白髮的老男人,看年纪最少也60了,两人落座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交谈,只是朝著三人点头示意了一下。
观眾席的两侧,李长歌还看到了不少媒体从业者,此时都注目著舞台,等著演出的开始。
当时间来到了7点半,陈木有走到了指挥席下方,朝著观眾微笑,然后一个深深的鞠躬。
场下的掌声顿时响起,等到陈木有直起身子之后,掌声才渐渐平息。
而后陈木有站在指挥台,拿起了指挥棒,此时整个乐团像是整军待命的军队。
差不多五秒钟的时间,背对著观眾的陈木有动起了手势。
整个交响乐团人数最多的弦乐组,四十多人此时在陈木有的手势之下开始有序的演奏了起来。
此时整个音乐厅充满了悲壮而充满张力的基调,而后陈木有的指挥之下,木管组以抒情旋律回应,隨后铜管组切入,將整个悲壮之感再次变得更加的宏大。
主部主题在弦乐组的演奏之下,旋律激昂而庄重,充满了紧张感与戏剧性衝突,像是奠定了全曲斗爭、挣扎的基调。
而副部主题则稍显舒缓,却依然蕴含著不安的情绪,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乐章的推进当中像是瀰漫著痛苦、挣扎与不屈的情感。
这不是李长歌第一次听了,这开场的第一个曲目叫《歌颂》,分为三个乐章,自由、平等、博爱,接近四十多分钟。
整个曲目描绘了华国那一段悲惨的动盪时期,在排练的时候听到,他就有些大受震撼,脑海中不由的闪过前世那一段先辈激情燃烧的反抗时期。
这第一个篇章是一部充满力量与深度的音乐篇章,爱乐团从音乐结构、情感表达、演奏技巧等维度,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
此时场下的观眾像是都沉醉在那一段岁月当中,甚至李长歌都看到了左边的那白头髮的老男人,他的眼眶有些泛红,像是勾起了什么回忆。
隨著整个篇章的推进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尾声,整个第一篇章的主部主题那沉重而有力音符,仿佛是命运无情的敲门声,象徵著人生所面临的种种艰难险阻与困境。
而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情绪相互交织,有愤怒的宣泄、无奈的嘆息,更充斥著有对命运的顽强抗爭。
到了第二个篇章,又以充满活力的谐謔曲节奏,借轻快旋律与复杂节奏交织,展现出在困境中仍怀揣的乐观与俏皮。
到了第三个篇章,,合唱与乐队共同奏响《歌颂》,以宏大磅礴的气势、激昂奋进的旋律,凝聚起人民对团结、自由与欢乐的炽热嚮往,將整部交响曲的主题升华至巔峰。
音符消散,李长歌看著转身致谢的陈木有开始鼓起了掌。
一时间整个音乐厅掌声雷动,通过大家的反馈,能切身的体会到,此时音乐厅的听眾对於刚刚演出的讚赏。
而就在掌声落下后,陈木有从指挥台上拿起了一个话筒,这让所有的观眾都有些惊讶。
“大家好,接下来我將邀请我们乐团的朋友李长歌先生,田薇薇、田甜甜两位女士上台,与我们共同演奏接下来的曲目!”
他的话音落下,早就做好了准备的三人,轻轻吐了一口气,朝著舞台通道走去。
在整个放出来的曲目当中,也有这个环节,《海阔天空》跟《广寒宫破阵曲》,此时所有的观眾对此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